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首展市民觀展熱情高,諾獎得主也來了從這些文物,更深認識“中原”

上海 70℃ 0
摘要:據悉,“宅茲中國”是上博“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首展,以物論史、以史增信,除了市民遊客,也吸引了各界學者的關注。

從這些文物,更深認識“中原”.jpg

  莫言(中)在上海博物館參觀展出的“獸面紋方鼎”。沈量攝

  記者鐘菡

  昨天一大早,市民呂先生一家四口來到上海博物館參觀,在一樓“宅茲中國”展覽裏,他們忽然發現前方有些“異樣”,只見一人穿著藍襯衫、黑夾克,墨鏡夾在領口,口罩遮了大半張臉,但通過那標誌性的眉眼,呂先生驚呼:“是莫言!”

  由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主辦的“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7月29日起亮相上博,展覽遴選文物217件/組共314件,其中定級的一級品達67件/組,涉及89個考古遺址,集中展現了河南省內發掘的夏、商、週三代重要考古發現,有不少是這些文博組織的“鎮館之寶”,河南博物院將40%的固定陳列拿來展陳。

  該展開幕以來,市民觀展熱情高漲。據上博統計,按疫情防控要求,觀眾人數限制為平時的50%,但館內暫態流量和正常開放時一樣,說明觀眾停留的時間更長了,而且,76%的觀眾是來看“宅茲中國”的。

  發現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身影,市民顧女士迅速將手機調成前置攝像,想要自拍一張和莫言的“同框照”。拍完照,顧女士繼續認真觀展,“中國名字起源”的主題吸引了她,而夏、商、周的古老歷史和相關禮儀也是她以往的知識空白點,希望借由展覽豐富自己的歷史認知。顧女士發現,展廳裏有不少專業觀眾,“我聽一比特老先生講解,獲益匪淺。比如一件弦紋甗裏竟然有頭顱骨,要凑近俯視才能看到。”

  莫言的到來並未引起觀眾太多注意,比如顧女士口中的“老先生”便一直在專注欣賞,並給周圍人講解這些青銅器上的複雜紋樣和象徵,如數家珍。記者上前一問才知道,原來他是研究先秦史的歷史學者葉文憲。“這些文物我很熟悉,或者見過圖片,或者見過實物,它們非常有價值,展覽的選擇、陳列都不錯。”

  從展廳走出,莫言被帶著歷史斑駁印迹的青銅文物深深觸動,他表示,青銅器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重要的文化載體,“我在展覽中看到王朝重大事件的記載,看到古代祭祀、戰爭、占卜和政治生活的表現,銘文雖短,但每一件發現都意義重大。能把這些青銅器集中來上海展覽非常不易,它們讓我大開眼界。”

  十幾年前,莫言就來上博參觀過青銅器展覽,此次展覽中,幾件和婦好相關的文物讓他印象深刻。“四川三星堆也出土大量令人震撼的青銅器文物。中華文明源頭不只是黃河流域,但黃河流域可能是大家認識最深刻的。我們過去愛講中原大地,這個展覽讓我們對‘中原’有了更深的認識。”莫言表示,對作家而言,故鄉有多重含義,參觀學習、觀摩走訪,都是尋找和探訪故鄉的管道,在上博看到的珍貴文物,“也可以成為我(文學中)的故鄉”。

  據悉,“宅茲中國”是上博“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首展,以物論史、以史增信,除了市民遊客,也吸引了各界學者的關注。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