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閉幕的臨滄市兩會上獲悉,臨滄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17年的580.17億元新增到2021年的908.5億元,年均增長7.8%;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1.6%,增速連續4年位居全省前列。
對於後發展欠發達的臨滄而言,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奮進。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給滄源佤族自治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重要回信精神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全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幹部群眾團結奮鬥、努力拼搏的結果。
雲縣10萬頭肉牛養殖基地
再回首在跨越發展中展示臨滄精彩
堅定不移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歷史性解决了絕對貧困問題。全市9.4萬戶36.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6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8個縣(區)順利摘帽,兌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
堅定不移抓實疫情防控和邊境管控,按照“五個管住”、“五個全面”和“堵、清、防、保、扛”等要求,堅持“五級書記抓邊防”,嚴格落實“五級段長制”,强化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守住了邊境安全的底線。
堅定不移實施鄉村振興戰畧,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更加堅實。全市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432萬畝以上,產量實現了十四連增。獲評國家級森林鄉村14個、省級森林鄉村79個。創建全國文明村鎮12個、省級文明村鎮60個。滄源佤族自治縣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鳳慶縣安石村、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悶樂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臨滄沿邊小康村模式列入國家典型案例,全省邊境小康示範村建設情況總結暨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啟動現場會在滄源召開,為全省提供了臨滄經驗。
堅定不移打基礎破瓶頸,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承載著臨滄各族人民百年夢想的大臨鐵路建成通車。開工建設11條(段)667公里高速公路,墨江至臨滄、鎮康至清水河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實現了高速公路從零到建成368公里的重大跨越。臨滄機場完成改擴建,滄源佤山機場建成通航,鳳慶通用機場建設加快推進。臨滄火車站、雲縣火車站和清水河口岸物流園區項目順利實施。
堅定不移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動力不斷增強。實施新型工業化三年攻堅行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79戶。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綠色食品工業園區蔗糖全產業鏈和鳳慶縣核桃全產業鏈建設成效顯著,臨滄工業園區成為全省十强工業園區,鳳慶滇紅生態產業園成為全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堅定不移深化對外開放,輻射中心建設成效顯著。實施對緬“五通”三年行動。與緬北地方互訪和商貿交流不斷加強,中緬商務理事會雲南聯絡辦臨滄工作站成立。與緬甸臘戍市建立國際友好城市關係,輪流舉辦兩届緬甸(臘戍)中國(臨滄)邊境經濟貿易交易會。與緬北地區的農業合作不斷深化。中緬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鐵聯運試通首發成功並開展了第二、第三批次試運,深度融入大循環、雙迴圈新發展格局取得重大進展。
堅定不移加强生態文明建設,臨滄城鄉更加美麗。國土空間規劃市級總規編制有序推進,“三線一單”編制完成。瀾滄江、怒江、南汀河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建有序推進。堅決守住自然生態的安全邊界,森林覆蓋率提高到70.2%。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兩高”遏制和“雙控”措施有效落實,組織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26.7%。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深入開展,8個縣(區)全部達到國家衛生縣城(都市)標準。
又出發在新征程上提升臨滄效能
省委、省政府臨滄現場辦公會要求,把臨滄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示範區、興邊富民示範區、國家可持續發展示範區,為臨滄明確了發展定位,指明了努力方向。
“十四五”期間,臨滄市將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增强綜合實力譜新篇。圍繞糖、茶、果、菜、牛、咖啡、中藥材等優勢高原特色產業延鏈補鏈强鏈,重點培育加工貿易、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數字經濟、文化旅遊5個千億級產業,茶葉、畜牧、堅果、蔗糖4個五百億級產業,綠色能源、新材料、烟草、現代物流、房地產5個百億級產業。利用中緬印度洋新通道逐步暢通的優勢,主動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加快培育進出口加工業。樹牢抓發展必須抓產業、抓產業必須抓市場主體培育的鮮明導向,實施市場主體倍增“陽光、雨露、土壤”行動,確保市場主體數量年均增長14%以上,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數量達全省平均水準。
構建現代基礎設施新體系,釋放發展動能譜新篇。實現鐵路運營里程300公里以上。加快佈局能源基礎設施,構建覆蓋8個縣(區)的瓦斯輸送網絡。提升“西電東送”、“臨電外送”、“對緬電力輸送”能力,加快推進“風光水儲”多能互補建設和發展,推進綠色能源與綠色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建設全省綠色能源消納示範區。構建通道+樞紐+網絡+平臺的現代綜合物流體系,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物流樞紐。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數位+”、“智慧+”陞級,推進資源數位化、數位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全面加快數位臨滄建設。
