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雅、綠波廊、杏花樓、沈大成等佈局產品線或以團購進社區老字型大小以“品質”競爭預製菜新賽道

上海 75℃ 0
摘要:一些資料顯示,年輕消費者正成為預製菜的消費主力軍。新雅的經典名菜新雅滑蝦仁,堂吃與預製菜都排進了銷量前三。今年以來,預製菜市場呈現出一定的低價競爭趨勢。

  記者唐燁

  預製菜是這兩年國內餐飲市場的熱詞。特別在當下,消費者外出就餐更謹慎,預製菜的市場潜力更為凸顯。面對火熱的市場,上海餐飲老字型大小紛紛涉足。豫園擁有上海老飯店、南翔饅頭店、綠波廊、德興菜館、松鶴樓、寧波湯糰等十多個老字型大小品牌,豫園文化飲食集團集合數家老字型大小的經典美食,推出預製菜品牌“真嘗家”;新雅粵菜館20世紀90年代涉足預製菜市場,如今預製菜營收占半壁江山,正圍繞家庭廚房概念佈局未來產品線;今年以來,杏花樓、沈大成等老字型大小產品以團購形式被送進社區,令消費者驚奇。

  正熱起來的預製菜市場,會成為上海餐飲老字型大小突圍的新方向嗎?

  與年輕人建立更多連結

  預製菜並不是新事物,多年來,飯店、餐廳都是使用預製菜的大戶。儘管競爭激烈,今年仍有不少上海餐飲老字型大小進軍與拓展預製菜市場。

  “很多餐飲老字型大小擔憂:再過20年、30年,消費者在哪裡?”豫園文化飲食集團總裁助理張俊說,很多80後、90後消費者還是“認”老字型大小的。因為他們的父母可能是老字型大小的忠實消費者,他們小時候也跟著父母來過老字型大小,記憶還在。但再年輕一些的消費者,如00後甚至10後的消費者對老字型大小就沒有太多情感記憶了。

  一邊要守住老主顧,一邊要吸引新的年輕消費者。上海餐飲老字型大小想借預製菜市場與年輕消費者建立更多連結。“通過便捷的互聯網通路購買,品嘗老字型大小預製菜,可能會引起年輕消費者對這份老味道的興趣,加深與老字型大小的情感連結,也吸引他們更多地到店消費。”

  這條路也確實走得通。一些資料顯示,年輕消費者正成為預製菜的消費主力軍。南京東路上的新雅粵菜館,在門店與線上都銷售預製菜。“我們到店的消費者年齡層次相對高一些,但線上消費者的年輕化趨勢卻非常明顯。”新雅行銷策劃總監毛勇亮出一組數據:3年前,線上購買新雅半成品的消費者年齡層集中在40歲到50歲及以上;但去年以來,30歲到35歲的消費者占了大頭,20歲到30歲的消費者占比在快速上升……“近年來,消費者對半成品的接受度逐漸高漲。今年上半年,消費者在家做飯頻次多了,新雅半成品需求量增速明顯。”

  儘量“還原飯店的味道”

  “機器的標準化生產,會不會讓菜肴的口味大打折扣?”很多消費者對預製菜會有這樣的疑惑,就連一些老字型大小傳承人也擔心:預製菜會不會“砸”了老字型大小的招牌。記者採訪的幾家上海餐飲老字型大小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考量。

  “餐飲老字型大小能被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傳承,背後支撐的是品質。進軍預製菜市場,品質還是最覈心的追求。”張俊說。“真嘗家”的預製菜生產車間有幾條“冷鏈隧道”,加工好的菜品從一端進入“隧道”,約30分鐘後,從另一端出來的,就是中心溫度達零下18攝氏度的冷凍品。“食品急速冷凍的科技相當成熟,它可以鎖住菜品絕大部分的風味。”

  當科技發展越來越成熟,决定預製菜品質的可能就是細節了。豫園飲食旗下的百年老店德興菜館有道經典點心——鮮肉包子,經久不衰。“這個包子咬下去,會湧出一股湯水,是獨家調製的醬汁。”張俊說,德興菜館的大廚與工廠科技人員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機器實現不了這種湯水飽滿的效果。他們嘗試了很多辦法,後來在流水線上新增了一道工序——派工人對包子的皮進行手工“干預”。機器+手工,最終讓從流水線上下來的肉包鎖住了醬汁,基本還原了飯店裏的味道。

  除了工藝講究,菜品味道與食材品質也有很大關係。新雅的經典名菜新雅滑蝦仁,堂吃與預製菜都排進了銷量前三。新雅滑蝦仁的主要原料是河蝦仁,新雅採購的河蝦仁鮮嫩有彈性。

  不過,幾家餐飲老字型大小負責人也坦言:預製菜的口味現時還做不到與飯店剛剛出鍋的菜品一模一樣;但老字型大小在努力盡可能“還原飯店的味道”。

  價格競爭的前提是品質

  評估老字型大小品牌創新是否成功時,有一個問題常被提起:它能不能走出上海,覆蓋長三角乃至全國?老字型大小的預製菜“走出去”就代表成功了嗎?上海餐飲老字型大小並不這麼看,它們甚至並不想“走出去”。

  “菜品往往帶有很强的地域性,如上海人喜歡的肉粽子,很多北方消費者就接受不了。能走向全國的菜品大多經過改良,且生產過程非常標準化,如魚香肉絲、酸菜魚,大多數消費者都能接受這些菜,很多預製菜企業也都能加工。老字型大小預製菜的賽道並不在這些已非常標準化的菜品上。”張俊說。

  幾比特老字型大小負責人說,老字型大小推出的預製菜,要有自己的鮮明特色,首先要將多年傳承的經典菜做好,品牌做響。在做好經典的同時,再琢磨如何創新。

  綠波廊有道菜品叫青花椒黑魚片,偏酸辣口,不屬於傳統的上海菜,是“掌門人”陸亞明帶領團隊研發的,也是綠波廊這幾年點單量排入前10比特的菜品。這次,青花椒黑魚片也被作為預製菜推向市場。

  新雅粵菜館的半成品中,銷量最高的蚝油牛肉與新雅大蝦仁兩道菜,成名於20世紀30年代,作為半成品賣了20多年,還是“經典”,線上上線下的銷量遙遙領先於其他菜品。做好經典的同時,新雅也在創新更多品類。“現時我們的半成品有40多款,涵蓋了經典粵菜、江浙菜、川菜和魯菜等。我們對預製菜的設想,從家庭廚房概念展開,產品類目從菜肴拓展到菜、湯、點心,涵蓋家庭餐桌對產品的各種需求。”毛勇說。

  當市場轉為紅海,殘酷的“廝殺”就會顯現。今年以來,預製菜市場呈現出一定的低價競爭趨勢。一比特老字型大小負責人告訴記者,總有人問他,為什麼你們家的牛肉預製菜比其他人家貴幾塊錢。這位負責人說,是因為選用的牛肉部位不同,筋少肉嫩,口感更細膩,成本也要高一點。即便老字型大小的牛肉預製菜口感更好,但消費者更多關注的往往還是價格的差异。“品質是老字型大小長久不衰的法寶。無論價格競爭多麼激烈,老字型大小都要有定力,堅守住品質的底線。”這位負責人說。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