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1》,南寧、北海、貴港3地工程建設項目領域改革舉措榜上有名,“辦理建築許可”“獲得用水用氣”等營商環境名額排名大幅提升。其中,北海市“辦理建築許可”經驗做法入選典型案例向全國推介。
從“頻跑腿”到“少跑腿”、從“現場辦”到“網上辦”、從“一網通辦”到“跨省通辦”……去年以來,我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主線,精准發力、多點突破,全方位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實現辦事“零跑腿”和不見面審批,企業和羣衆的獲得感與滿意度明顯提升。
“以往我們從拿地到取得施工許可證要兩三個月,現在只用3天。”中國—東盟影視演藝中心項目二期基坑支護工程項目經辦人岑助海說。
南寧市“拿地即開工”模式為全區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提供了優秀經驗。去年以來,南寧市行政審批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持續優化審批流程,形成了一系列極簡審批事項,企業只需要一次申請,即可取得多種證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平均壓縮88%以上。
2021年6月,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印發《2021年優化營商環境辦理建築許可專項實施方案》,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分級分類管理,加快全流程線上審批。據自治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現時廣西已實現將一般社會投資類項目報建審批時間壓縮至35個工作日以內,其中南寧、北海兩市審批時間壓縮至30個工作日以內。
審批時間大幅壓縮,離不開精簡審批事項、推行線上網辦等改革實現的一條龍服務。在落實國務院“證照分離”改革的基礎上,廣西全面梳理政務服務事項庫,直接取消房地產三級、四級和暫定級等審批事項22項;推行安全生產許可證等實現告知承諾制審批事項32項,並將勞務資質由審批制調整為備案制。同時,大力縮減申報材料和基本證照,運用電子印章、二維碼識別等科技,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部分建築業企業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二級注册造價師等業務實現全程網辦和證照電子化,149項行政許可事項實現全程“零跑腿”。
為著力解决審批不規範、違規增設審批環節、全流程管理不到位等問題,2021年,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還印發了《廣西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體外循環”和“隱性審批”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最大程度實現“清單之外無審批、流程之外無環節、指南之外無資料”。
作為入選《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1》的典型案例,北海市“辦理建築許可”的經驗做法成為向全國推廣的“廣西經驗”。為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質量,北海市政務服務大廳設定了審批專窗,推行諮詢、受理、出證一條龍服務,將審批全流程綜合壓縮為立項、用地規劃、施工、竣工驗收及不動產登記4個階段。通過一次性告知申請人申報材料和審批流程,提供填報樣錶,審批結果由政府部門採用“擊鼓傳花”的形式,抄告下一個審批部門,不再需要企業東奔西走。北海市還推行“不見面”審批,推動“—站式”竣工驗收改革,將原本需向12個組織分別提出申請、辦理15個行政許可和備案事項、反復整改或多次核驗、平均耗時230多天的辦理流程,壓縮為“—個環節、—次驗收、—網通辦”,部門聯合驗收時限壓縮至8個工作日內。
貴港市全面實行“三證合一”審批制度,將施工許可、消防設計審查、人防建設許可“三證”合成“一證”,把工程建設項目報建時間從原本的253天壓縮到現在的53天,極大解决了辦證多、流程多、時間長等問題。
現時,全區111個縣(市、區)已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審批全覆蓋,實現與國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消防系統、施工圖審查系統、政務一體化平臺統一身份認證、事項庫、廣西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臺、都市“多規合一”等系統的聯通。截至2021年12月底,廣西並聯審批率達到80.36%、10分鐘共亯率達95.46%,數據準確率達99.84%。(駱萬麗 黃詩誼)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