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足迹】奮進擔當的“昆明答卷”

云南 100℃ 0
摘要:3月30日,昆明市又與哥倫比亞亞美尼亞市正式簽署雙方發展友好城市關係意向書。今年,昆明主動對標RCEP規則、規制及標準,編制出臺高品質實施RCEP行動方案。

春暖花開時節,位於滇池北岸的星海半島生態濕地,水天一色。

一排排鬱鬱蔥蔥的水杉生機勃勃,金燦燦的黃金菊、粉色的海棠花、翠綠的歐洲莢蒾競相綻放……春城大地又是一年芳菲時。

以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昆明,走上了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昆明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濕地考察。

如今,銘刻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星海半島生態濕地時重要講話的青石碑靜靜矗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提出的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這個理念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昆明市廣大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切實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加强生物多樣性保護,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滇池如同鑲嵌在昆明的一顆“高原明珠”。一度,滇池水質惡化,水體黑臭,水葫蘆瘋長,藍藻水華大規模暴發。到20世紀90年代,滇池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湖泊之一。經過多年的不懈治理,現在滇池周邊生態環境大為改善。

從小生活在滇池邊官渡區六甲街道星海社區的村民楊學安,對總書記在星海半島濕地考察時的情景記憶猶新。“總書記沿著星海生態廊道邊走邊問的電視畫面,讓我們倍感親切,我們整村搬遷後換來的優美環境得到了總書記的表揚。”楊學安說,“現在,我們不僅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還讓自己熟悉的一花一草一木一景,成為社區羣衆親水、近水的休閒地。”

“作為一名滇池治理的參與者,我深感責任重大。”官渡區水務局濕地管理中心負責人巫國莎介紹,通過種植水杉、蘆葦、香蒲等水生植物,滇池周邊形成了水迴圈+生態迴圈的天然屏障,滇池湖濱建成生態濕地6.29萬畝,湖濱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正在逐步恢復。

懷着對滇池特殊的感情,西山區巾幗打撈隊的姐妹們一干就是30多年。看著一天天變得清澈的滇池,隊長李雲麗揚起曬得黝黑的臉盤,堅定地說:“我們一定要把總書記交辦的事情辦好,一代接著一代幹。”

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昆明市委、市政府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始終把滇池保護治理列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頭等大事和“一把手”工程來抓。堅持“量水發展、以水定城”,按照“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的工作思路和“六大轉變”的工作要求,貫徹新時代治水方針,推動滇池保護治理工作向縱深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隨著滇池治理效果顯現,生態環境日漸恢復。現時,滇池流域已有昆明裂腹魚、雲南光唇魚等魚類26種,水生植物也從2010年的238種新增到303種,紅嘴鷗、白鷺等鳥類從2012年的96種新增到139種。撈漁河、鬥南、東大河等濕地曾被中央電視臺評為“中國最美濕地”。

從2018年到2021年,滇池全湖水質連續4年保持IV類。

如今,那個鳥飛魚躍、生機盎然的“母親湖”正逐步回歸,生態資源成為昆明高品質發展的基礎和動能。

中國的努力,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以綠色轉型為驅動,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2021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階段會議通過昆明宣言,中國政府率先出資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雲南和昆明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舉世矚目。

隨著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逐步推進,昆明聚焦發展生物資源產業,推進綠色發展,惠益鄉村美農民富,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正在春城徐徐展開。

輻射中心覈心區帶動作用不斷顯現

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一條條連接全國、聯通世界的高速公路依山傍水,與自然環境完美融合。作為我國南下出境,聯通老撾、越南等的交通樞紐,昆明的交通運輸活力彰顯。

2021年12月3日16時45分,載著700多名乘客的C3次動車“復興號”緩緩駛出昆明火車站,標誌著連接中國昆明和老撾首都萬象的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

這條鐵路在中國和東盟間構建起一條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運輸時間和物流成本大幅壓縮,成為國際物流的黃金線路,發運貨物範圍已覆蓋泰國、緬甸、老撾、馬來西亞、新加坡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有力促進了鐵路沿線經貿往來、互聯互通和互利共贏。

