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典範精繪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

江苏 45℃ 0
摘要:7月26日,我省舉行“奮進新江蘇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發佈會——美麗江蘇專場,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均衡發展、永續發展相關情况。十年來,一幅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新畫卷在江蘇大地徐徐展開。

7月26日,我省舉行“奮進新江蘇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發佈會——美麗江蘇專場,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均衡發展、永續發展相關情况。十年來,一幅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新畫卷在江蘇大地徐徐展開。

全省生態環境實現歷史性轉變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尹榮堯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准保護和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生態環境實現從嚴重透支到明顯好轉的歷史性轉變。

2012年到2021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跨6個萬億元臺階,從5.4萬億元提升到11.64萬億元,新增115.6%。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削减25.8%、24.4%、40.7%、46.9%,PM2.5平均濃度下降54.8%、降至33微克/立方米,首次以省為組織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實現歷史性突破。空氣優良天數比率提高22.1個百分點、達82.4%,國考斷面優Ⅲ比例提升43.7個百分點、達87.1%,劣Ⅴ類斷面全面消除,長江幹流江蘇段水質保持Ⅱ類,太湖治理連續14年實現“兩個確保”,湖體總磷、總氮濃度達到近十年來最優,生態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好水準。社會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連續五年上升,2021年度達93.6%。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對江蘇工作給予高度評價,指出江蘇“工作力度大,取得明顯成效”“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推進美麗江蘇建設,我省專門構建相關政策體系。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季鳴介紹,我省成立美麗江蘇建設領導小組,省委書記任第一組長,省長任組長,統籌協調全省美麗江蘇建設工作,加强全省美麗江蘇建設領導工作。省委、省政府印發《美麗江蘇建設總體規劃(2021-2035年)》,提出美麗江蘇建設的目標願景、重點任務和關鍵舉措,充分彰顯自然生態之美、城鄉宜居之美、水韻人文之美、綠色發展之美,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典範。

我省還實施六大重點工程,讓美麗江蘇更加可感。生態美境建設工程,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修復,大力提升空氣品質,江海河湖統籌改善水環境質量,築就和諧共生的自然生態安全屏障。美麗宜居建設工程,提高住有優居的住房條件,提升綠色建築的發展質量,打造美麗宜居標杆都市,建設交相輝映的靚麗城鄉。暢達交通建設工程,提升區域一體化的便捷出行服務水平,打造綠色高效現代物流系統,建設廣覆蓋的城鄉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水韻江蘇人文工程,培育蘇韻艺文精品,壯大特色文旅產業,夯實文化設施基礎,擦亮大運河文化品牌,充分彰顯江蘇文脈特質。文明新風宣導工程,開展文明城鄉創建活動,實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行動,全方位構建誠信社會體系。綠色發展提升工程,打造綠色迴圈產業園區,培育綠色發展領軍企業,壯大綠色技術創新載體。

守護百姓“身邊綠”讓都市更宜居

現時,江蘇獲得聯合國人居環境獎5個、中國人居環境獎15個、國家生態園林都市9個,數量全國第一,保有全國最多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街區。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範信芳表示,我省都市公園綠地體系建設持續發力,致力守護百姓的“身邊綠”。近十年來,全省都市(縣城)公園綠地面積由408.81平方公里增至644.85平方公里,增幅達58%,遠超同期城鎮常住人口增幅20%,公園數量由826個增至1504個,都市公園免費開放率達96%。

市政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准顯著提升。在全國率先實施城鄉統籌區域供水,並在全省範圍推進自來水廠深度處理工藝改造和老舊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改造。至2021年底,全省公共供水服務實現城鄉人口全覆蓋,目前共有158座公共供水廠建成投運,自來水深度處理率達98.7%,老舊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改造基本完成。十年來,全省建成投運城鎮生活汙水處理廠由589座增至908座。2021年底,全省縣級以上都市基本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共完成整治黑臭水體591條。

淮安市正在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淮安市副市長張笑說,聚力樞紐新城建設,淮安正加快推進航空貨運樞紐、高鐵客貨樞紐、內河高等級綠色航道等項目建設。優化城市功能佈局,展現歷史文化、現代文明、自然生態相融合的城市風貌。加大生態修復和空間修補,推進綠色交通、綠色社區、綠色建築建設,精細化改造提升綠地、綠道、綠廊,實現推門見景、放眼是綠,著力塑造清新疏朗的宜居都市美。

