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產業“加碼”鄉村“添彩”

吉林 42℃ 0
摘要:“肉牛吃了秸稈可以使肉質更加優質,不僅能賣上好價錢,還解决了秸稈處理難題。”今年,通化市開展肉牛養殖“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新發展肉牛2.57萬頭。

近年來,通化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立足特色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以“造血”管道培育特色產業項目,用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模式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不斷促進產業提檔陞級,讓農業更强、農村更美、農民有更多獲得感。

“秸稈變肉”,讓“牛”經濟一路走紅

“肉牛吃了秸稈可以使肉質更加優質,不僅能賣上好價錢,還解决了秸稈處理難題。”在柳河縣孤山子鎮南圍子村,黨支部書記說,肉牛飼料是專門配製的“秸稈定制餐”,可以說“秸稈變肉”工程讓傳統意義上的無用秸稈變成了肉牛的“美味佳餚”。“飼料化讓秸稈有了新出路,牛糞還能做農家肥,養牛種地兩不誤,這產業真不錯!”飼養員美滋滋地說著養牛的好處。

在輝南鎮雙龍村雙龍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粉碎打包後的秸稈整齊碼放在倉庫內,工作人員正在給圈舍內的牛添加這些經過加工處理的秸稈。

雙龍村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表示,實行“秸稈變肉”工程後,不僅消耗了秸稈,還提高了經濟效益。“我們現在有100多頭牛,能消耗秸稈200來噸。要在以前誰能想到,秸稈還能變成牛肉。”

秸稈變廢為寶,產業增收致富,農民點贊叫好。

今年,通化市開展肉牛養殖“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新發展肉牛2.57萬頭。以種養結合、農牧迴圈、綠色發展為導向,以小規模、大群體和大力發展基礎母牛、兼顧育肥牛飼養為擴張模式,把握農場化、牧場化、工廠化、肥廠化、規模化發展方向,大力發展肉牛產業。

成功推行“小規模、大群體”發展模式的通化縣,深入實施“秸稈變肉”工程,落實秸稈飼料化,同時結合地域情况,利用財政補貼、金融信貸、保險等支持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隨著“牛”經濟的一路走紅,通化縣新增肉牛散養(擴繁)戶3043戶,新發展肉牛6241頭,發展總量達到45683頭,新辦理養牛保險238頭,發放養牛貸款2089萬元。

“獨享天賜”,打造旅遊“金字招牌

通化具有雪期長、雪質好、風速小、氣候溫和等優質滑雪自然條件。隨著冰雪運動的普及和冰雪產業的蓬勃態勢,讓地處“白色經濟帶”的山城熠熠生輝。

自去年新雪季開板以來,萬峰滑雪場、上龍頭雪村、千葉湖景區、通化縣康養穀及柳河青龍山5個重點冰雪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14.51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2352.25萬元。

通化市旅遊資源豐富多樣:抗日根據地、楊靖宇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龍灣國家森林公園、五女峰公園等綠色資源;上龍頭雪村、新中國第一座滑雪場等白色資源,均為打造鄉村旅遊的“金字招牌”。

多年來,坐落在東昌區金廠鎮夾皮村的“金江花海”還在不斷擴大種植面積,“美麗產業”已逐步形成五彩花田、兒童樂園、果蔬採摘、婚禮慶典、特色餐飲多個功能區,不僅吸引眾多省內外遊客,還為村民提供了一份“不出家門”的工作。

有豐富抗聯資源的集安市榆林鎮治安村,近幾年建成了9000平方米的紅色旅遊景區,打造了12個教學點以及抗聯練兵場、鄉村休閒觀光長廊、抗聯食堂3個體驗項目,帶動了周邊村屯“吃、住、行、遊、購、娛”配套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去年,榆林鎮累計接待遊客2萬餘人次,實現收入34萬元,脫貧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

 “百花齊放”,特色產業蓬勃興旺

希望的田野,積蓄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動能。

柳河縣紅石鎮由家村康樂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中,40棟7米高的草莓溫室大棚整齊排開,既有規模又有氣勢。誘人果香的背後,凸顯了農業智能化、商品化、數位化、立體化、標準化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產業蓬勃發展。

“返鄉創業後,鎮政府帶我們實地考察確定項目。為保障企業平穩起步,今年還扶持我們建設易於保鮮的冷庫。現時每棟大棚預計年產16000斤優質草莓,產品遍銷省內外。”負責人感激地說。

柳河縣結合地理優勢、自然環境大膽實踐,打造了紅石草莓特色小鎮,帶動了建檔立卡脫貧人口277戶、659人,實現人均年增收1300元左右。同時,繼續在柳河縣範圍內加大草莓種植規模,擴大規模化名片效應,接連發展草莓溫室大棚88棟,讓草莓在鄉村振興中不斷發甜留香,為特色產業項目發展鋪開了長效致富道路。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輝南縣撫民鎮因地制宜,結合緊臨青頂子林場的有利地形,實施了以綠化花卉種植為主體的苗木基地種植項目。幾年來,特色苗木基地發展到360餘畝,建成育苗大棚2棟,形成了集苗木培育、移栽、銷售於一體的產業發展園區,累計產生淨利潤30餘萬元,實現鎮建檔立卡脫貧人口人均增收500元,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打造為百姓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