“火車快速、安全、節省時間,我有幸在老中鐵路試運行階段就率先體驗了瀾滄號,從萬象站到萬榮站只用了40多分鐘。”老撾新聞文化旅遊部福斯媒體司資深官員普萬·占它米塞表示,老中鐵路將不斷增進老中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往來,深化兩國間的文化交流。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2015年初,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正在建設的昆明火車南站並提出殷殷囑託。回憶難忘的時刻,見證昆明火車南站發展巨變的工程師王文霞難掩激動之情。“2016年12月28日,滬昆高鐵、南昆客專開通運營接入全國高鐵網,雲南昆明進入高鐵時代。現時,從昆明乘動車可直達20多個省區市中心都市。”

從中老鐵路建成通車到中越、中老、中緬國際通道高速公路境內段全線貫通,從昆蓉歐、中亞、中越國際班列穩定運行到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開通396條國內外航線,基本實現南亞東南亞國家首都和重點旅遊城市航線全覆蓋……設施的硬聯通背後,是政策的溝通、貿易的暢通、資金的融通和民心的相通,是各類開放平臺的反覆運算陞級。

記者回訪總書記兩次考察雲南在昆明所到之處,深深感受到昆明幹部群眾為把總書記交辦的事情辦好,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昂揚激情與幹勁。

600多年前,昆明人鄭和七下西洋,寫下了古代中國與各國和平交往的不朽華章。今天,昆明與五大洲締結友城累計47座,與60多個國家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朋友圈”不斷擴大,國際化水准日趨提升。3月30日,昆明市又與哥倫比亞亞美尼亞市正式簽署雙方發展友好城市關係意向書。

昆明入選國家物流樞紐佈局承載都市,成為全國第四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和中老鐵路開通運營,昆明將成為內地都市向南亞東南亞拓展市場的新起點。如今,隨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視窗”不斷增多,全市進出口總額從66.13億美元提高到265.7億美元。

引進比什凱克國際商事與能源仲裁法院、明信公證處等國內外各類法律服務資源,為區內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提供全方位國際法律服務。2021年初,昆明電力交易中心打造的跨境“淘電”模式為全國首創型舉措,現時已有來自老撾、越南、緬甸3個國家的100餘家售購電主體入場交易。昆明市場採購貿易綜合服務中心暨海關查驗中心近日在官渡區俊發·新螺螄灣國際商貿城揭牌,將為出口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通關服務。

以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為引領,以滇中新區及各級各類開發區為重點和支撐,以南博會、農博會、旅交會和上合馬拉松等國內國際品牌展會、賽事為紐帶,高品質的對外開放合作新平臺正在形成,開放合作機制正在加强……

“發展開放型經濟,昆明恰逢其時,更是勢在必行。”昆明自覺擔當起“强省會”的使命任務,加快建設强大的國內市場與巨大的南亞東南亞市場之間的戰畧紐帶。

區位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資源優勢轉變為資本優勢,開放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昆明加快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爭當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排頭兵,全力開創生態化國際化現代化發展新局面,構築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新高地。

今年,昆明主動對標RCEP規則、規制及標準,編制出臺高品質實施RCEP行動方案。建設昆明鐵路國際班列海關監管場所、中老跨境多式聯運綜合服務平臺,打造王家營西站貨運班列集結中心。健全中老鐵路沿線跨境物流體系,參與中老合作區市場化開發運營和管理。出臺《昆明市國際化建設第二階段五年規劃》,高品質辦好昆明南亞東南亞語言服務(翻譯)論壇、綠色發展國際合作昆明行動,不斷擴大高水准開放。

昆明在當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排頭兵征程上奮勇向前,譜寫新華章!


