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8日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託,現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况及2022年計畫草案提請省十三届人大五次會議審查,並請省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况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新征程開啟之年、“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支持下,全省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按照“穩農業、强工業、促消費、擴內需、抓項目、重創新、暢迴圈、提質量”的工作思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認真執行省十三届人大四次會議審查準予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全省經濟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2021年計畫執行情况
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况總體良好。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9%,進出口總額增長17.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3%,城鎮新增就業10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預期目標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8%,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3%,糧食產量3582萬噸。
(二)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1.經濟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經濟總量突破5萬億元。堅持“周監測、月調度、季盤點”,加强跨週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有力應對疫情汛情衝擊,全省經濟穩定恢復,地區生產總值達5.38萬億元,人均GDP超過6萬元。
投資實現較快增長。大力推動“十四五”規劃重大專案落地建設,深入實施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三年行動,組織第一、第四季度重大專案集中開工,投資關鍵作用有效發揮,兩年平均增長10%。全力推進700個省重點專案特別是1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建設,完成年度投資7899.6億元、投資完成率129.4%。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運,烏東德水電站全部機組、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精准對接國家重點投向,全年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和中央專項建設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均居全國前列。
消費持續復蘇向好。推動9個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加快首批10個“川派餐飲創新發展先行區”建設,改造提升25條省級試點徒步区,開展“天府裏·悅生活”主題消費促進活動2.1萬場次,促進消費回補和潜力釋放。深入實施新消費行動,引導發展智慧商超、無人零售、直播帶貨等新型消費,全省網絡零售額快速增長。大力發展首店經濟,新落戶各類首店534家、增長40%。
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加快培育開放型市場主體,外貿實績企業超6000家。培育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新增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4個,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實現快速增長。加快建設國家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啟動建設“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新增4個國家外貿轉型陞級基地。
2.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見到新成效
川渝合作成果豐碩。不斷健全合作機制,召開2次川渝黨政聯席會、2次常務副省市長協調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重點任務落地落實。加快編制重點規劃(方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運輸、多層次軌道交通、科技創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等規劃(方案)獲國家批復,聯合出臺加强雙核聯動引領帶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行動方案以及汽車、電子資訊等產業高品質協同發展實施方案。有序設立功能平臺,10個毗鄰地區合作功能平臺方案均已獲批或上報。加快推進合作共建項目,67個重大專案已開工建設65個,成達萬高鐵等重大專案加快建設。持續深化民生政策協同,實施便捷生活六大行動16條便民舉措,210項川渝通辦事項全年辦理達657萬件次。
“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縱深推進。編制完成《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總體方案》,高標準建設天府新區。成德眉資同城化加速推進,《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獲國家批復,成都都市圈經濟總量占全省的比重提升1個百分點,極核主幹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强。印發實施五大片區“十四五”發展規劃,落實202項年度重點任務,成都平原經濟區穩增長“壓艙石”作用明顯,川南經濟區一體化發展水准提升,川東北經濟區振興發展穩步推進,攀西經濟區轉型陞級步伐加快,川西北生態示範區綠色發展特色鮮明。7個區域中心都市競相發展,經濟總量均超過2000億元。“一區一策”支持省級新區建設,4個省級新區投資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縣域經濟發展成效明顯。認真落實支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政策措施,優化考核激勵機制,表揚縣域經濟先進縣,引導縣域經濟特色發展。“一縣一策”支持爭創全國百強縣百强區,新增2個全國百強縣,10個區入選全國百强區。
3.創新驅動發展邁出新步伐
高能級創新平臺加快建設。啟動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西部(成都)科學城、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天府永興實驗室、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掛牌運行,中國(綿陽)科技城科技創新先行示範區建設有力推進,新增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穩步推進。組織實施省級重大科技專項,部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突破,首部超高分辯率太赫茲成像儀成功裝備應用,亞洲單機容量最大的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交付使用。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144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專案和創新產品項目,備案省級科技成果轉化示範企業215家,科技契约成交額達1396億元。推進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基地建設,落戶項目150個、總投資超11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萬家,高技術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1萬億元。
創新生態體系更加完善。深入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45家試點單位完成職務科技成果分割確權634項,成功揭榜10項國家全面創新改革任務,啟動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前非資產化管理改革試點,開展科研項目“揭榜制”和科研經費“包乾制”試點。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西部雙創示範基地聯盟成員組織增至46家,新增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1家、眾創空間26家。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設立四川院士科技創新投資引導基金,新增兩院院士6人。
4.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
