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政府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組織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主要污染物重點工程减排量分別達到1.6萬噸、0.04萬噸、2.08萬噸、0.99萬噸。
實施方案聚焦重點行業領域和關鍵環節,部署開展節能減排十大重點工程,並明確了具體目標任務。
實施重點行業綠色陞級工程。我市將全面推進高耗能行業節能技術改造,分行業製定節能改造目標,組織實施重大節能技改項目。“十四五”時期,規模以上工業組織增加值能耗下降15%,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0%。到2025年,全域電爐鋼產能比例達到25%左右,重點行業產能和資料中心達到能效標杆水准的比例超過30%,綠色製造示範組織達到300家以上。
實施園區節能環保提升工程。我市將開展工業園區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綜合診斷,推動園區能源系統整體優化,對園區內供熱、供電、汙水處理、中水回用等設施進行綠色化改造,促進各類公共基礎設施共建共用。到2025年,符合條件的市級及以上重點產業園區全部實施迴圈化改造,園區節能環保水准顯著提升。
實施城鎮綠色節能改造工程。我市將科學合理製定國土空間規劃,持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有序推進全域“無廢都市”建設。推動公共建築能效提升改造,推廣光伏發電與建築一體化應用。因地制宜推動清潔供熱,推進餘熱暖民項目。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占比達到100%,實施公共建築能效提升改造面積150萬平方米以上,建設1至2個綠色生態城區,中心城區和中新天津生態城、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津東疆保稅港區基本建成“無廢都市”。
實施交通物流節能減排工程。我市將開展綠色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提高都市公車、出租、物流、環衛清掃等車輛使用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推動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發展,通過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的包裝產品使用比例每年提升10%。到2025年,基本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占比達到25%左右,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5%以上。
實施農業農村節能減排工程。我市將推廣應用農用電動車輛、節能環保農機和漁船,發展節能農業大棚。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提升改造。到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9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8%,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3%,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農膜回收率不低於85%,綠色防控、統防統治覆蓋率分別達到55%、45%,完成國家下達的大型規模化養殖場氨排放總量削减目標任務。
實施公共機构能效提升工程。我市將以提高建築外圍護結構的熱工效能和氣密效能、提升用能效率為路徑,積極實施公共機构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鼓勵實施供暖系統電氣化改造。充分利用自然採光,選擇智慧高效燈具,力爭高效照明光源使用率達到100%。率先淘汰老舊車,率先採購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原則上不低於30%,新建和既有停車場要配備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或預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持續開展示範創建活動,充分發揮公共機构示範引領作用。到2025年,力爭80%以上黨政機關建成節約型機關。
實施重點區域污染物减排工程。我市將持續推進空氣污染防治秋冬季攻堅行動,强化重污染天氣應對,動態更新重污染天氣應急减排清單,建立並完善非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科技體系,全面實施績效分級差异化减排,提升環境精細化管理水准。到2025年,鞏固細顆粒物(PM2.5)和都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改善成效,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全域黑臭水體基本消除,12條入海河流消劣成果鞏固提升。
實施煤炭减量清潔替代工程。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我市將持續做好控煤工作,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力爭比2020年提高4個百分點以上。“十四五”時期,煤炭消費量下降10%。
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工程。我市將加大低(無)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原輔材料的源頭替代力度,開展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排查整治。到2025年,完成國家下達的溶劑型工業塗料、油墨、膠粘劑使用量削减比例要求。
實施環境基礎設施水准提升工程。我市將構建集污水、垃圾、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和監測監管能力於一體的環境基礎設施體系。新擴建張貴莊、津沽等一批汙水處理廠,新增汙水處理能力95萬噸/日,具備處理部分初期雨水能力。完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體系和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到2025年,全市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均達到97%以上。
市發展改革委環資雙碳處有關負責同志介紹,為確保完成“十四五”節能減排目標,實施方案提出健全完善八項政策機制,分別為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健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準項目盲目發展、健全法規標準體系、完善經濟政策、完善市場化機制、加强統計監測能力建設、壯大節能減排人才隊伍。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