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公佈的2021年全省首届制度性創新成果評估獎勵結果中,瀋陽市共有5項成果分獲不同獎項,獲獎數量和名次均居全省首位。其中,由瀋陽市民政局申報的社區便民服務事項“全市通辦”獲得二等獎第1名。這些制度性創新成果體現了示範性、引領性,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積極貢獻。在全力抗擊疫情中,瀋陽市依託“全市通辦”服務管理平臺,用創新思維、信息化手段啟動民生服務“加速鍵”,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全週期、有溫度的服務。
服務更周到
當都市靜下來,居民的流動和活動也隨之停止,但這並不影響居民辦理服務事項。家住渾南區、戶籍在鐵西區的王欧巴桑即將迎來90歲生日,這天她接到了一個特殊的電話,社區工作人員在電話中詢問了她的生活狀況,並帶來一份特殊的禮物:年滿90周歲、具有瀋陽戶籍的老年人,可以享受每月200元的高齡補貼,由於疫情原因出門不便,可以由子女線上提交資訊,通過審核後即可領取。
本輪疫情期間,“全市通辦”服務管理平臺累計辦理便民服務事項47528件次,滿意率98.3%。這一組數位的背後,是“資訊跑路”代替“人工跑腿”的方便快捷,是一個個溫暖的瞬間和一張張滿意的笑臉。
一是“主動發現”。社區工作者通過“掃樓敲門”行動,逐門逐戶逐人摸清居民資訊。對獨居老人、殘疾人、民政服務物件、孕產婦、血透患者、行動不便人員、精神障礙患者、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實行清單管理,生成“一社區一清單”,採取網格化包保和專員負責制,按照需求為特殊人群提供服務保障。
二是提速辦理。以辦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為例,此前,社區工作人員需要填報申請表、授權書等6個表單,複印身份證、戶口本等10個佐證資料,履行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受理後協助辦理等2個程式,聯系街道(鄉鎮)、區(縣市)殘聯、區(縣市)民政局等3個部門,辦理時限長達30天。而現在,通過壓縮流程、减少環節、簡化手續,居民辦事時限平均壓縮了75%以上,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辦理時限由30天縮短到3天。
三是“跨區通辦”。通過打通數據埠,“全市通辦”服務管理平臺實現了低保、特困、老年人等10個資料庫和房產、金融機構等7個領域的資料交換、互聯互通。信息化平臺的支撐和業務流程的優化,打破了戶籍地和居住地的限制,居民可就近就地就便在全市任意一個社區提出申請,無差別享受辦理社區服務事項,讓“隨時隨地”辦事成為了現實。
防疫更精准
現時正處於居家隔離狀態的小李,幾天前,要從重點關注地區返回瀋陽,通過盛事通APP精准報備至瀋陽居住地社區,社區通過疫情防控平臺,第一時間聯系小李,告知管控政策和注意事項,並確認其居住場所是否具備居家隔離條件,小李抵沈後,順利納入居家隔離管控。
“全市通辦”自2020年上線以來,已開通73項便民服務事項。本輪疫情期間,為扎實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全市通辦”平臺又上線了新內容。
一是“自主報備”。針對重點管控地區、重點關注地區來(返)沈人員,開發了域外來(返)沈人員報備系統。域外來(返)沈人員入沈前掃描“盛事通”二維碼自主報備,社區工作者可在“全市通辦”服務管理平臺查驗資訊,精准化做好人員管理、健康監測等各項工作,確保風險人員在規定時限內全部資訊核實到位、風險切割到位、排查管控到位。
二是辦理“物理碼”。掃碼、測溫、戴口罩、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是社區出入口必備的“四件套”。但是,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和兒童卻面臨“無碼可掃”的困境,每次出入社區,都要登記姓名、住址、聯繫電話和身份證號碼等基本資訊。為此,市民政局在“全市通辦”服務管理平臺新增了“物理碼”辦理模塊,為老年人和兒童生成靜態“物理碼”並制卡發放,讓掃碼從“我掃你”變成“你掃我”,這個小小的改變成為老年人和兒童暢通出行的有力保障。
三是及時轉碼。居家隔離人員“堅決不能動”、健康監測人員“非必要不外出”是社區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社區工作者將居家隔離人員、健康監測人員資訊錄入“全市通辦”服務平臺的疫情防控模塊,通過數據實时共亯,衛健部門對重點人員進行健康通行碼賦碼、轉碼,公安部門可第一時間發現居家隔離人員擅自外出現象,確保社區管控工作嚴格高效。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健康碼賦碼、轉碼780餘萬次。
管理更智慧
近期,未按時接種疫苗或未按規定參加核酸檢測採樣的居民,經常會接到社區的電話,督促儘快、就近進行疫苗接種或核酸檢測採樣。這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電話背後,是若干個千萬級資料庫的資料處理和分析。
一是精准高效。依託“全市通辦”服務管理平臺,社區將常住居民資料庫與全省疫苗接種、核酸採樣資訊進行數據比對,精准找到未接種居民和未按規定參加核酸檢測採樣人員,相關情况一目了然,社區工作者據此可聯系居民及時進行預約接種或督促其儘快進行核酸採樣。
二是減輕負擔。通過資料共用和比對,社區工作人員在辦理事項過程中不必再四處奔波。比如過去辦理低保時,工作人員需要到各大銀行逐一登門核對存款,現在平臺與全市19個銀行機构實現了資訊互通和線上推送,省去了線下跑腿兒的麻煩。
三是事前防範。平臺通過數據比對,能够把不符合條件的人員精准排除在外,事前避免違規問題的發生。比如,在辦理低保時,通過與民政對象資料庫比對,避免了“重複保”;與服刑人員資料庫比對,避免了“服刑保”;與警察、殯葬死亡資料庫的比對,避免了“死亡保”;與個體工商戶及企業註冊資訊比對,避免了“法人保”;對經辦人員近親屬享受低保資訊核查,避免了“關係保”“人情保”。
“小切口”觸及服務“大民生”。下一步,市民政局將進一步鞏固拓展制度性創新成果,推動“全市通辦”工作在全市民政領域治理體系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