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陽區紅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
牢記囑託、感恩奮進,迎難而上、砥礪前行。
2017年至2021年,是昭通發展史上極不平凡、影響深遠的5年。5年來,在中共昭通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大力支持下,昭通市人民政府繼承歷屆政府優良作風,負重攀登、銳意進取,面對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脫貧任務最重、攻堅壓力最大的地級市這一嚴峻現實,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各族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發揚“敢打善拼、堅韌求成,再硬的骨頭也要嚼碎”的脫貧攻堅精神,實現了昭通11個縣(市、區)中10個貧困縣(市、區)全部脫貧摘帽,185.07萬人告別貧困,創造了35.47萬人一步跨越進城入鎮的歷史奇迹,讓困擾昭通千百年的絕對貧困成為歷史記憶,奪取了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踔厲奮發,趕超跨越。5年來,昭通市人民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2021年應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大考中,經濟社會發展仍然取得了“六個歷史性成就”,實現了“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良好開局,為開啟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絕對貧困得到歷史性解决
基礎設施實現歷史性跨越
面對全國之最的脫貧任務,全市上下牢記使命、不負重托,集聚東西合作、定點幫扶、社會幫扶各方力量,精准扣好“四粒扣子”,全力做好“四篇文章”,累計投入730億元扶貧資金,突出解决“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建成373個集中安置點,建成靖安、卯家灣等9個萬人以上集中安置區,35.47萬羣衆進城入鎮,10個貧困縣、1235個貧困村、185.07萬貧困人口全部如期脫貧出列,在脫貧攻堅壯美史詩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昭通篇章。
著力構建滇川黔渝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創新驅動聚人才,融資融智抓項目,累計投資1849億元,打響了綜合交通高品質發展攻堅戰。“十三五”規劃的12條高速公路全部落地建設,通車里程由136公里增至896公里、躍居全省前列,出滇入川進黔大通道增至11個;改造普通國省道1050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2.26萬公里,實施安防工程1.1萬公里;成貴高鐵實現通車,渝昆高鐵加快推進;機場航線增至11條,遷建工程正式啟動;水富港躍升為千萬噸級樞紐港口。白鶴灘水電站投產發電。昭陽、水富、綏江實現通筦道瓦斯。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大幅改善,“五網”建設全面提質陞級。
產業建設取得歷史性進展
城鄉面貌得到歷史性改變
緊扣聚力打造“三張牌”,加速構建具有昭通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三次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為16.7∶39.7∶43.6。六大高原特色產業質效齊增,蘋果、竹子、馬鈴薯等產業組織化程度大幅提升、品牌優勢逐漸彰顯,創建雲南省“一縣一業”示範縣2個、特色縣2個,農業綜合產值突破1000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提高到1.75∶1;電烟煤等傳統產業鞏固提升,以新能源、綠色矽鋁產業為重點的工業發展新引擎加快形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668億元;旅遊、物流、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
按照一主兩副、多點支撐的總體佈局,突出規劃管控、功能配套、公共管理、環境治理、文明創建,做强中心、做優縣城、做特集鎮、做美鄉村,城鎮化率預計提升至40.5%。中心都市建成區面積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至77.76萬人,省耕山水、烏蒙水鄉等“都市客廳”普惠市民,都市聚集功能明顯增强;水富完成撤縣設市;昭通、綏江入圍全國文明都市提名都市,魯甸、綏江、鎮雄獲評國家衛生縣城,其他8個縣市區達到國家衛生都市(縣城)標準,水富、綏江、威信成功創建雲南省“美麗縣城”,魯甸、鎮雄、永善進入評選名單;美麗鄉村打造扎實推進,人居環境全面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昭通蘋果喜獲豐收
生態修復得到歷史性突破
民生福祉得到歷史性增强
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扎實開展“四個一”行動,打好“八個標誌性戰役”,整改環保督察迴響問題131個,“生態保護修復排頭兵”建設實質突破。扛實源頭責任,抓實“六大行動”,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效;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創新開展“一個U盤下達河長令”,水環境質量進入全國地級以上都市前30名;完成黑臭水體治理國家示範都市項目建設;中心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在99%以上;深入實施國土綠化行動,森林覆蓋率達47.8%;鹽津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水富、綏江創成省級生態文明縣,良好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民生領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達84.2%。建成投用“市民之家”,動態調整行政權力事項1308項,變羣衆多頭跑為“只進一扇門”,實現集中辦。新增城鎮就業22.5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穩定在250萬人以上,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3%、9.4%;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提升至7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提升至99.7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提升至88%;成功創建昭通衛生職業學院,昭通職業學院通過省高校設定評議委員會考察評議,昭通學院通過國家本科教學合格評估;滇東北區域醫療中心一期基本建成,縣級公立綜合醫院全部提質達標,“三醫聯動”改革扎實推進;累計投入社會救助資金140.7億元,社會保障水准不斷提升;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羣衆住房需求得到基本滿足;文體事業繁榮發展,榮獲“中國文學之鄉”稱號。清償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22.7億元賬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迅速清零並保持“零”新增。
