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广西 82℃ 0
摘要:“談生態,最根本的就是要追求人與自然和諧”。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八桂大地上,處處充盈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諧之美。

三門江國家儲備林桉樹荷木混交“高附碳”示範林。胡珊/攝    

放眼八桂大地,山更青水更綠。

“談生態,最根本的就是要追求人與自然和諧”。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厚望如山的話語一直迴響在八桂大地,成為廣大林業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强化生態資源保護、加快綠色產業發展,壯鄉兒女走在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最前列。現時,廣西森林蓄積量達到9.69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2.55%,居全國第3比特;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居全國第3比特;紅樹林面積超過9330公頃,居全國第2比特;林業產業總產值超8000億元,居全國第2比特;木材產量約占全國近一半,人造板產量占全國六分之一,是全國重要的森林資源富集區、森林生態優勢區和林業產業集中區。

築牢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持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上下同心、齊抓共管,把保持山水生態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深入推進生態修復和環境污染治理,杜絕濫采亂挖,推動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系統持續優化、整體功能持續提升。

廣西是我國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重要的集體林區。多年來,廣西林業人秉承“工作在山、學習在山、開會在山、吃飯在山、睡覺在山”的“五在山”理念,謹記總書記“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的囑託,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統籌山上山下、上游下游,强化整體保護、系統治理,全面提升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持續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十三五”期間,全區累計植樹造林1738萬畝,義務植樹4億多株,草原綜合植被蓋度82.76%。生態狀況明顯改善,石漠化土地减少率及植被生態質量和植被生態改善程度均居全國首位。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白頭葉猴、東黑冠長臂猿、冠斑犀鳥等旗艦物種種群和數量不斷增加,鱷蜥、穿山甲等珍稀瀕危物種野外放歸取得新突破。

10個設區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都市”,771個組織成功創建廣西森林都市系列稱號,處處推窗見綠、出門賞景。森林生態文化走進學校、深入尋常百姓家,14萬多株古樹名木實現普查並掛牌保護。

全區森林資源調查監測實現“足不出戶”,在全國率先建立“空天地網”一體化森林資源動態監管體系,形成全國區劃精確度較高的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八桂大地上,處處充盈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諧之美。

建設現代化林業經濟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立足廣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打造一批特色農業產業集群。

豐富的森林資源促進了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廣西正以更寬闊的視野,努力尋求在更高層次、更高質量上先行先試,攪活了綠色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

林業第一產業行業領航,廣西以松杉桉為主體,成為全國人工林面積最大的省區和最大木材產區;以油茶領軍,特色經濟林發展迅猛。2021年全區油茶種植面積達856萬畝,平均單產和最高產量不斷刷新紀錄,穩步向“千萬畝面積、千億元產值”推進。廣西率先宣導並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形成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產品採集加工三大板塊,中草藥回歸山野林間,雞鴨鹅、牛羊猪上山進林,八桂林下處處有美景、處處有產業。2021年,全區林下經濟發展面積達到6830萬畝,產值超過1300億元,惠及林農1400多萬人。

林業第二產業後來居上,2021年,全區木竹材加工實現產值3100億元,率先成為“三千億產業”,挑起廣西林業經濟的大樑。“十四五”開局,“板材强區”嶄露頭角,與“現代林業强區”形成有效銜接。

林業服務業方興未艾,2020年和2021年,廣西林業生態旅遊和森林康養總收入都保持在1300億元以上,顯示出這一新興產業的堅實韌性和强大後勁。現時,環首府、桂北、桂西、中越沿邊、北部灣沿海、珠江——西江經濟帶六大生態旅遊集羣輪廓初現,高品質的自然公園、森林康養基地、森林體驗基地成批建造。

成就鄉村振興美好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正是多年來堅持“兩山”理念的實踐與積澱,廣西的“綠水青山”正在成為實現共同富裕的“金山銀山”。

廣西“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林地面積超過4畝,集體林地面積占全區林地總面積的90%以上。“十三五”以來,林業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林農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木本糧油、林下經濟、林業生態旅遊等成為扶貧特色支柱產業。全區累計利用各級財政資金16.87億元,選聘續聘生態護林員人數6.41萬名,戶均年增收達8000元,帶動和鞏固24萬名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一人護林,全家脫貧”。

大地綠起來,生態美起來,百姓富起來。“十三五”末,54個脫貧縣林業產業總產值超過240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5年累計直接帶動60萬名以上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帶動120萬名以上貧困人口增收。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全區林業系統將高舉旗幟牢記囑託,勇擔使命砥礪前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一張藍圖繪到底,力爭到2025年,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2.6%,森林蓄積量達10.5億立方米,林地保有量穩定在1580萬公頃,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83%,自然保護地占陸域國土面積達到9%,森林植被碳儲量達到5.5億噸,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達到2萬億元,林業草原產業總產值突破13000億元,奮力打造森林生態美、林業產業强、林區羣衆富、生態文化興、治理能力優的新時代現代林業强區。(袁琳 楊智强 張雷)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