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新片區試點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准開放外匯管理改革

上海 73℃ 0
摘要:伴隨著上海臨港新片區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准開放外匯管理改革試點昨日啟動,一系列利好政策正式在這片熱土開始實施。

  伴隨著上海臨港新片區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准開放外匯管理改革試點昨日啟動,一系列利好政策正式在這片熱土開始實施。

  一切為了更高效

  臨港新片區內的各家企業,往往會面對頻繁的國際結算,對效率和成本十分關注。本次試點政策的推出,無疑將大大提高企業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為企業創造在國際上更有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在提高效率方面,政策便利了經常專案,也就是貨物和服務貿易的資金收付。過去,貨物和服務的國際貿易,在辦理資金收付前,銀行需要一一稽核相應的發票、契约或者報關單。但在新政策下,只要是銀行認定的優質企業,只需要憑收付款指令,就可以直接辦理經常專案外匯業務。同時,臨港企業與境外交易對手開展經常專案外匯業務時,銀行可以直接為試點區域企業辦理軋差淨額結算,也就是多筆應收、應付款項相抵之後的淨額結算,此前這一業務只允許在外匯管理局的跨境資金集中運營中辦理。此外,未來臨港企業的資本金意願結匯不用再開設結匯待支付帳戶,使得企業帳戶得以簡化。與現行政策相比,企業資本金意願結匯所得人民幣資金可直接劃轉至人民幣基本戶或一般戶,且無需填寫《資本項目賬戶資金支付命令函》,大幅縮減了企業帳戶管理成本,提升了企業資本項目外匯收入境內使用效率。

  在投融資方面,政策拓寬了企業跨境投融資管道。此前,臨港部分初創型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部分融資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如今,政策允許淨資產較小的高新技術企業可在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並取消了企業成立時間滿一年的要求,這更好滿足初創型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需求,進一步便利了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助於緩解科技型企業早期的資金瓶頸,介入資金使用更為自主靈活。

  在靈活經營方面,政策支持企業更加自主地配寘資源。如擴大資本項目收入使用範圍,非金融企業(房地產企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除外)資本項目收入可在企業經營範圍內真實自用,包括外商直接投資資本金、外債資金及境外上市籌集資金等。允許有合理需求的企業自主選擇契约簽約、流入和流出各環節的幣種,不用保持流入流出幣種的一致,還提高了非金融企業對外放款的規模上限,這些都有利於企業根據自身情况,進行更加靈活的支付選擇和多元化的資產配寘。

  推著銀行往前走

  臨港企業的便利,也給服務方帶來了挑戰和機會。對於銀行而言,試點政策似乎在推著自己往前走,在改革中進步,在進步中改革。

  一方面,銀行得以境內外業務聯動發展,新政策不僅可以優化傳統國際業務流程,更可以促進銀行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創新。

  比如,作為行政許可事項,此前非金融企業的境外放款、外債、跨境擔保、境外上市等外匯登記業務,需要去外匯管理局進行辦理。但在新政策下,非金融企業資本項目外匯登記可以自主選擇上海全市銀行對公外匯業務網點辦理,相關材料要求也大幅簡化,極大節約了企業辦事成本。

  但這項政策顯然對銀行網點提出了更高要求。外匯登記業務發生頻率高、涉及面廣,銀行很多一線網點以往沒有實操經驗。如何把這項政策落實好,讓企業有真正的獲得感,需要滬上銀行進行大量精細的內部陞級和準備。

  另一方面,試點政策也從加强跨境資金流動風險防控、提升業務開展過程中盡職展業能力等方面對銀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銀行需要穩步推進試點落地見效,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

  “試點政策宣導讓銀行更靠前一步,自主識別出跨境領域的優質客戶,不需要外匯局審批。給到銀行這樣的許可權,顯然是監管層希望把銀行從繁瑣的事前審單工作中解放出來,鼓勵其在審慎的前提下,放手結合臨港新片區的產業規劃,加大外匯便利化業務推進力度,擴大政策的溢出效應。”業內人士分析。

  可以預見,此番試點政策實施以後,臨港新片區的跨境資本流動、資金使用將更加便利,這將吸引更多中外實體企業尤其是科創型企業在臨港注册並運營。伴隨著服務這些企業,銀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證券期貨機构等也將在實踐中有效提高國際化業務水準,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作出有益的探索。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