“六個著力”推動“六大戰畧”落地落實
——昭通市第五届人民政府5年工作展望
年產70萬噸綠色水電鋁項目
勇立潮頭,謀開新局;開發開放,跨越發展。
未來5年,是昭通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高品質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基蓄勢,加快動能轉換的關鍵5年。
當前的昭通,開發開放的活力正在釋放,趕超發展的優勢和條件正在加快集成,乘勢而上的機遇正在疊加,跨越發展的勢能正在蓄積,思發展、促發展的迫切願望正在形成。全市呈現出奮起直追、縮小差距的關鍵期,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機遇期,厚積薄發、趕超跨越的黃金期“三期疊加”的發展態勢。進入了由集中優勢兵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轉變;由主要依靠上級資源打基礎補短板强弱項,向發揮自身優勢抓改革謀發展促跨越轉變;由聚焦城鄉面貌改造陞級,向推進城鄉融合高品質發展轉變“三個轉變”的關鍵階段。
踔厲奮發開新局,篤行不怠譜新篇。站在新發展階段,昭通要實現更高質量跨越發展,就是要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產業興市、交通强市、城鄉融合、生態優先、人才支撐新的“六大戰畧”中,聚焦“六個著力”,奮力開創昭通新時代高品質跨越發展新局面。
著力“五大振興”目標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畧
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畧中,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統領,緊扣“二十字”總要求和“五大振興”目標,穩步推進“七有七配套”,逐步實現昭通特點的農業、農村、農民現代化。
推進農村產業大發展。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快種養業產加銷貫通、推進農文旅融合,因地制宜打造“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發展1000戶以上龍頭企業、提升5000個以上合作社、培育6500個以上家庭農場;强化“雙綁”利益聯結,實現有產業發展條件的農戶新型經營主體全覆蓋。實施脫貧人口增收三年行動,培育10個以上有較强競爭力的勞務品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率穩定在80%以上;大力實施鄉村創業行動,力爭創建省級創業孵化園10個,通過創業帶動就業,讓鄉村更美好、農民更富裕。
推進基礎設施大改善。完成村莊建設實用性規劃。完善村莊基礎設施配套,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提高到75%以上,基本解决單一水窖供水問題。加强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基本實現農村學前教育資源全覆蓋,遠端醫療覆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中心比例提高到75%以上,村級公共文化設施達到國家標準,推動光纖網絡、公車網站、電商物流、金融網點和便民量販店向村級延伸,讓鄉村生活逐步現代化。
推進涉農要素大釋放。深化“三變”改革,盤活農村“三資”,啟動農民“三權”,引導都市資本向農村流動,增强農村發展活力,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持續增長,帶農富農助農能力明顯提升。堅持以市場化思維運營鄉村資源資產,培育市場主體,引育新型職業農民和鄉土人才,以人才連結鄉村與市場,讓人才紮得下根、幹得出彩。强化“三治”融合,尊重羣衆首創精神,推進移風易俗,引領羣衆認知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共建共治共亯深入人心。
推進宜居環境大提升。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和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村莊生活垃圾處理率、行政村污水有效治理率分別提高到70%、60%以上,衛生戶廁普及率達80%以上。發揮脫貧致富示範區先導工程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創建30個示範鄉鎮、300個精品示範村、3000個美麗村莊。加强農村文化傳承,加大名鎮名村保護,排查治理村莊安全隱患,鼓勵農戶房前屋後種樹養花,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安全的美麗家園。
鎮雄縣易地扶貧搬遷後扶產業園制鞋生產車間
著力產業體系構建深入實施產業興市戰畧
牢固樹立大平臺、大企業、大產業理念和全產業鏈思路,實施招大引强行動,完成產業投資2100億元以上,實現產業和工業投資占比提升至40%、25%以上,推動重點產業全鏈條、集羣化發展。
加快發展高原特色產業。以打造“綠色食品牌”為導向,聚焦六大高原特色產業,落實“一二三”行動,實現農業綜合產值2000億元以上。强化大企業引育,各縣市區每年引進1戶以上行業領先農業龍頭企業,力爭培育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2戶;推進大基地建設,打造550個以上“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加快大品牌塑造,創建“三品一標”產品700個以上,建成一批區域公用品牌;突出大市場引領,完善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配套,推進“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全產業鏈打造,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提高到2.5∶1,促進農業大市向農業强市轉變。
