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推進綠美鄉村建設

云南 98℃ 0
摘要:製定並發佈臨滄堅果10部地方標準,建立臨滄堅果標準化質量管控體系。臨滄堅持黨政統籌,社會廣泛參與,組織保障前置,激發幹部群眾內生動力,創新機制,不斷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以來,臨滄市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開展綠美雲南的決策部署,把綠美鄉村建設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載體,用好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全力推進綠美鄉村建設。

6002.jpg

臨翔區竹笆山自然村新貌

產業建設圍繞强鏈補鏈轉

臨滄是全球最大的堅果種植區,種植面積占世界50%以上;全國最大的核桃生產基地之一,鳳慶縣被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全國最大的滇龍膽種植基地、雲茯苓全國特色產業示範基地;蔗糖產區面積和產量全省第一,是國家糖料蔗覈心基地……臨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豐富的物產。

儘管產業基地做得風生水起,但產業鏈條韌性剛性仍然薄弱脆弱,實施綠美鄉村建設,臨滄市堅持黨政統謀,强弱項補短板,延長產業鏈,促增產增收增效。

依託資源優勢,臨滄堅持“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發展思路,以打造世界一流茶產業、打造世界一流堅果之鄉、打造全國一流蔗糖產業、打造冬春蔬菜重要產區、大力培育肉牛產業為重點,全產業鏈謀劃重點產業提檔陞級。

製定並發佈臨滄堅果10部地方標準,建立臨滄堅果標準化質量管控體系。建成全國唯一、世界一流的國家堅果類檢測重點實驗室,國家林業草原澳洲堅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張守攻院士工作站相繼落地臨滄,組建國際澳洲堅果研發中心,一批以推動堅果產業、構建全球澳洲堅果科技支撐體系為重點的科研專案先後啟動,為打造國際澳洲堅果“矽谷”奠定堅實基礎。

圍繞“一棵甘蔗吃幹榨盡”,鞏固提升原料供給體系,著力打造蔗糖產業集群。以耿馬、永德、鎮康、滄源、雙江、雲縣、鳳慶為重點,穩定現有種植面積,積極發展境外種植,提升糖料蔗覈心基地生產能力。加快推進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區建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到2025年,國內甘蔗種植面積穩定在120萬畝以上,境外甘蔗面積發展到50萬畝以上,含糖分15%以上,入榨產量800萬噸以上,綜合產值200億元以上,打造全國一流的蔗糖產業,形成糖、酒、紙、飼、畜、肥、藥、化妝品的甘蔗精深加工產業鏈,建成全國甘蔗全產業鏈發展的龍頭和標杆。

以吸引外商投資、培育優質龍頭企業為目標,積極打造投資窪地、推動園區化發展步伐。完成了鳳慶核桃全產業鏈產業園區規劃,入駐園區企業12戶,建成核桃采後處理水洗果加工站109個,形成以核桃水洗果為基礎,企業牽頭與合作社相互融合的小龍頭初加工體系,核桃水洗果聯盟機制效益初顯。

村莊佈局圍繞宜居環境轉

綠美鄉村建設,打造宜居環境,哪些是羣衆最關心最鬧心的事、主要衝突和衝突的主要方面在哪裡?臨滄市堅持問題導向,規劃先行,宜居宜業宜遊合理佈局。

按照以山為景、以水為魂、依山就勢、錯落有致、記得住鄉愁的思路,瞄準小而美、小而淨、小而宜居的美麗宜居鄉村目標,推進村莊鄉土化改造,塑造臨滄獨特的鄉村風貌。編制了《現代宜居新農房戶型圖》,提供具有漢、拉祜、佤、布朗、傣、白等民族風格的20種農村民居建設戶型,滿足不同民族、不同戶型需求,體現民族特色,突出地域特點,延續傳統建築文化的傳承。縱深推進鄉村風貌提升,助推全市村莊實現“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特色發展。

借鑒浙江的有益經驗,臨滄在全市所有自然村全面開展垃圾、污水、廁所、綠化及不良風氣“五個整治”,探索出治理農村污水、處理生活垃圾、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經驗做法。現時,全市非城關鄉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達100%、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73.52%,自然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99.95%,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31.56%,農村衛生戶廁普及率達87.5%,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68.1%。

依託全市愛國衛生運動開展與創建國家衛生城鎮工作平臺,營造全民開展城鄉衛生環境整治氛圍。各級各部門劃定區域,每週開展一次愛國衛生運動,在農村每月初一、十五和節假日等節點,由村“兩委”組織村民開展大掃除,使愛國衛生運動在農村持續開展。現時,全市所有自然村100%建立了村莊保潔制度和垃圾收費制度。8個縣區均獲評省級衛生都市,全市衛生鄉鎮覆蓋率達80.6%,衛生村覆蓋率達64.96%,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鳳慶縣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

圍繞村(居)民關心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重點把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等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著力解决農村羣衆在生活習慣、文明素養和鄉風民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水准和文明程度。現時,全市創成國家級省級市級文明村鎮262個,有新時代十星級文明戶67105戶。

以美麗公路為軸線,以鄉村旅遊示範村、鮮花盛開的村莊、沿邊小康村建設為依託,全面實施農村基層黨建“雙整百千”四級聯創,在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作中凸顯村黨支部的作用。現時,全市建成A級景區29個,建成鄉村民宿客棧194家,建設運營半山飯店2家,建成鄉村旅遊商品購物店119個、農特產品加工點173個、旅遊廁所186座,從102個鄉村旅遊示範村中推選出20個旅遊品牌村。

基層治理圍繞內生動力轉

綠美鄉村基層治理“抓什麼”“怎麼抓”?臨滄堅持黨政統籌,社會廣泛參與,組織保障前置,激發幹部群眾內生動力,創新機制,不斷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

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抓治理。差异化推進鄉村治理,鼓勵各地結合實際,突出鄉村特色,找准治理定位,創新治理管道,一村一個模式,一村一個主題,全力推進“一村一策”治理模式,形成具有辨識度的鄉村治理格局。

鳳慶縣鳳山鎮安石村、雙江縣悶樂村、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以不同的治理側重點,入選全省首批推介的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組建自然村振興理事會,夯實基礎抓治理。在村黨組織領導下,以自然村為組織組建自然村振興理事會,鼓勵村裡公平公正、會統籌的人和農村能人、致富能手以及離退休回鄉人員等各類人才,參選擔任理事會成員或理事長,確保自然村振興理事會接地氣、有人氣,啟動農村基層治理組織“神經末梢”,讓羣衆成為鄉村治理的主體。現時,全市共組建自然村振興理事會6604個,牽頭組織帶領群眾自主解决不良風氣整治、人居環境整治等事項達8480個。

開展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重點圍繞構建道路、村莊和組織“三套系統”,打造產業村、旅遊村、較大村、口岸和邊境貿易村、遂行軍事任務村“五種形態”的村莊,全力推進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發展、村級公共服務設施、人居環境整治、興邊富民“五大工程”,形成了一套務實管用的沿邊小康村建設機制,高品質推動實施了一批重大專案。

創新實施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和市縣鄉村組“五級段長制”立體防控體系,堅決守住疫情防控底線,有效維護了邊疆繁榮穩定。邊境3縣國門黨工委、10個邊境鄉鎮國門聯合黨工委、44個邊境村聯合黨組織有力實施邊境村黨建示範引領工程,用活國門黨建機制。

推行“百千工程”示範帶動。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强化建管結合,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後續日常管護工作機制納入村規民約,健全完善日常管護長效機制,全市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農村“髒亂差”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村容村貌大為改觀。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