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重慶市衛生健康發展“十四五”規劃》和《重慶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新聞發佈會。據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王衛介紹,規劃堅持高站位,聚焦高品質,突出大健康,推進改革再深化。到2025年,全市建成三級醫院100家,創建國家醫學中心1個。
“十三五”末,重慶人均預期壽命達78.15歲
“十三五”時期,我市堅決貫徹新時期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圍繞“363”工作路徑,推進衛生健康事業快速協調發展。“363”具體指深化三項改革、聚焦六大任務、著力三個强化。
例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結束60多年“以藥補醫”歷史;深化生育服務管理改革,深入實施母嬰安全和健康兒童行動,全面兩孩政策積極效應持續顯現,全市累計出生164.65萬人,其中二孩占40.89%;聚焦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新增三甲醫院8家,建設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1個,新增市級臨床重點專科120個;聚焦人才科技創新,新增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新增國家級人才30餘名;建成“美麗醫院”45家、“智慧醫院”44家等。
在脫貧攻堅方面,堅持精准施策。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新增到33個,覆蓋6.99萬人。堅持精准幫扶,開展“院院結對”98對,全市56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1105名醫務人員參與對口幫扶,實現區縣二級甲等醫院的全覆蓋;堅持精准投入,統籌投入資金38.46億元,改擴建貧困區縣醫療機構1275所,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成達標率100%。
“十三五”末,我市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15歲,嬰兒死亡率下降至2.92‰,孕產婦死亡率下降至9.52/10萬,居民健康素養水准達到23.01%,各項健康名額在西部處於領先地位。
到2025年,新增25個左右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
據介紹,上述兩個《規劃》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構建强大公共衛生體系和高品質醫療體系。到2025年,全市建成三級醫院100家,創建國家醫學中心1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5個,建設市級區域醫療中心4—6個、市級區域中醫醫療中心10—15個。建成一批“美麗醫院”和“智慧醫院”。
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我市將依託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部分市級高水准醫院,共同創建創傷、神經、呼吸等專業類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强化醫療服務高端引領。構建“兩專”體系,實現“一區兩群”均衡性佈局。例如,分梯次打造呼吸、重症和腫瘤等“國家、市級、區縣”三級臨床重點專科。到2025年,新增25個左右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市級重點專科100個、區縣級重點專科100個。
針對健康危害大、專科聯合診療要求高的疾病,建設以市級診療中心為龍頭、區域診療中心為骨架的專病診療中心,提高對重點疾病救治能力。到2025年,建成20個病種50個左右診療中心。
以醫療科技發展和醫療質量安全為覈心,支撐市內高水准醫院建設,推動疑難重症救治、科技創新、高層次人才培養、綜合管理等能力取得突破。到2025年,在“一區兩群”部署4—6個區域高水准醫院。
此外,加强醫療服務建設,發揮縣醫院龍頭作用。包括深入推進“千縣工程”,重點加强城口、彭水等16家縣醫院“6大中心”建設,補齊縣級醫院醫療服務和管理能力短板,到2025年,力爭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水准;對黔江、巫山等14個區縣實施三級醫院對口幫扶,利用5年的時間,進一步縮小城鄉醫療服務水平的差距,建强分級診療體系的縣域龍頭,到2025年,滿足縣域居民基本醫療衛生需求。
成渝兩地將實施電子健康卡互認
市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何麗芳稱,“十四五”是我市老齡化加速發展時期,老年健康服務需求加大,我市將著力打造完善以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
其中,建設以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慶分中心、老年病醫院為引領,各級醫療機構老年醫學科為支撐,各類接續性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构、醫養結合機构等為基礎的“全鏈條”老年健康服務三級網絡。
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上,將推進區域醫療協同服務,探索組建醫聯體或專科聯盟,推進跨地區醫師多點執業。建立遠程數位化醫療合作系統,推進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共亯,實施電子健康卡互認、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在兩地醫療衛生機构、符合條件的協力廠商機构搭建互聯網的診療信息平臺、遠端會診系統,推進兩地“智慧醫院”共建共用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