足迹

昆明:向新向上當好排頭兵

600.jpg

昆明主城區

深切關懷

2015年和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雲南,來到省會昆明,在昆明火車南站、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濕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昆明國際會展中心等地考察,並作出重要指示。

在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濕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滇池是鑲嵌在昆明的一顆寶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加强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再接再厲,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在西南聯大舊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堅持正確辦學方向,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加强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培養有歷史感責任感、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在昆明火車南站,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有效支撐雲南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畧的綜合基礎設施體系。

現場回訪

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濕地

水質企穩向好明珠再放异彩

鏡頭

清理垃圾、澆灌綠植、修剪樹枝……迎著朝陽,在景色如畫的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濕地,管護人員楊學安開始了一天的工作。5年時間,他像守護自己家園一般守護著這片濕地。他每天重複著看似簡單而枯燥的工作,忙碌且快樂著。

海棠花綴滿枝頭、落羽杉長勢喜人、如茵綠草隨風生長、鳥兒在水邊覓食……春日的星海半島生態濕地中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致。水體漸清,環境向好,越來越多的動植物到濕地中安家落戶。春風拂過水面,浮水植物身姿搖曳、一群白鷺翩然而上,人與動植物一起見證著滇池的變化。

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昆明考察的第一站就來到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濕地。看水樣對比、聽治理舉措,在肯定滇池保護治理成效的同時,總書記強調,滇池是鑲嵌在昆明的一顆寶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加强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再接再厲,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昆明市以更高標準開展滇池保護治理工作。2020年以來,昆明加速落實“退、减、調、治、管”舉措,完善滇池保護治理相關條例,統籌水環境治理、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復,驅動高原湖泊保護向縱深推進。

2020年、2021年,滇池全湖水質保持IV類。隨著水質水環境水生態改善,滇池流域動植物種類日臻豐富。現時,已有水生植物303種、鳥類139種,陸續觀測到了彩鹮、青頭潛鴨、水雉、紫水雞、白琵鷺、棉鳧、黑鳶、黑翅鳶、遊隼、紅隼、白胸翡翠等多種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滇池現存魚類增至26種,其中土著魚類5種,分別是金線鲃、滇池高背鯽、銀白魚、雲南光唇魚和雲南側紋鰍。

一組組數據是滇池保護治理成果的直觀表達,映射出河清滇池淨、湖淨昆明美的豐富內涵。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肺,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改善水質和維持區域水迴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昆明市官渡區水務局湖濱濕地保護管理中心負責人巫國莎介紹:“總書記考察後,我們對星海半島生態濕地進行了提升改造建設,主要改建了水系連通、防浪堤拆除、配套設施建設等。”

水迴圈系統連通,水質淨化廠處理達標的尾水通過濕地淨化後匯入滇池,進一步削减了入湖污染負荷,濕地水質淨化功能進一步凸顯。防浪堤拆除後,水生物有了更廣的活動空間。濕地內種有墨西哥落羽杉、水杉、水松、中山杉,其種子是鳥雀、松鼠等野生動物喜食的食物,對維護生態保護區生物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管護工作的有序推進,現時,星海半島生態濕地共有水生植物118種,發現鳥類102種,包括白鷺、灰鶴、黑翅長脚鷸、彩鹮等。

星海半島生態濕地的變化只是滇池湖濱生態修復的一個縮影。遵循人工干預最小化、自然恢復最大化的原則,昆明加速推進滇池湖濱的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恢復。現時,已拆除防浪堤90公里,建成湖濱生態濕地6.29萬畝;提升改造滇池草海片區濕地和滇池湖濱濕地,完成草海片區王家堆等濕地建設2442畝,實施鬥南、寶豐等濕地提升3656畝,完善古城河、白魚河入湖口濕地布水系統。湖濱生態功能得到恢復,形成了一條平均寬度約200米、植被蓋度大於80%的湖濱閉合生態帶。

在保護中與自然“對話”,在探索中尋求滇池保護治理的“更優解”。

在昆明動物博物館入口,一個60釐米左右的玻璃缸格外吸睛。“我們通過這個縮小版的生態展示缸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這些滇池土著水生植物、魚類、底棲的回歸、再現,是高原明珠保護治理邁入新階段的標誌,也是‘科技治滇’的一個案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李維薇介紹,生態缸從進駐博物館開始便“自帶流量”,兩年多來,吸引了10餘萬觀眾前來參觀。

