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永不枯竭的“綠色銀行”

陕西 60℃ 0
摘要:隨後的幾年中,延安13縣區先後被列入國家退耕還林試點縣(區),一場聲勢浩大的綠色革命在聖地延安展開。延安13個縣區均被列為全國生態環境建設示範縣。延安有數不清的閆志雄、張蓮蓮。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漫山遍野的山花競相綻放,為延安帶來春的氣息。

“以前可不是這樣的,下一場山雨褪一層泥,種一茬莊稼剝一層皮。村民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卻常常連播下的種子都收不回來。每家種幾十畝地,可能還餓著肚子。”吳起縣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辦公室主任齊統祥回憶。

曾經的延安水土流失與土地荒漠化嚴重。20世紀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積高達2.88萬平方公里,占延安土地總面積的77.8%。土壤侵蝕模數達每平方公里1.53萬噸,年入黃泥沙2.58億噸,約占入黃泥沙總量的六分之一。

1998年,在黨中央“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號召下,吳起縣率先進行“退耕還林”工作試點。隨後的幾年中,延安13縣區先後被列入國家退耕還林試點縣(區),一場聲勢浩大的綠色革命在聖地延安展開。

侯秀珍老人是八路軍359旅老戰士劉寶齋的兒媳婦,對南泥灣過去80多年的歷史如數家珍。20世紀40年代大生產運動期間,父輩開荒砍樹,山上都是耕地,“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莊稼種得越來越多,產量卻很低,牛羊滿山啃得草都長不上來,以至於20世紀末,南泥灣陷入了越墾越荒的怪圈。

1999年,南泥灣在“父輩開荒我造林”的號召中開始了退耕還林的“生態革命”。侯秀珍帶著婦女們扛起钁頭上山種樹,把糧田變為樹林。“過去是為了解决溫飽而開荒,現在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栽樹。”侯秀珍說。

“退耕還林是陝西生態重建的關鍵一招。衛星圖像上,在黃土高原的心臟地帶,綠得最快的是延安,綠得最深的是延安,黃土高原的‘綠芯’在延安,‘延安綠’就是退耕還林的最高獎賞。”延安生態環境院士參事工作室專家劉廣全說。

“對照過去我認不出了你,母親延安換新衣。”20年退耕還林,20年綠色崛起,20年城鄉巨變,讓賀敬之《回延安》的美好詩句變成了現實。

截至2021年,延安市累計為1077.5萬畝山川披上了綠裝,完成退耕還林面積占陝西省退耕面積的26.7%,森林覆蓋率由33.5%新增到48.07%,植被覆蓋度由46%提高到81.3%,陝西綠色版圖向北推移400公里。延安13個縣區均被列為全國生態環境建設示範縣。

山綠了,人也富了。“我們村裡有水上樂園、卡丁車場,還有荷花池……”4月7日,吳起縣南溝村原黨支部書記閆志雄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村集體的旅遊景點,“1996年,村上人均收入660元;去年,人均收入1.7萬餘元。村民人均收入新增20多倍,這都是好生態帶來的呀!”

1996年,在外面做生意的南溝村第一個“萬元戶”閆志雄為了兒時的夢想——讓荒山綠起來,讓南溝村人富起來,回到家鄉帶領村民治理荒沙荒山。在南溝村,他培養了一支南溝村造林隊,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造林約12萬畝、道路綠化1000多公里。

在延安市安塞區金明街道雷坪塔村,村民張蓮蓮在荒山荒坡上造林1750畝,種植樹木20餘萬株,曾經的荒山禿嶺變得滿目青翠。

2015年,張蓮蓮一家利用千畝林地搞起農養結合、產供銷一條龍的萬只蓮花雞生態農場,並與金明街道12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入股分紅的形式共同發展蓮花雞養殖,使每戶每年穩定增收1000多元,帶動羣衆通過生態養殖實現致富。

事實上,南溝村、雷坪塔村只是延安退耕還林工作的一個縮影。延安有數不清的閆志雄、張蓮蓮。在退耕還林過程中,他們把革命戰爭年代的“兄妹開荒”精神轉化為“兄妹造林”的綠色實踐,帶動村民實現了從荒山禿梁到層巒疊翠、從窮山僻壤到幸福小康的轉變。

“退耕還林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延安的生動實踐,種下的林子也是為子孫後代留下永不枯竭的‘綠色銀行’。我們將圍繞‘雙碳’目標,搶抓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機遇,加大補植補造和林分改造力度,加快退耕還林提質增效步伐,助力延安退耕還林高品質發展。”延安市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辦公室總工程師白應飛說。(記者:張權偉張琪悅)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