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夏糧播種面積3706.2萬畝,組織面積產量377.8公斤,總產量280.1億斤,面積、單產、總產實現“三增”,增幅均高於全國水准。其中總產較上年新增3.9億斤,占全國增產總量的13.6%。播種面積占全國的9.3%,較上年新增13.8萬畝、增0.4%,連續兩年實現增長。作為我省最主要的夏糧作物,小麥播種面積3565.9萬畝,占夏糧播種面積的96%,較上年新增29.1萬畝、增0.8%。
藏糧於地,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
阡陌相通,綠意盎然,在南通市海門區悅來鎮保民村,已經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地平整、田成方,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林成網、溝相通、渠相連、路通暢。
“今年我們村的麥田有1173畝,大部分集中在高標準農田示範區域,種植品種是‘揚麥23’‘鎮麥168’,畝產達850斤。”保民村黨總支書記周衛龍介紹,“今年收穫時天氣晴好,麥子5月底就大面積收割了。”
夏糧生產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實現夏糧豐收對於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穩定物價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海門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夏林輝介紹,當地以省級農業現代化先行區創建為契機,聚焦種子和耕地兩大關鍵,高品質推進農業農村重大專案建設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保障了夏糧豐收。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促進現代農業轉型陞級、實現鄉村振興戰畧的重要抓手。”夏林輝說,海門全區上圖高標準農田面積49.7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72.4%。建設規模、速度、成效和社會影響力均前所未有,“先流轉後建設、先整治後配套”的建設模式被全省推廣。
作為全省首批畝產噸糧縣,興化市圍繞“穩面積、提單產、優品質、强價值”,抓好“良田、良種、良技、良機、良農”5個關鍵點,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讓農民種糧獲得更多收益。
興化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邵國昱介紹,當地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措施,實行耕地“非農化”“非糧化”一票否决制,將糧食安全責任制納入全市鄉村振興考核重要內容,細化分解今年243萬畝、24.9億斤糧食播種和2800畝玉米大豆帶狀種植任務,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今年小麥平均單產399.9公斤、總產8.41億斤。釣魚鎮“揚麥28”百畝示範方平均畝產695.8公斤,最高田塊單產達715.8公斤,創造泰州市小麥百畝示範方平均單產、最高田塊單產歷史紀錄。
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王昭介紹,“十三五”以來,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460萬畝。今年又將推進40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標準繼續提升,達每畝3000元。初步測算,財政資金投入超120億元,其中近八成來自省級以上財政。
藏糧於技,全面提升糧食產量質量
糧食生產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進步,不僅要向土地要糧,更要向科技要糧。
進入7月,南京市各地“三夏”生產基本收尾,江甯區29萬畝水稻種植順利完成。今年,江甯區首次在淳化、湖熟及秣陵三個街道分別建設100畝以上的“優質稻米示範基地”,基地內稻米種植全過程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使產品關鍵名額達到有機食品標準。農技人員精心設計耕種管收各環節,開啟綠色種養迴圈農業新模式。
“在水稻抽穗的關鍵節點,我們計畫運用井岡黴素、蘇雲金桿菌等生物農藥控制病蟲害。”淳化街道高級農藝師王志强表示,經過科技上反復推演和各環節精心設計,示範基地有望通過化肥替代科技、病蟲害生態防控科技等,實現稻米種植全程“兩無化”。
江甯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焦珍山介紹,在“兩無化”種植技術指導下,示範區每畝產量可達800斤左右,而“兩無化”大米的市場價每斤可達15元-20元,測算下來,一畝“兩無化”稻田產值將超1萬元,這是普通種植管道的5倍左右。“今年以來,江甯區圍繞穩糧增效的目標,突出主導品種和主流技術應用,狠抓關鍵技術措施的覆蓋率、配套率和到位率,建立領導小組及推動機制,積極部署搶抓農時,大力推進統防統治、綠色防控,保障農資、農機和農產品流通有序、產銷順暢,抓實抓細夏收夏種夏管各項工作,確保夏糧顆粒歸倉,夯實全年糧食生產基礎。”
海門區以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優質稻麥基地建設、有機質提升、全程機械化和病蟲害統防統治為抓手,集成推廣减肥减藥、省工節本的綠色技術模式,累計建成24個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示範片,示範片單產增產3%以上,優質食味水稻、優質專用小麥品種占比均達95%以上,建成42個省級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區(基地)。全區稻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9%,以較高的農業機械化水准進一步推動糧食產能提升。
耕地是根基,種子是靈魂。我省種質資源豐富,在水稻、小麥、活豬、水產等新品種創制上基礎較好。省農業科學院種質資源與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趙涵說,“十三五”以來,全省共選育審定主要農作物新品種301個,稻麥品種優質率達到95%以上,良種推廣率超過90%。
藏糧於策,用“真金白銀”調動積極性
為鼓勵引導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穩定和擴大糧食生產,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益,我省加大支農投入,種植戶可以享受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補貼、稻穀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輪作補貼等數項惠農補貼,全部通過“一折通”形式一次性發放,發放過程公開透明,確保涉糧補貼真正用於種糧農民。
“真金白銀”的投入,充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今年各級財政投入資金1.9億元,實施“一噴三防”全覆蓋。全省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面積63萬畝,建設60個千畝示範片。省財政安排6800萬元用於帶狀複合種植專用機具補貼,製定專用機具應用和改造指引,組織開展技術培訓。
秋糧生產已經啟動。“今年秋糧生產開局良好,有效克服高溫乾旱影響,夏種質量較高。”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處長杜永林表示,全省秋糧面積穩中略增,優質比例穩步提高。全省優質水稻占比提至89%,其中優良食味水稻1800多萬畝、占比達54%。此外,我省普及綠色高效科技,深化實施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推廣先進適用科技模式,水稻集中育秧占比提至40%。
省農業農村廳緊盯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在全省部署開展“打贏農業防灾减灾保秋糧豐收攻堅戰”行動,抓細抓好促早發、促平衡、防早衰、防倒伏、防病蟲、防灾害“兩促四防”措施,做到秋糧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鬆,奮力再奪秋糧豐收。認真落實財政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16條政策措施,鼓勵引導農民多種糧、種好糧。分地區、分作物、分田塊掌握秋糧生產情況和苗情動態,突出肥水管理關鍵措施,最大限度挖掘增產潜力,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堅持“統籌兼顧、分類施策、總體防治、綠色防控”策略,加密監測預報,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損失,實現“蟲口奪糧”。繼續組織開展下沉一線包市包片奪秋糧豐收活動,在關鍵農時季節,下沉一線指導秋糧生產,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