生態缸展示的“花—魚—蚌”立體恢復模式,採用本土水生生物構建水生生態系統,通過恢復原有生態系統結構達到生態系統修復的目的。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曉愛表示,隨著水生生物研究的推進,在該模式的基礎上陞級提出的“花—魚—螺蚌—鳥”複合生態修復模式,為“水—陸”生態系統協同修復搭建了橋樑,在保護土著物種的同時,可實現生態平衡,能將水中的氮磷帶上岸,達到治理水質的效果。該模式依據一湖一策的原則,已應用在滇池、洱海、杞麓湖、程海等高原湖泊,生態效益顯著。同時,在COP15第一階段會議中,運用該模式設計並佈設寶豐濕地沉水廊道和扶荔宮高原特色魚類展廳,得到了參觀嘉賓的充分肯定。

隨著綜合治理、系統治理、科技治理等的持續推進,滇池的水質水生態水環境漸進式改善,不但為物種的回歸、生長提供了條件,也為人們親近自然、安放鄉愁擴展了空間。

和合之美,美美與共。碧水青山、鳥集鱗萃、萬物和諧,這是環境即民生的生動寫照,也如向心力般彙聚更多力量投入到愛河護水治滇的行動之中。百個“市民河長”團隊巡河1500餘次,550支“愛湖志願服務隊”、8萬餘名“滇池衛士”、“滇池驢友”開展志願服務300餘場,“網格滇池志願者”處置結案滇池水環境治理案件2000餘件。萬餘市民參與公益徒步環滇、環滇池觀鳥節、滇池保護治理文宣等活動,公眾參與滇池保護治理的程度在不斷提升。

滇池水質企穩向好,“高原明珠”逐漸重煥光彩。科學處理湖、城、人的關係,持續堅持“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昆明正以衝鋒的姿態全力投入“湖泊革命”攻堅戰,力爭到2025年,滇池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統籌推進格局初步形成,草海水質穩定達到IV類、外海水質達到IV類、主要入湖河流水質達到IV類及以上,流域空間管控格局基本形成,水生生物多樣性得到更好恢復,呈現岸綠水清、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景象。

西南聯大舊址

賡續紅色血脈講好聯大故事

鏡頭

陽光照耀,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更顯肅穆與壯美。茅草屋教室裏、民主草坪上、四烈士墓前、博物館中……西南聯大博物館館長李紅英聲情並茂地講述著一處處歷史遺跡、一件件歷史文物背後的故事,既為講好聯大故事直播課做足準備,也為青年講解員的業務精進提供參攷。

“能有機會代表雲南師範大學,將積累的聯大故事和蘊含其間的家國情懷,向總書記做一個完整、系統的表達,非常榮幸與自豪。”在李紅英的職業生涯中,兩年前的1月20日是特別難忘的日子。那一天,正在雲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西南聯大博物館、老教室、紀念碑,瞭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並留下殷殷囑託。

“總書記來到‘一二·一’運動雕塑前,駐足回望這場‘一二?九’以來最深入、最持久、規模最大並取得成功的青年愛國運動。”提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參觀的場景,李紅英記憶猶新,“進入博物館後,總書記仔細端詳每一塊展板,不時提問,詳細瞭解西南聯大在抗戰烽火中賡續中華民族文化血脈、為國家培養人才的歷史。”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珍貴。兩年多來,西南聯大博物館牢記囑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同時,多形式、多維度、立體性展現和弘揚聯大精神,與全國、全省、全校和社會各界在西南聯大舊址開展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各類活動聯動並進。

西南聯大博物館序廳新增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西南聯大舊址的重要講話全文和央視新聞聯播報導視頻資料;採集校友及親屬口述史63人,精選《九零後》等紅色影視作品充實到口述史査詢機器內;在《西南聯大校歌》曲譜展覽區增添聲音服務,掃描二維碼就可傾聽校歌旋律和誕生故事,沉浸式體驗如臨其境、走新亦“走心”。

