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駿
美麗園塔樓有些特別。以它為圓心畫一個圈,周邊有華東醫院、華山醫院、雷允上藥城等醫衛資源,有上海戲劇學院、上海市文聯、靜安區文化館等文化資源,有延安飯店,還有市級機關老幹部大學、中福會少年宮、兒童藝術劇院等適合老少“充電”的地方。
在今年“八一”建軍節前,在市雙擁辦指導下,由市擁軍優屬基金會牽頭,15家組織坐在一起,商量成立“美麗園崇敬公益志願服務聯盟”,他們拿出自己的主營業務優勢和特色業態、知識、技能和專家資源,面向駐滬官兵、軍人家屬、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開展志願服務。市擁軍優屬基金會在美麗園塔樓拿出300平方米的樓面,設立“崇敬之家”活動服務平臺,全市崇敬服務體系在有效形成中。
這是上海探索社會化擁軍優屬工作的一次新嘗試。近年來,上海順應新形勢新情况,堅持創新拓展、堅持項目引領、堅持社會聚力,不斷探索社會化擁軍優屬工作,使尊崇軍人職業、致敬英雄英烈在上海蔚然成風。
圍繞“社會化”創新拓展
如何彙聚社會資源、凝聚社會力量服務國防、服務軍隊、服務優撫對象?這是社會化擁軍優屬工作的關鍵,也是作為社會組織的市擁軍優屬基金會面臨的重要課題。
擁軍優屬不僅僅是政府的工作,只有通過“社會化”擁軍,才能更好地形成社會共識。在基金會領導看來,“社會動員是基礎工作,動員成效直接影響擁軍優屬的社會共識,社會協同是實施路徑,協同程度决定社會化效果。”事實上,對於“社會化”的思考和探索,市擁軍優屬基金會從未停頓。
改變從自身開始。從單純募集資金、投入項目,到以“項目化+網路化”創新資金募集,基金會“舒心廚衛適老改造”“光明營養計畫”由此誕生。2020年基金會設立智庫平臺,針對社會化擁軍優屬開展戰畧應用課題研究與決策諮詢。
同年,上海市擁軍優屬志願服務總隊成立,並建立新聞文宣、文化工作、健康保健等7支服務隊,截至目前服務隊已根據需求拓展至10支,專業社會服務體系逐步形成。2021年,崇敬公益事務服務中心成立,基金會將項目決策管理和運行相對分開,探索現代社會組織制度並强化執行力。
項目引領,做需求“回應者”
“對於特殊群體,如何讓他們在保供中還能成為社會優待對象?參與應急保供是臨時支援,還是需要實施機制性的固定幫助?社會組織是等待政府安排任務,還是立足特殊情形主動作為?”保供這一段“特殊任務”,啟發市擁軍優屬基金會展開新的思考。
以需求為導向,探索以項目統領的運作機制,是這幾年市擁軍優屬基金會的工作著力點。通過走訪調研,基金會對服務物件的需求“畫像”更精准。
疫情期間,退役軍人求職和企業用工出現困難,基金會創業支持服務隊聯系多家企業,先後幫助百餘名不同年齡、學歷、專業的自主擇業幹部和退役士兵成功就業。創業支持服務隊還打造創業培訓班,邀請退役軍人企業家授課,支持更多退役軍人自主創業。
年輕軍官工作强度大、少有時間照顧家庭,基金會出資協同相關部門舉辦軍人子女夏令營、愛心暑托班、低齡少年娛教一體班。虹口區還舉辦了“智慧軍嫂培訓班”,幫助軍嫂科學處理子女教育、家庭關係、情緒壓力、自我提升等問題和困擾。
基金會給自己定位:做好優撫對象碰到問題的“回應者”,做擁軍優屬資源的“聯動者”,做擁軍優屬公益生態的“推動者”。
突出“崇敬”,聚力社會資源
去年9月30日烈士紀念日,在龍華烈士陵園舉行的“人民不會忘記”活動上,烈士紀念設施守護崇敬志願服務隊成立。去年12月,在嘉定烈士陵園,浦東、黃浦、虹口、奉賢、閔行、嘉定首批6個烈士紀念設施守護崇敬志願服務區隊獲授隊旗。今年,第二批10個區志願服務隊也將成立。届時,全市72處烈士紀念設施都將定期開展“致敬英烈”的守護活動。
圍繞“崇敬”二字,上海社會化擁軍優屬做足了文章。尊崇軍人職業,致敬英雄英烈,不僅在弘揚傳統中涵養崇敬情懷,而且創造條件增强優撫對象的榮譽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去年,上海舉辦“擁軍優屬,固我長城”大型關愛公益活動,法律、藝術、醫療、餐飲、家政等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能工巧匠們向廣大軍民提供了五大類100多項活動,讓很多軍人和優撫對象讚不絕口。今年的“擁軍優屬,固我長城”系列活動也已全面展開。
在“崇敬”旗幟下,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彙聚到社會化擁軍平臺上。2020年,上海市企業聯合會、現代服務業協會等14家社會組織與基金會簽署社會化擁軍優屬戰略合作工作協定,各協會發動行業內企業對口開展擁軍服務專案。
美麗園塔樓的“崇敬之家”只是開始,在市擁軍優屬基金會的設想中,將在全市合適的地標建築中設立多個“崇敬之家”,也將與社會協同共建更多的“崇敬服務聯盟”。“崇敬之愛”活動將壯大社會化擁軍優屬的文宣聲勢,崇敬教育專項則將支持國防學校,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和資助軍烈屬、英模子女教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