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稻田千重浪,海蘭江畔盡歡顏。7月7日,走進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在這個千頃碧野環抱如畫的朝鮮族村落裏看到了別樣的景致:小火車穿梭在稻海間,獨具風情的朝鮮族民宿整齊排列著,不遠處童野樂園裏傳來陣陣笑聲……
充滿著田園詩意的村莊裏,湧來眾多遊客前來打卡。如今的光東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村,“國家級文明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成為了這個小山村最靚麗的名片。
光東村的蝶變之路始於七年之前。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留下了殷殷期許:“糧食也要打出品牌,這樣價格好、效益好。”光東村致富的大門由此打開,也堅定了致富帶頭人金君發展農業產業化、品牌化的信心。他改變傳統種稻管道,成立合作社,發展有機稻米;銷售模式由原來的“一對一行銷”轉變為“訂單銷售”;創立“嗎西達”品牌,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各地,實現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讓優質稻米從“香”到“響”。
走進延邊大米文化展館,面前的電子顯示幕和類比沙盤吸引了目光。“這是我們的‘共亯稻田’,認領人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遠程實时‘監管’水稻的長勢情况。”金君說。
2018年至2020年,光東村緊抓東西部合作幫扶的有利契機,創新謀劃實施了“共亯稻田”項目,成功推介出24000份,銷售額達2400萬元,獲得效益資金850萬元。
光東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玄傑說:“今年,我們計畫與長春一汽集團、興業銀行長春分行等公司合作,開展‘共亯稻田’線上認領活動,進一步拓寬銷售管道,新增村集體收入。”
“長白山下果樹成行,海蘭江畔稻花香……”民俗餐廳裏,“阿爸依”敲起長鼓,“阿邁”載歌載舞,遊客們或鼓掌歡呼或起身舞蹈,朝鮮族羣衆的熱情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民俗風情也成了村民們的致富錦囊。
“表演不僅能強身健體,一年下來還能增收6000多元,日子越過越有勁頭了!”70歲的“阿爸依”方順烈難掩喜悅之情,他說,把家裡閒置的房屋租給旅遊公司作民宿,一年收入也十分可觀。
青瓦白牆,飛簷翹頂。走進傳統與現代相映成趣的民宿,延邊光東朝鮮族民俗旅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麗娜介紹,光東村利用村內閒置房屋資源,融合朝鮮族民俗、古渤海國遺址等文化內涵,圍繞大米和旅遊,建設水上人家、水稻公園、村史館等項目。2021年,遊客數量達50萬人次。
“光東村實現了從旅遊途經地到目的地的華麗蛻變。”楊麗娜欣喜地說。“我們將60間民宿、稻禾間童野樂園及線上農特產品銷售平臺等資源整合,實現三產深度融合發展,保底每年為村集體分紅43萬元,帶領更多村民走在共同致富的路上。”
“2018年,光東村77戶127名貧困人口實現全部脫貧。去年,村集體收入達37.2萬元,比7年前增長了近6倍,人均可支配收入1.6萬元。”玄傑感慨道。
步入脫貧戶金貞淑的家,看到院子裏朝鮮族醬缸整齊擺放,蔬果長勢喜人,室內寬敞明亮,電器一應俱全,衛生間配備了抽水馬桶和熱水器。
“旱廁改造了,孩子們回來也能多住幾天。”金貞淑一臉喜色,她說,現在土地有分紅,看病有醫保,養老有保障,一年光補貼就有2萬多元,閒暇時間就約著同伴打打球、跳跳舞,偶爾還能出去旅遊,日子甜如蜜。
寬敞的文化廣場,專業的門球場,多樣的健身器材……如今,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愈加豐富多彩。
“今年我們以‘企業+村集體+村民’的模式,與延邊光東朝鮮族民俗旅遊服務有限公司合作,投資1000萬元新增光東村稻禾間童野樂園項目,打造了一個集農耕體驗、親子娛樂、田野派對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區,今後一定會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談及未來,玄傑信心滿滿,他表示,光東村村民的幸福成色更足,日子必將越過越紅火。(張偉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