實物是歷史的見證,具象的物件對於體味歷史、講好故事、傳承基因更是彌足珍貴。許多聯大校友和親屬到校回訪,看到那些熟悉的人和物,感慨萬千,不舍離去。在西南聯大精神傳承弘揚的感召下,許多和聯大有淵源的故人親友將珍藏的歷史物件捐獻給博物館。兩年來,博物館共徵集西南聯大物證近2300件,翻拍和掃描物證及資料近3000張,整理資料15萬餘字,特別是補充了申泮文、王積濤等知名校友相關圖片及周蔭阿、呂祖兆、李良駟等校友收藏聯大時期的物證。

今年,博物館新增線上講解服務,打通5G暢遊西南聯大舊址通路,通過雲參觀、雲講解、雲展示、雲服務等形式,生動展現西南聯大愛國主義精神。截至目前,西南聯大博物館在網上開設的《西南聯大與現代中國》課程,全國遠程選課的高校達110餘所,選修學生近3萬人。

西南聯大博物館是聯大歷史紅色資源聚集之地,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絕佳視窗。李紅英說:“這段歷史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保護、收藏和整理,而在於成為時代精神的一部分,轉化為鼓舞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奮進的動力。而我們要做的是不負囑託,賡續紅色血脈,講好聯大的故事。”

現時,包括學生志願者講解員在內,西南聯大博物館有21名工作人員,對於這支平均年齡35.6歲的隊伍而言,讓更多的人能從聯大故事中汲取前行之力,是夙願更是努力的方向。

最近,在李紅英的帶領之下,博物館的團隊正忙著策劃、籌備聯大微故事短視頻拍攝,通過新媒體通路,用更鮮活的管道,將聯大往事呈現在更廣的舞臺,讓革命精神、家國情懷植根人們心中,轉化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源源動力。

昆明火車南站

從末梢到前沿“朋友圈”在擴大

鏡頭

“以前鐵路到達昆明就是終點,現在昆明成了起點了。”昆明南站工程師王文霞從昆明南站運營建設初期就一直參與至今,見證了雲南高鐵從無到有。如今從昆明到大理、麗江、普洱、西雙版納僅需兩三個小時,到老撾萬象10個小時,沿途串聯起了一個個知名風景區,不少國內旅客從昆明中轉再乘動車奔赴雲南各地。

昆明高鐵站“雀舞春城”,其身後交織蔓延的條條軌道宛如張開的羽翼,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2015年1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正在建設中的昆明火車南站,考察“八出省、四出境”鐵路通道重要樞紐建設情況。在工程項目部,他詳細瞭解工程設計和施工進度,聽取雲南省發展滇中新區規劃建設情況和加强互聯互通、建設面向西南開放大通道情况介紹,要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有效支撐雲南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畧的綜合基礎設施體系。

殷殷囑託激蕩雲嶺大地。當年塔吊林立的施工現場已建成集高鐵、城際鐵路及都市捷運、公車、出租等交通管道於一體的特大型車站,造型宛如一隻美麗的孔雀。隨著一條條坦途的打通,昔日全國路網的“末梢”,正轉變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鐵路樞紐和前沿。

2016年12月28日,滬昆客專昆明南至貴陽北段、雲桂鐵路昆明南至百色段正式通車。“我特別記得2016年12月28日開通當天,上車人數也只有4439人次。運行至今,旅客最多的一次是2021年‘十一’黃金周,上車人數達到7.7萬人的歷史峰值。”王文霞說。

雲南邁入高鐵時代,以“飛”的速度融入全國高鐵經濟圈。人們驚喜地發現,飛馳的高鐵讓世界變小,雲南的“朋友圈”擴大。

昆明樞紐擴能工程、東南環線、昆玉擴能、楚雄至大理鐵路、永仁至廣通鐵路、大理至臨滄鐵路開通運營,大理至麗江鐵路、昆明至玉溪至河口鐵路、昆明至廣通鐵路等完成提質改造,昆明、曲靖、紅河、文山、玉溪、楚雄、大理、麗江、臨滄、昭通、普洱、西雙版納等12個州市先後邁入高鐵(動車)時代,乘坐動車可直達全國20個省區市中心都市。

如今,雲南高鐵已基本形成1小時覆蓋滇中城市群,2至5小時通達周邊省會城市,8至12小時輻射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的高鐵交通圈。

