布久鄉朵當村“黨建+”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西藏 90℃ 0
摘要:協調人社部門開辦中式烹調師技能培訓班,引導村民在農家樂實現“家門口”就業,進一步拓寬羣衆就業管道,助力鄉村振興。

布久鄉朵當村:

“黨建+”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林芝市巴宜區布久鄉朵當村第十一批駐村工作隊立足實際,圍繞五項重點任務,堅持黨建引領,找准職責定位,協助村黨支部構建“黨建+”模式,奮力譜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篇章。

“黨建+組織建設”

建强村黨組織堡壘

朵當村黨支部緊抓黨建工作不放鬆,以基層黨組織規範化建設為突破口,著力提升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扎實推進村黨支部建設,發揮村黨支部“頭雁效應”,不斷增強黨支部凝聚力和戰鬥力。

朵當村黨支部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活動,通過入戶走訪,瞭解羣衆生產生活情况,將惠民政策、法律法規等文宣到每家每戶,引導羣衆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和黨員大會、村民大會等為載體,完善組建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學習工作機制,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形成村“兩委”帶頭學、黨員示範學、駐村工作隊指導學的良性迴圈,讓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內化於心、外化於形。同時,以“黨群活動日”為契機,組織黨員、羣衆開展“追尋總書記足迹,賡續紅色血脈”活動,參觀林芝鎮嘎拉村紅色研學主題教育展覽館,追尋紅色記憶、聆聽歷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三個意識”文宣教育活動。截至目前,共開展集中學習16次,受益羣衆600餘人次。

“黨建+產業謀劃”

因地制宜提質增效

朵當村把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覈心和關鍵,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組織引領發展的重要任務,深化拓展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新模式,多措並舉破解增收難題。

朵當村黨支部以當卓砂石場合作社轉型農家樂為支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因地制宜,提前謀劃,發揮支部引領、黨員帶動、“致富能人”表率作用,在多方齊心協力下,農家樂作為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壯大。如今,農家樂綠意宜人,蒙古包、游泳池、更衣室等設施相繼完善並投入使用,餐飲服務質量不斷提升。自今年5月份營業以來,營業額達15萬元。

朵當村黨支部瞄準產業轉型優勢,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文宣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對接各級媒體,主動策劃、製作、文宣相關內容,提高農家樂知名度,為鄉村振興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協調人社部門開辦中式烹調師技能培訓班,引導村民在農家樂實現“家門口”就業,進一步拓寬羣衆就業管道,助力鄉村振興。

針對農家樂需增設兒童娛樂設施的情况,朵當村黨支部召開專題會議,通過民主集中的管道商議通過了增設兒童娛樂設施的選址及設備的初步建議,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對接,組織黨員前往真巴村央吉林卡、柳樹山莊參觀,交流學習林卡的運營管理、設施建設、餐飲服務等方面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推動農家樂與生態農業、文化產業、休閒觀光等產業融合發展。

“黨建+文明實踐”

提升鄉風文明

為不斷提升羣衆整體素質,朵當村黨支部組織引導全村村民參與移風易俗、農村精神文明及生態文明建設。

朵當村黨支部結合入戶走訪排查等活動,收集整理羣衆需求訴求,綜合各類資源,成立完善“宜家人”黨員先鋒、巾幗力量、理論宣講等志願服務隊,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形式,組織開展以“濃情暖暖過端午·民族團結一家親‘暨’小手拉大手·守護美好家園”“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和“清理村莊衛生·保護環境有我”“小手拉大手·森林防火我們在行動”“收青稞助夏收”等志願服務活動,形成了參與度高、形式多樣化、活動常態化的志願服務濃厚氛圍。

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管道,加強宣傳引導,利用微信工作群、太陽能小喇叭、宣傳欄(橫幅)等載體,文宣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生態文明建設、防溺水的相關知識;組織志願者幫助村民收割青稞、油菜,利用休息時間在田間地頭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個意識”文宣教育,進一步教育引導廣大農牧民羣衆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黨建+治理”

用心用情解民憂

朵當村黨支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聯合“法律明白人”小組,在羣衆家中、茶館、商鋪及各隱患點開展拉網式大排查、大整治,針對羣衆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予以調解,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

朵當村黨支部始終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了讓羣衆少跑腿,幫助羣衆建立養老保險一戶一檔,收集參保羣衆身份證、戶口本影本,詳細掌握參保人員名單,逐項核查,規範整理,確保不落人不誤登。積極協調水利局、施工方做好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事宜,讓羣衆喝上放心水。開展線上線下代繳代辦、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土地確權登記上報、線路改造以及“助老服務”等便民服務500餘件,用心用情解决羣衆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朵當村黨支部將繼續盤活用好村莊各類資源,扎實推進農家書屋及村級服務場所共融共建,切實打通組織、文宣、凝聚、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讓羣衆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永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