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業大學集萃學院近日成立,這也是我省第三家“集萃學院”。過去,高校畢業生由於培養體系與評估機制的原因,實踐能力和產業需求匹配度不高。現在,江蘇產業技術研究院推進科教協同和產教融合,與高校院所共同實施集萃研究生聯合培養計畫。
“產學研用的本質是創新人才的培養和轉移,而面向產業、面向未來培養的集萃研究生,能够更好地滿足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江蘇產研院院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表示,“希望能給國內研究生培養模式帶來一些變化。”
特色培養模式,搭起院企“聯姻”橋
6月底,西浦—集萃學院的首届聯合培養碩士畢業生張琳結束了18個月學制的多媒體通信專業研究學習,將前往江蘇集萃智慧製造技術研究所完成畢業課題研究。“我將在研究所完成雷射雷達項目,把無人消毒車應用到複雜場景中。”張琳說。
張琳所讀的研究生屬於校企聯合培養項目,該項目的起源要追溯到2014年。當時,江蘇產研院成立並建立了專業研究所,旨在與國內大學及科研機構加强聯系、交流合作。建立之初,一個問題擺在產研院眼前:很多企業希望高校幫助解決他們在實踐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和人才需求。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高校是創新的源泉,但企業創新需求與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之間,又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江蘇產研院副院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郜軍坦言。面對這種現狀,江蘇產研院想要為高校和企業搭建起一座“橋樑”。2019年,江蘇產研院在省教育廳的支持下,啟動與國內高校開展產教融合聯合培養集萃研究生工作。截至去年底,江蘇產研院近百家專業研究所、合作企業與國內60餘家知名高校開展集萃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共聯合培養集萃研究生3000餘名。
集萃研究生有何獨特之處?郜軍表示,集萃研究生生源全部來自高校在讀研究生,研究課題全部來自企業真實的技術需求和技術難題,雙方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設定研究方向、設立獎學金、組建研究團隊、配備雙導師、聯合製定培養計畫、開展科研攻關……最終企業獲得創新技術、學生獲得創新機會、學校獲得創新成果。
特訓營轉變學生思維,校企聯培避免“空對空”
“企業的實習環境是校園裏無法提供的,這是我最大的感觸。”南京工業大學化工學院2019級研究生桑惠民感慨。去年7月,他參加了江蘇產研院舉辦的“集萃特訓營”。第一次來到企業,桑惠民感到非常震驚:“學校實驗室面積有兩三百平方米,但企業車間裏,光一個設備占地可能就有幾百平方米。”
經過特訓營一個月的訓練,桑惠民感受到了思維模式的變化。“校內實驗往往注重產品本身的效能,但授課專家們更在意產品的社會價值以及影響。”
南京工業大學集萃研究生指導老師範益群表示,“集萃學院將研究生的培養與企業研發、技術創新、江蘇乃至長三角經濟發展的要求結合起來。我們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讓學生能够去研究和解决當前產業界面臨的真實問題,真正學到東西、做出東西。”
劉慶坦言,以往的許多校企聯培往往是短期實踐,容易“空對空”。確定研究課題,就是避免“空對空”的重要一步。“培養不能只是派學生去企業轉一圈就完事,要把產業真需求、科技真難題凝練為研究生培養課題,堅持以‘項目制’培養管道為主要特點推進研究生聯合培養。”
郜軍表示,多方主體共同參與、聯合打造一個完善的人才培養、成長和發展的體系和生態,才能有效避免“空對空”。
聯合培養成共識,校企合作入佳境
集萃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自2019年開始推進後,其間不乏困難曲折。“一開始可以說是兩頭都‘冷’。高校‘冷’,企業也‘冷’,就我們這個橋樑比較‘熱’。”郜軍回憶。高校有顧慮,擔心學生的安全問題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還有的西部高校擔心人才流失;而部分企業也沒認識到聯合培養對自身的作用,覺得就是一個形式,雖有迫切需求卻難覓人才。
對此,江蘇產研院制訂並修訂《集萃研究生聯合培養管理服務辦法》,明確培養流程及各方職責,設立集萃研究生獎學金;配備校外輔導員,做好集萃研究生在聯培期間的人身安全等保障措施;探索支持校企院所聯合創新項目;提出覆蓋各方的引導激勵機制等。
經過3年努力,聯合培養取得一定成效,校企聯培也漸入佳境。郜軍告訴記者,集萃研究生除了通過校內外雙導師、理論實踐雙平臺來聯合培養,許多合作高校也已將集萃研究生納入招生計畫中。同時,集萃學院也在建設中。它既是高校的二級學院,也是未來集萃大學的分部。
集萃研究生培養模式由江蘇首創,全國獨有。“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國家戰畧背景下,江蘇產研院也在積極參與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推動創新要素在更大範圍的暢通流動,這也將為集萃研究生的聯合培養探索帶來更多可能。”劉慶表示,未來,平臺將“量質並進”推動集萃研究生聯合培養,提升培養質量,積極擴大集萃研究生的數量規模。在此基礎上,加大力度推動建設一批集萃學院。郜軍期待,通過3至5年的努力,平臺能够打造一所為江蘇、為長三角高品質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的產業創新型的集萃大學。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