去年10月,王文霞的丈夫吳敬皞出發去往千里之外的萬象,作為萬象運營中心站站長,投身到中老鐵路的開通籌備、運營服務工作中。如今,夫妻倆分別堅守在中老鐵路的兩端,為這條鐵路保障運營安全貢獻力量。

“不斷提升車站服務水平,正是在‘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王文霞說,車站的乘車服務也在不斷提升:從人工視窗到手機購票,從紙質客票到電子客票,如今,旅客刷身份證或手機二維碼即可秒速進站、驗票。

最新數字顯示,雲南高鐵動車自開行以來,累計發送旅客16082.3萬人。安全、舒適、快捷的高鐵,已成為不少人的出行首選。

一列列高鐵呼嘯而來,一批批旅客來來往往,昆明南站成為雲南“八出省五出境”國際鐵路通道的重要樞紐節點,成為連接外界的重要“介面”。

“綠巨人”連接友誼通道

鏡頭

跨越大山大江,一列綠色“復興號”動車呼嘯而來,緩緩停靠在昆明火車站。昆明機務段電力機車司機“90後”小夥胡堅邁著大步,跨上即將開行的動車駕駛室。“我是第一個開著火車出國的人。”胡堅驕傲地說。

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等疫情結束後,帶著家人坐著他開的“復興號”一起到老撾旅遊,感受互聯互通帶來的便利。

2021年12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通倫通過視頻連線共同出席中老鐵路通車儀式。中老兩國元首下達發車指令,作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標誌性工程的中老鐵路正式開通運營。

“報告習主席,中老鐵路C3次首發旅客列車準備完畢,請訓示!”

“發車!”

“明白!”

2021年12月3日16時47分,隨著一聲嘹亮的鳴笛聲響起,“復興號”動車“綠巨人”緩緩駛出昆明火車站,逐漸加速,風馳電掣般向國門磨憨奔去。當天,“瀾滄號”動車組列車從老撾首都萬象站緩緩駛出……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

每每想起和習近平總書記視頻連線發車儀式的那一刻,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公司動車組司機胡堅總是激動不已。胡堅和同伴們光榮地成為中老鐵路首發列車司機,100多天來,他們在這條友誼之路上奮鬥、奔跑。中老鐵路正式開通運營3個多月以來,累計發送旅客210多萬人次,累計開行貨物列車1600多列,運輸貨物130萬噸,其中國際貨物30萬噸。

中老鐵路北起中國雲南昆明,南至老撾首都萬象,是第一條採用中國標準、中老合作建設運營,並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境外鐵路,全長1035公里。通車後,昆明到萬象10小時就可通達。同時,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老撾也從只有通達泰國邊境的3.5公里鐵路,一步跨入動車時代。

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來,為沿線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中老鐵路與RCEP的紅利疊加,將為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東盟的經濟聯系提供新動能,為世界經濟發展開闢新空間。

“要把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打造黃金線路,造福兩國群眾。”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列車長周學黨銘記於心:“首發當天,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特別激動,特別自豪,同時感到身上的擔子也更重了。”

周學黨和同伴們認真學習老撾語、英語,利用“五色中國結”標識老幼殘障孕5種特殊重點旅客,推出特色餐食品,不斷用心、用情服務旅客,讓這條飛馳的列車上洋溢著融融暖意。

我和總書記握過手

暖心關懷激勵奮進

2020年1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昆明國際會展中心第十四届昆明新春購物博覽會現場,瞭解春節前年貨市場供應及國內外商品展銷情况,同現場羣衆親切交流,並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那天下午,成為雲麗、雲瓊姐妹倆這一生最難忘的時刻。當時,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姐妹倆的展位前,和她們親切交流。

“和總書記交流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我一輩子都忘不掉。”姐姐雲瓊說,“交流間,習近平總書記問得很細緻,能感受到他對我們農民和農業深厚關切,就像一個長者關懷小輩一樣,心裡仿佛有一股暖流,讓我們更有信心做好扶貧事業。”