全力推進工業倍增計畫。立足資源優勢,加快80萬噸工業矽和80萬噸有機矽、70萬噸綠色水電鋁、光伏玻璃、光伏組件等一批重大專案建成投產,延伸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加快三峽集團、國電投合作開發光伏風能行程,儘快落地一批新材料和鋁合金製造等項目,强化與行業頭部企業合作,開發園中園,形成園區多頭引領,做大做强園區。構建昭陽以矽鋁全產業集群,智慧製造、電池新材料為主,魯甸以農特產品、馬鈴薯加工為主,水富以電池新材料為主,彝良以礦產開發、碳素產業園為主,大關以肉製品、竹笋加工為主,鎮雄以紡織、五金為主的產業拱衛發展格局。加快沿金沙江“風光水儲”一體化綠色清潔能源基地、鎮雄磷基新材料園區和威信葉岩氣開發試驗區建設。到2025年,實現有機矽產能達到80萬噸、鋁合金產能50萬噸,矽鋁產值700億元以上,昭陽園區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金沙江綠色清潔能源綜合產值達到450億元。全市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7%,達到1600億元,力爭實現2000億元。
扎實加快服務業發展。引進旅遊服務頭部企業,著力打造大山包、小草壩為載體的避暑休閒,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高峽平湖”,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昭通段)為覈心的紅色文化、南絲綢之路旅遊線路,把昭通打造成為康養休閒度假區、紅色文化體驗區、生態觀光旅遊區。積極探索推進片區聯動、產村融合、品牌引領、文化深耕、羣衆主體等農文旅模式,發展鄉村旅遊。力爭到2025年,建成半山飯店和高品質飯店22個,AAAA級景區達到5個以上,AAA級及以上景區突破30個,旅遊康養業總收入達450億元。加快雲南中烟物流昭通中心庫建設;加快構建3+3+5+N區域物流格局,打造滇東北區域綜合物流樞紐。培育限額以上貿易企業300戶以上,積極打造百億級商圈。持續推進“金融入昭”工程,引進商業銀行2家以上,培育上市本土企業3家以上。
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三倍增”行動,扶持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資訊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場景應用為抓手,實施數位經濟發展行動計畫,推動數位賦能行業發展。推進資訊網路提質覆蓋,建設大資料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培育5家以上跨行業跨領域數位應用平臺,拓寬數位科技在公共服務、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等領域的應用,賦能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
威信縣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環山步道景區
著力“五網共建”强基深入實施交通强市戰畧
堅持網路化、一體化、智能化“五網”體系構建,突出綜合交通建設重點,全面構築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慧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
建强交通網。實施“811”公路工程,構建“兩環四縱五橫九聯二十二出口”高速公路網,基本實現縣縣雙高速,暢通農村公路“毛細血管”;實施“235”鐵路工程,加快構建“四橫九縱兩聯多專用”鐵路網,有序推進縣縣通高鐵;實施“331”水運工程,加快構建“一通道兩樞紐三中心三轉運多節點”水運網,推進水運通江達海;實施“127”民航工程,加快構建“一中心一支線八通用多航線”航空網。完成交通投資2100億元以上,促進綜合交通由基本適應邁向適度超前。
構築能源網。實施電網規模倍增計畫,建成以5座500千伏、15座220千伏變電站為骨幹網架的安全穩定電網。加快推進風光資源開發,著力形成新能源發展新優勢;强化煤炭資源整合,加快礦山“五化”改造,提升煤礦生產安全水准,全力做好電煤保供;加快國家級葉岩氣示範區建設,產氣量達20億立方米以上;完善瓦斯產供銷儲體系,基本實現川氣、緬氣、葉岩氣互聯互通和筦道瓦斯縣縣通。完成能源投資800億元以上。
强化水利網。建成中小型水庫11件,開工大中小型水庫58件,建設5件都市應急備用水源和307件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實施金沙江水資源綜合利用工程,啟動23個重大引調水工程項目;加快昭魯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和2個中型灌區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完成水利投資250億元以上,基本消除工程性缺水。
著力宜居宜業創建深入實施城鄉融合戰畧
加快推進以人為覈心的新型城鎮化,著力優化國土空間佈局規劃,促進城鄉生產要素雙向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有效配寘,形成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發展格局。
優化都市空間佈局。建成魯甸至大關(G247)、魯甸至昭陽北閘(G352)昭魯一體化發展快捷大通道,推進產城融合、城鄉一體,推動同城化發展,加快“雙百”大城市建設行程。支持鎮雄打造副中心都市、水富基本建成“港園城”融合發展試驗區、威信創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巧家打造湖濱生態旅遊都市;加快大關縣城避險搬遷前期準備工作;加快鹽津水田新區建設,堅持分步實施、急者先行、屬地為主、各方綜合原則,實施避險搬遷;推進彝良、永善、綏江縣城特色化發展。穩步推進農村人口城鎮化,加快出臺農業人口進城同城化待遇政策,力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每年提高兩個百分點以上。
提升都市品質內涵。嚴格執行國家城市建設標準,嚴格把控城市總體規劃和都市天際線、地標性建築、都市輪廓、都市主色調設計。推進都市有機更新,打通都市堵點。穩步推進老舊社區改造,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公園都市、海綿都市、韌性都市、智慧都市,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不斷提升中心都市首位度。建立健全數位化都市運管服務平臺,讓都市更加宜居、宜業、宜遊。
提速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市縣鄉三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融合,實施“十縣百鎮”提質工程,著力加强3萬人口規模重要節點集鎮發展,充分發揮集鎮承上啟下、城鄉融合紐帶作用。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一體規劃建設,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促進人才、資金、科技等要素雙向良性互動,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加快構建新型城鄉關係。
著力問題導向整治深入實施生態優先戰畧
