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糯米飯,象徵著壯鄉人民美好的祝願!”4月3日上午,在南寧市武鳴區“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展示活動現場,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五色糯米飯製作技藝”傳承人潘紅華熱情地向參加活動的記者展示由她“代言”的五色糯米飯成品和“預製品”。按照“預製品”包裝袋上寫明的烹飪方法,即使不會做飯的人也能輕鬆上手,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五色糯米飯。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各色糯米飯組成的“喜迎壯族三月三”“多彩非遺”字樣與多種花紋融為一體,在一旁唱山歌、拋繡球、跳竹竿舞的各族同胞紛紛來到糯米飯展臺前大快朵頤。
潘紅華告訴記者,她自小跟隨阿罵在武鳴生活,接觸五色糯米飯已有50多年。“給米飯‘上色’的各種原生態植物染料,我們都清楚地寫在配料錶中,讓消費者吃得明白、吃得安心。”潘紅華說,幾十年來,她一直堅守五色糯米飯製作工藝的“原汁原味”,並以此為基礎開拓了五色糯米酒、五色艾饃、五色粽子以及油茶、油蛋等多種產品,亦頗受市場歡迎。
2018年,《壯族五色糯米飯制作技藝》傳承基地在武鳴揭牌成立。基地展示了五色糯米飯的原材料與製作工序,每一位參觀者都能直觀感受到這道壯族“非遺美食”的獨特文化魅力。作為基地負責人,潘紅華表示,基地正在當地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努力推進五色糯米飯走向標準化,讓更多的人品嘗到道地的“壯鄉味道”。(孟振興)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