鹽城市堅定實施“生態立市”戰畧。“鹽城堅持系統治理理念,實施串場河、新洋港、蟒蛇河等重點河道水系治理,展現‘百河之城’新魅力。”鹽城市副市長蔣巍說,鹽城用“繡花”功夫建好都市,率先在全省實現全市市域範圍內生活污水廠一體化建設運營管理,將黑臭水體整治與棚戶區治理、“六小行業”排水整治、污水系統完善等工作統籌推進,抓好背街後巷、老舊社區等常態化整治。基本完成市縣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僅鹽城市區就徵收搬遷河道兩側棚戶區房屋4400戶。

新時代魚米之鄉令人嚮往

村莊環境面貌發生顯著變化,新時代魚米之鄉建設初顯成效,離不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有力推動。省委農辦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朱國兵介紹,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省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廣大鄉村實現從局部美到全域美、從外在美到內在美、從一時美到持久美、從觀感美到機制美的美麗蝶變。

農村廁所革命扎實推進。我省連續多年將農村改廁列入省政府民生實事工程,出臺農村改廁工作管理辦法、技術規範、工作手册等,去年進一步明確到“十四五”末,全省農村除無人戶或其他特殊情况外,全面消除旱廁、全面建成無害化衛生戶廁的工作目標,推動戶廁由室外向室內轉變、由廁所向衛生間轉變,讓農民羣衆“方便”更方便。

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全面建立“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市)處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全省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率超過99%,開展全域生活垃圾分類的鄉鎮(街道)超過300個。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穩步實施。先後實施覆蓋拉網式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省、省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縣建設,2020年起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動,進一步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水准。至2021年底,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37%,農村水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村莊清潔行動常態化開展。打好村莊清潔戰役,“黎明即起,灑掃庭院”優秀傳統得到傳承發揚。2019—2021年,共有12個縣(市、區)入選全國村莊清潔先進縣。

鄉村建設質量顯著提升。2012年至2020年,全省累計實施農村危房改造22.9萬餘戶,實現存量農村四類重點對象危房動態“清零”。2018年至2021年,改善超過30萬戶蘇北地區羣衆住房條件。全省已建成540個立足鄉土社會、富有地域特徵的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實現涉農縣(市、區)全覆蓋。

加强生態環境保護倒逼調結構轉管道

我省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尹榮堯介紹,轉管道上,我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加强生態環境保護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管道轉變,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出臺“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為項目准入劃框子、定規則。調結構上,著力破解“重化圍江”難題,依法依規關停取締“散亂污”企業57275家,關閉退出4739家安全環保不達標、低端低效的化工生產企業,化工園區定位由54個减少到29個。增動能上,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推動自願碳排放權交易,落實碳普惠政策,讓主動减碳的市民和小微企業得實惠。製定清潔生產發展規劃,推動企業主動開展清潔用能改造、生產工藝改造、污染治理設施提標改造,不斷提高清潔生產水准。

我省地處江海河湖彙聚的平原水鄉,“一山二水七分田”,建設美麗江蘇有較好的自然本底,但也存在資源稟賦不足、資源環境承載受限等問題。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孫衛東表示,近年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持續優化美麗江蘇國土空間格局,大力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系統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嚴格劃定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建立覆蓋全區域全類型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

我省積極構建“兩區三圈四帶”省域國土空間格局,著力形成以都市圈和城市群為主體,以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為支撐,美麗宜居都市、美麗特色城鎮、美麗田園鄉村有機貫通的空間形態。深入推進節約集約用地“雙提升”行動,合理安排自然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等,保障資源可持續利用。推進工業用地供應管道改革,鼓勵採取彈性出讓、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等供應管道,通過提高新上工業項目用地容積率低限等舉措,推進工業用地提質增效。

淮安市圍繞構建綠色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打造綠色食品、新一代資訊技術、新型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綠色製造產業體系,加快提升生態文旅、現代物流、現代商貿等現代服務業體系,延伸培育特優高效種植、特種健康養殖、特色生態休閒等現代農業體系。

鹽城市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傳統產業轉型陞級,關閉退出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企業和202戶安全環保不達標化工企業,推動產業“添綠、調綠、變綠”。錨定“雙碳”目標,依託資源稟賦,做好產業選擇,大力發展新能源、大數據、電子資訊、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增添更多綠色動能。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