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檢驗各級幹部的立場、品質、意志、能力,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打好“三大保衛戰”,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爭當生態保護修復排頭兵。
系統推進流域治理。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赤水河流域重要訓示批示精神,嚴格執行“一决定一條例”,盯住突出問題徹底整改整治,確保赤水河出境水質保持在Ⅱ類以上。嚴格落實河(湖)長制、長江“十年禁漁”,統籌烏江等三大水系保護治理,繼續推行“一個U盤下達河長令”,鞏固治污清水淨湖成效,確保省控以上地錶水斷面水質100%達標。加强漁洞水庫等重要水源保護區“兩污”治理及流域生態保護修復,讓羣衆喝上安全放心水。
全力改善空氣品質。强化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等重點領域污染物的排放許可與監管治理,促進綠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走在全省前列,實現大氣環境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减少。加快電煤、氣煤替代,嚴格超排放車輛淘汰,引導能源消費向綠色轉型。全面落實《昭通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讓羣衆呼吸更清新的空氣。
全面守護昭通淨土。深入落實《雲南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統籌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問題整治,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95%以上;扎實推進農用地分類管理和治理修復,加强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和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强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持續推動生態廊道建設,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90%以上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森林覆蓋率51%以上、濕地有效保護率60%以上。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認真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堅決扛實“三線一單”責任,科學處理好發展和减排、整體和局部、當前和長遠、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實施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快構建集約高效綠色產業體系,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準項目盲目發展。積極宣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勵爭創節約型機關、家庭、學校、企業,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市,擦亮天藍地綠、山清水秀、心曠神怡的大美昭通名片。
著力人才生態建設深入實施人才支撐戰畧
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完善人才工作機制,立足事業需要和產業行業發展引育人才,加快創新引領高品質發展。
完善人才引育機制。優化人才引進管理服務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推進人才分類評估改革,創優留人機制,最大限度吸引、釋放人才活力。圍繞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大力招引工業經濟、園區經營、城市規劃、金融經濟、數字經濟等領域領先專家和科技人才,新增省級科技創新平臺30個、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60個、高級管理和專業科技人才1.8萬人,實現人才總量突破50萬人,人才貢獻率達到全省平均水準。
加快教育人才發展。深化“縣管校聘”和校長職級制改革,持續完善名師、名班主任、名校園長培養使用機制,推進教師隊伍全員分類崗位技能培訓,打造新時代“大先生”隊伍。新改擴建幼儿園339所、義務教育學校2000所、普通高中64所,培養引進各類教師人才1.2萬人,實現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90%以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穩定在98%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0%以上。建成全省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支持昭通學院建設高水准應用型地方大學,勞動年齡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達11年。鼓勵文藝工作者創作精品。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實施全民科學貭素行動,公民具備科學貭素比例達全省平均水準。
實施人才强醫工程。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推行基層醫療人才“縣管鄉用”和鄉村醫生“鄉管村用”。加强醫教協同培養,實現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2.67人。全力推進與全國一流醫療校院合作,把滇東北區域醫療中心打造成為高層次醫療專科人才培養基地、高水準科研創新轉化平臺,構建區域醫療服務供給新高地,帶動全市醫療水准整體提升。
創優人才發展環境。加强人才保障,創優人才生態和提升服務水平,讓人才放心安心、舒心創業。加强法治人才隊伍建設,抓實“八五”普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打好第五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提升信訪維穩工作水准,持續深化平安昭通、法治昭通建設。强化社會保障,讓群眾生活更有質感、更有溫度。建强民族宗教工作人才隊伍,維護民族團結、宗教和順良好局面。强化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有效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以高水准安全服務高品質發展。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