總書記的關心和鼓勵化為兩姐妹的奮鬥力量。用心做事、誠信待人,每天上農戶家收產品,拓展業務、學習電商知識、組織貨源、開闢農產品基地、發展冷鏈物流……如今,她們不僅把東川區的特色食品體驗店開到了昆明,產品推向了全國各地,自己也成了當地有名的致富帶頭人、電商扶貧代言人。

姐妹倆的努力奮鬥,加上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如今,她們的昆明農果雲商貿有限公司已經成長為東川的扶貧龍頭企業,公司加工的農產品上百種,全年用工達上萬人次,土地直接帶動2671人就業,帶動6個鄉鎮的訂單種植。

雲南神農農業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鮮肉銷售員於富祥至今清楚地記得與總書記的對話。“你們是什麼企業?”“民營企業。”“銷量怎麼樣?”“一天賣30到50頭。”“跟往年比銷量怎麼樣?”“肉價比2019年貴,銷量有點往下滑。”“現在人民的生活條件好了,選擇也比以前多了。”……

“我沒有想到,習近平總書記會這麼細緻地詢問肉價,關心我們民營企業的發展,他把我們每個老百姓的冷暖都放在了心頭。”於富祥至今感動不已。

“要彙報一個好消息,2021年5月28日,我們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啦!我們一定不會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關懷。”雲南神農農業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蔣宏表示。

“我和習近平總書記握了兩次手,他的手溫暖有力,給了我不斷戰勝困難的勇氣。”今年55歲的閻松興奮地說。

從下崗女工到創辦外貿企業,從2700元起家到年出口逾5000萬元,從60公斤到6000噸大蒜的出口……20多年來,雲南環際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閻松以一股不服輸的精神,挖掘、加工雲南特色農產品,將優質農產品出口國外,帶動雲南農戶發展。產品遠銷世界各國,並打響了自己的品牌。

“發酵黑蒜是雲南優質高原特色產品,深受國外消費者喜愛,當聽到習近平總書記說他也吃過時,我特別激動。”閻松說,“我能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業農產品發自內心的關心,這是對我們農業人的一個肯定。”

“總書記的話既樸實又飽含真情,勉勵我們要朝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個目標奮鬥。”昆明市官渡區矣六街道辦事處主任周明澤現在還經常翻看當時拍下的暖心視頻。

主動請戰到抗疫一線留觀飯店,持續推進復工複產工作;啟動城中村改造、村莊汙水處理、化解產權證辦理等歷史遺留問題……一路行來,周明澤在基層一線身體力行,一步一個腳印推動工作,從點滴工作中不斷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經過兩年的努力,普自城中村改造項目的簽約率已達到90%,今年9月村民可以分到第一套房了。”周明澤欣慰地笑了。

記者手記

逐夢的脚步從不停歇

草長鶯飛,春光正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雲南,兩次來到昆明,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三個定位”的戰畧擘畫,為全省確定了新座標、明確了新定位、賦予了新使命。

牢記殷殷囑託,一個個奮鬥故事正在春城生動演繹。牢記殷殷囑託,一個個美好願景正在變為現實:滇池水質改善了,高鐵通車運營,“朋友圈”不斷擴大,全市35萬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增收路子不斷拓寬,羣衆獲得感不斷增強……7年來,昆明市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踔厲奮發、賡續前行,闖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擴大開放、城鄉統籌的高品質發展新路。

走進工地、越過高山、穿過河流,7年來,記者每一次到基層一線採訪,都能看到新的變化和驚喜,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從滇池保護志願者、列車司機,到民營企業家、基層幹部、一線工人,只爭朝夕的奮鬥精神在這座花園般的都市抽枝、散葉、開花。一群人接著一群人,一個小目標接著一個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堅定信心、埋頭苦幹、奮勇爭先……看,春播春耕的田野,機器轟鳴的廠房,交錯林立的塔吊,眼前這座芳華灼灼的都市,正不斷交織著接續追夢的腳步、踴躍趕考的身影。

踏著春天的腳步,在奮鬥中成就新夢想,在奔跑中書寫新篇章。期待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能記錄下更多值得期許的美好畫面。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