暢通中緬印度洋新通道,推動對外開放譜新篇。積極對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全力參與中緬經濟走廊建設,深化中緬跨境產能、跨境園區建設、跨境貿易、跨境物流、跨境電商、跨境旅遊、跨境金融、跨境人力資源等8個方面合作,把臨滄建成通往環印度洋地區的樞紐,大循環、雙迴圈的重要支點。
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區,統籌城鄉發展譜新篇。守牢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努力讓農業更强、農村更美、農民更富,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立足打造一核、打通一軸、構建兩帶、多點帶動的發展空間佈局,堅持走佈局合理、定位準確、產城融合、綠色發展的新型城鎮化路子。
建設興邊富民示範區,促進共同富裕譜新篇。將臨滄市和8個縣(區)全部創建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縣),實現各族人民和睦相處。一體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强邊固防,全面建成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提升邊境管控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准,把所有邊境行政村建成現代化邊境小康村。
建設可持續發展示範區,推動綠色發展譜新篇。落實全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推廣綠色能源應用,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綠色轉型,加快邊疆多民族欠發達地區創新驅動發展。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大力實施美麗臨滄建設行動,所有縣建成美麗縣城,臨翔區建成花園都市。
開新局在奮進中彰顯臨滄作為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有擔當有作為做好今年工作事關長遠、至關重要。臨滄市各級各部門將以更大力度守護好神聖國土,提高邊疆治理能力。抓嚴“外防輸入”,抓牢“內防反彈”,有力體現臨滄擔當;扛實强邊固防責任,堅持“五級書記抓邊防”,健全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合力强邊固防機制,落實好“五級段長制”,築牢境外、邊境、境內三道防線,打造富邊的模範、穩邊的示範、守邊的屏障。
以更大力度擴大投資促進消費,提高內生發展能力。健全重大專案常態化管理機制,實施1447個支撐性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0億元以上,實現產業投資占比達20%,實現民間投資占比達20%,讓更多社會資本進得來、能發展、有作為。
以更大力度推動改革開放,提高輻射帶動能力。著力推動中緬第三國貨物過境、陸路口岸擴大開放成為國際口岸、跨境陸路運輸合作、本幣互換等雙邊合作相關政策落地,形成上游連接國內重點產業區域,下游輻射南亞東南亞及環印度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大通道。推進中緬共建邊合區覈心區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臨滄邊合區建設。
以更大力度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發展支撐能力。累計開工光伏項目300萬千瓦,力爭投產並網發電裝機規模200萬千瓦以上。抓好鍺、高嶺土等優勢礦產工業電力消納,確保全社會用電量增長6.5%以上;推進垃圾焚燒發電工程,推動雙江忙糯風電場和電子級四氟化鍺生產項目;加快臨滄與緬甸電力互聯互通,啟動天然氣管道臨滄支線二期項目建設,推動綠色能源和綠色製造深度融合;推動產業鏈延鏈補鏈强鏈,建設全省綠色食品重要產區;加快臨滄高新區、鳳慶產業園、雲縣產業園、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永德堅果加工產業園開發建設,高品質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發展示範區。
以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市場主體培育能力。著力優化營商環境,讓更多企業放心來臨滄投資、安心在臨滄發展;著力培育市場主體,扎實推進“個轉企、企昇規、規改股、股上市”;圍繞綠色能源、綠色製造、數字經濟、農產品加工、文旅康養等產業,强化要素保障招商,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0%。
以更大力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提高協調發展能力。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脫貧縣財政綜合涉農資金投入產業項目不低於50%,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5萬元的行政村達到100%,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15萬人以上,促進脫貧人口收入穩定增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現代農民培訓工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加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以更大力度抓實安全防範,提高風險應對能力。建設高標準農田22萬畝以上,新增開墾、複墾耕地面積1.1萬畝、水田面積1.2萬畝,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只增不减、產量穩增不降,守牢糧食和能源安全底線;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抓實“八五”普法,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實施“雪亮工程”,打好禁毒和防艾人民戰爭,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鬥爭。
著力辦好10件惠民實事。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大力推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堅持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决不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以政府的苦日子換取人民群眾的好日子。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