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衛群
凡是到過進博會的人,都會對“四葉草”裏的餐飲服務留下難忘印象:這裡既有中式速食、西式速食、清真食品、小吃、咖啡館、果汁飲料店等細分業態,也有美食廣場、食堂等綜合業態。
都說眾口難調,進博會餐飲服務保障組經過一届又一届的不懈努力,讓累計數百萬來賓“吃得上、吃得好、吃得安”。
就餐需求不“掉鏈子”
相關負責人回顧說,首届和第二届進博會,保障組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人員數量不斷突破新高、用餐人群和需求類別複雜。特別是第二届進博會期間,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迎來單日22.5萬人的大客流,為此保障組使出早已謀劃好的“三板斧”——設立臨時供餐點比特;設定應急供餐點;提前儲備應急食品。“我記得非常清楚,當日進博會固定商戶供餐11.25萬份,臨時供餐1.21萬份,總計12.46萬份,各方來賓的就餐需求完全沒有‘掉鏈子’。”
除傳統餐飲門店,到了第三届進博會,餐飲保障又引入流動餐車提供餐食,來自光明良友便利、百聯逸刻、糧全其美、肯德基等企業的流動餐車進駐場館。流動餐車可提供手抓餅、西式速食等餐飲品種超過107種,大多數套餐價格在10—20元間。
到了第四届進博會,保障組進一步鞏固完善“固定餐飲+臨時供餐+流動餐車”供餐模式,展館內落實60家固定餐館、3個臨時供餐點和8臺流動餐車,充分滿足進博會期間用餐需求。
物流“雲倉”提升效率
“從首届進博會開始,餐飲食品供應就已建立了中轉物流總倉,這意味著所有進入覈心區展館內的食品及原材料須提前集中存儲到中轉庫。”這位負責人說,為了再裝一把“放心鎖”,保障組同時建立實施“雙供應一追溯”的管理制度,即餐飲企業使用的食品原料由政府相關部門遴選推薦的主副食品供應商和企業自選特殊食品供應商進行“雙供應”。建立資訊追溯系統,實施餐飲物流管控,確保餐飲企業使用的“雙供應”食品原料實現100%資訊可追溯。在第二、三、四届進博會,保障組在中轉物流分倉的基礎上,組織建立了中轉物流“雲倉”平臺。
第五届進博會開幕在即,市商務委已經製定並印發《第五届進博會餐飲食品供應保障實施方案》,據悉,現時,依託“雲倉”平臺大數據,通過分析歷屆進博會供應配送情况,他們正在測算第五届進博會食品及原材料需求量和物流配送車輛數,同時扎實開展工作人員集體用餐、團體餐食外賣和論壇嘉賓用餐供應企業遴選工作。“‘一流保障,一流服務’的‘雙一流’目標永遠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