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群眾致富的“領頭雁”
記“十佳農牧民”、班戈縣東嘎村黨支部書記旦巴念紮
圖為旦巴念紮在指導合作社投工投勞人員製作乳製品。
在萬裏羌塘草原,有這樣一比特廣受讚譽的村幹部。他曾憑著一身醫術在當地治病救人,是遠近聞名的好“門巴”(醫生)。而今,在昂首奮進新時代的征程上,他帶領鄉親們投身牧區改革,用雙手創造幸福生活,被大家稱為“羌塘高原的好書記”。他的名字叫旦巴念紮,是那曲市班戈縣青龍鄉東嘎村黨支部書記、東阿聯村牧民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近年來,因工作業績突出,他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和先進致富帶頭人,並榮獲西藏自治區2021年度“十佳農牧民”稱號。
牧業轉型路更寬
旦巴念紮是個讓人難以忘記的人。我們見到他時,他有著醒目的標識:一身藏北牧區特有的羊皮藏袍,兩撇格外引人注目的八字須;奔六十歲的人了,走起路來步伐穩健有力,說起話來嗓音高亢渾厚,這大概與他做“門巴”時走村串鄉的經歷有關。
東嘎村,曾是班戈縣青龍鄉遠近知名的貧困村,生產模式傳統單一、靠天養畜;
懶惰、賭博、不正當經營等不良風氣盛行,羣衆“等靠要”思想嚴重。
2017年,經村民一致推舉,在村裡威望極高的旦巴念紮放下醫療箱,扛起了東嘎村黨支部書記的重擔。擺在旦巴念紮面前的首要難題,是牧業轉型。
如何做?班戈縣自2014年被確定為自治區級農村改革試驗區以來,圍繞“構建新型牧業經營體系、加快轉變牧業發展管道”主題,牧區改革成效顯著,不少鄉村通過發展合作社走上了牧業振興、牧民致富的道路。
有了他山之石,路子也就定了:發展合作社。“東嘎村不缺草場、不缺牛羊,更不缺勞力,但牧業改革卻落後了。”作為土生土長的東嘎村人,且在村委任職多年,旦巴念紮對村情民意再熟悉不過,他深知,要走合作社道路發展新型牧業,就必須將人、草、畜三者加以綜合。
過去,草場承包到戶,現在又要收回去,多數人不理解,甚至有怨言。旦巴念紮明白,牧業轉型,關鍵在人。
身為一名多年與村民打交道的老黨員,旦巴念紮做羣衆思想工作很有一套。首先,召集村“兩委”班子開學習會,用黨的理論把黨員幹部凝聚起來;再召開村民大會,宣講村規民約、章程制度,把廣大牧民團結起來。然後,根據本村實際,確定“黨支部+合作社+牧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文宣合作社經營方式、羣衆受益情况等,集體產業的理念漸漸深入人心;對於偏遠地區困難家庭,旦巴念紮更是不顧奔波勞苦,入戶講解投工投勞的好處。
同時,旦巴念紮還大力吸納鄉村振興專幹、致富能手、返鄉大學生等加入黨組織,為東嘎村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總之,就是要調動一切力量,推動牧業產業從‘單打獨鬥’向‘組團發展’轉變,切實帶動集體、羣衆‘雙增收’。”他說。
牧民增收日子美
觀念一轉天地寬。村民紛紛被動員起來,他們趕來了牛羊、登記了草場,不少人還到合作社就業,用放牛放羊、加工畜產品等投工所得積分賺取報酬。2017年底,東嘎村實現全村125戶全部入股合作社、79人直接參與經營;4000多頭牛、7000多只羊在面積2000公頃的東嘎牧場裏悠閒覓食,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東嘎村達熱自然組村民邊巴旺堆一家屬外來戶,在本村既無草場、又無牲畜,做生意也虧多賺少,日子越過越艱難。得知村裡要搞合作社,邊巴旺堆和妻子尼瑪半信半疑,但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加入。2018年底,全村實現分紅371萬元,兩人薪水加起來就有兩萬多元,還分到了牛羊。
看到鼓起來的錢袋子,尼瑪樂得合不攏嘴,激動地說:“合作社讓我們家不僅摘下了‘無畜戶’的帽子,也摘下了‘貧困戶’的帽子!”2021年分紅時,夫妻倆直接將分到的牛羊入了股,“跟著旦巴書記幹,錯不了!”
像邊巴旺堆夫婦這樣,通過加入合作社脫貧致富的困難戶還有很多,今年48歲的寡居婦女曲吉就是其中之一。
曲吉也是最早響應村裡號召加入合作社的人。她在合作社負責擠奶和乳製品加工,每天起早貪黑,忙得不亦樂乎,掙的積分也最多,每個月能拿到3000多元薪水。
以前,曲吉的家裡空空蕩蕩,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而現在,新式傢俱、藏式爐子以及桌子上堆滿的風乾肉、各種糖果、乾果,吸引著前來串門的鄰居。“我落魄了半輩子,沒曾想過,到了這把年紀還能過上好日子!”看著今日的好光景,曲吉難掩激動的心情。
產業升級“錢景”好
經過幾年的發展,合作社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運行系統;同時,投資3600多萬元的班戈縣高寒生態牛羊養殖生產基地也即將投入運營,東嘎村牧業高品質發展的藍圖基本繪就。
看到村民收入年年創新高,旦巴念紮高興之餘,再次陷入沉思:“牧業發展了,產業結構也要提檔陞級,鄉村才能振興。”
東嘎村是通往納木錯景區的必經之路。近年來,隨著交通運輸事業的推進,全區旅遊業特別是鄉村旅遊方興未艾,去往納木錯的遊客與日俱增,但接待能力卻一直跟不上。旦巴念紮從中看到了前景,從合作社嘗到甜頭的牧民更看到了“錢景”。
說幹就幹。2019年3月,東嘎村通過招商引資與一家旅遊開發公司達成合作意向,並很快簽訂東嘎村旅遊產業項目。不久,東嘎特色小鎮遊客服務中心建成運營,村裡富餘勞動力紛紛應聘,普通老百姓經過培訓成為服務員、警衛,年輕大學生憑專業知識當起了飯店管理員,人均年收入在36000元左右;一些村民還幹起了個體戶,經營住宿、餐飲及特色產品,每戶年收入1至5萬元不等。
“雖然書記年紀大,但基層工作經驗足,在牧業改革中有擔當、有魄力,也有想法,老百姓認可多,還親切地稱他為‘哥哥’旦巴念紮。”班戈縣人民法院駐東嘎村工作隊隊員嘎傑如是評估。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