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衡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今後五年上海要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並強調要努力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這為上海未來發展指明了目標定位和努力方向,也是引領未來上海不斷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戰畧和手段。
都市定位更加科學具體明確
上海都市發展定位經歷了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從最早作為全國重要的工商業都市和最大的經濟中心都市,到建設“四個中心”以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即“五個中心”的目標;從都市中長期規劃中的“全球都市”到社會主義國際化大都市等,上海都市發展定位隨著發展階段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城市形態和功能也不斷提升。
進入新時代,面對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深刻變化,尤其是上海都市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以後,如何進一步提升都市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上海如何代表國家更好參與國際合作競爭,上海發展如何更好服務國家改革開放大局等,成為新時代上海發展必須面臨和思考的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指出,上海要立足“四個放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這為上海都市發展提出了明確的定位和目標。
首先,要顯著提升“世界影響力”的能級,這為强化上海都市能級和都市核心競爭力指明了方向。上海發展到今天這樣一個超大都市的規模和體量以後,覈心的問題是要提升世界影響力,都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要顯著提升,這樣才能具有真正的全球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也才能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競爭。
其次,要充分彰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特徵,這就要求上海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生動案例和新鮮經驗,努力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既體現現代化發展的規律和特徵,也要充分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和特色,這意味著上海建設現代化,必須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必須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同發展的現代化,必須是人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現代化,必須是體現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下轉3版(上接第1版)打造浦東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就是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人類文明新形態作出新探索、提供新經驗、形成新樣本。
最後,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的風範要更具魅力。上海都市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國際化,全球人才聚集、要素自由流動,生產生活宜居宜業,各種文化交流交融,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孩子們茁壯成長,讓年輕人成就夢想,讓老年人樂享生命,讓人們暢享健康生活”。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從“世界影響力”“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及“國際大都市”三個維度,對上海都市定位和發展目標做出十分精准、十分科學、十分明確的規劃和描述,必將引領未來上海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實現都市定位的三大路徑
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和願景,實際上也為未來若干年上海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繼續當好排頭兵和先行者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路徑,這就是必須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發展是實現上海都市未來發展目標的物質基礎,高品質生活是實現上海都市未來發展目標的重要標誌,高效能治理是實現上海都市未來發展目標的重要條件。
第一,從推動高品質發展來說,必須把國家戰畧落實落細,發揮國家戰畧疊加優勢,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上海要推動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不斷提高改革的整體性、協同性和集成性,把深入建設高標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高水准制度型開放有機結合,形成高水准改革開放與深層次創新發展一體聯動,向改革、開放和創新要高品質發展的活力。要不斷強化“四大功能”建設,提升上海都市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加快建設“五個中心”的功能升級版,提升上海城市功能與核心競爭力。要不斷優化都市空間格局和結構體系,加快“五個新城”建設,擴大新的高品質發展新空間。要堅持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戰畧連結。
第二,從創造高品質生活來說,要不斷順應人民對都市美好生活品質的追求,不斷推動“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推動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以及生態建設協同發展。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經濟高品質高效益發展;要加快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為中國式民主發展做出上海的積極貢獻;要加快高品質就業發展,充分實現就業意願;要推動收入分配改革,加快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收入分配體系,發揮效率分配、公平分配與道德分配的積極作用,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要大力弘揚上海都市精神和都市品格,深入推進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不斷提升都市軟實力,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第三,從實現高效能治理來說,要把握超大都市特點和規律,統籌發展與安全,全面提升都市治理現代化水准。要加强都市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更好踐行人民都市理念;要以治理數位化牽引治理現代化,進一步提高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准;要加快體制機制建設,迅速提升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和公共安全的處置能力和超大都市抗風險預警水准;要進一步提升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用制度穩定預期,用制度强化發展後勁。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