“5+1”現代工業加快發展。深入實施“强工業”十二大行動和穩鏈强鏈行動,製定“16+1”重點產業方案,加强重點特色園區培育發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8%,預計五大支柱產業營業收入達4.6萬億元。開展製造業企業“貢嘎培優”行動和中小企業“育苗壯幹”梯度培育計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1.5萬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207家。
“4+6”現代服務業恢復發展。出臺實施服務業重點產業培育方案,新增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10個、服務業強縣10個,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9%。現代金融業加快發展,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及存貸款餘額分別突破12萬億元和10萬億元、8萬億元,存貸比達到80.3%,新增A股上市公司19家。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新增國家物流樞紐1個、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1個。推進文旅產業恢復振興,開展文化旅遊消費季和三星堆文化全球推廣活動,九寨溝景區全域恢復開放,命名11個天府旅遊名縣,認定首批天府旅遊名牌66個,成功創建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3個、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6個、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基地2個。
“10+3”現代農業穩步發展。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川糧(油)、川猪、川茶、川果、川竹等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7%。新建高標準農田470萬畝,糧食播種面積達9536.6萬畝,全省糧食產量穩定增長。出臺穩定活豬生產十條措施,活豬產能完全恢復,全年出欄達6314.8萬頭。現代農業園區加快建設,5個區(縣)進入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名單,新增2個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總數達13個。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1家、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110家。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建設8個省級數位經濟發展創新示範區,數字經濟覈心產業增加值超過4000億元。加快數位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成功爭取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佈局成渝,組建電子資訊等工業互聯網平臺40個,5G基站實現縣城全覆蓋。加快推進數位化賦能,成渝地區獲批創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認定首批12個省級數位化轉型促進中心,推動29萬家企業上雲。出臺“十四五”數位政府建設規劃,積極發展“互聯網+政務服務”。
5.擴大高水准開放拓展新空間
開放大通道加快建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和雙流國際機場實現“兩場一體”運營、旅客輸送量位居全國前列,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進一步鞏固。西部陸海新通道隆昌至敘永段鐵路擴能改造工程開工建設,綿瀘高鐵內自瀘段建成通車,全省進出川大通道增至40條。實施中歐班列成都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加快“一帶一路”國際多式聯運綜合試驗區建設,全年開行中歐班列(成都)2400列、位居全國前列。
開放平臺能級明顯提升。加快自貿試驗區建設,159項改革試點任務已實施158項,12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推廣。深入推進開放平臺建設,新增2個國家級經開區,4個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成功舉辦西博會、科博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金磚國家國際競爭大會等重大活動,川港、川澳合作取得積極成效。推動更多國家來川設立領事機构,尼泊爾、智利駐蓉總領館開館,土耳其駐蓉總領館獲批。
雙向投資合作穩步推進。開展穩外資專項服務,出臺實施金融支持外商投資政策措施,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機构)882家,外商直接投資33.6億美元,世界500强企業新增落戶13家、達377家。支持重點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推動石油化工、能源電力和交通運輸三大傳統優勢領域持續發展,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90.4億美元、完成營業額64.7億美元。
6.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釋放新活力
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做細做實。出臺實施全省縣域內片區劃分的指導意見和以片區為單元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的指導意見,完成縣域內片區劃分,鄉村國土空間規劃全面鋪開。綜合考慮歷史傳統、現有發展基礎和條件等,確定700個中心鎮,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發展。貫徹實施《四川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條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登記頒證全覆蓋。有序推進承包地“三權分置”,統籌推動41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
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開展要素市場化配寘改革試點,推動實施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全面放開一般工商業用戶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降低社會用電成本347億元。出臺新時代推進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實施意見,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動省鐵路產業投資集團和省交通投資集團重組綜合、新設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推動地勘組織改革,組建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省自然資源投資集團,省內民用機場綜合有序推進。
營商環境不斷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一件事一次辦”事項201項,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評估總體排名升至全國第5比特。貫徹實施《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開展營商環境名額提升行動,省社會信用資訊共用平臺建成投入運行,全省新增市場主體135.2萬戶、總數達771.6萬戶。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稅收優惠等措施為企業紓困解難,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近400億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8%,新希望集團進入世界500强、實現本土企業“從無到有”。
7.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新改善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穩步啟動。堅持先立後破、統籌兼顧,研究製定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意見、碳達峰實施方案,加快編制重點行業領域碳達峰方案,提出全省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思路、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開展“兩高”項目清單管理,强化項目節能審查,“兩高”項目盲目上馬衝動得到有效遏制。大力開展資源迴圈利用,新增11個園區開展迴圈化改造示範試點,自貢高新區納入國家首批綠色產業示範基地。加快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推進重大水電基地、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國家瓦斯(葉岩氣)千億立方米級產能基地建設,水電發電量、瓦斯(含葉岩氣)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環境污染治理深入推進。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開展工業源、移動源、揚塵源專項整治和臭氧污染防控攻堅,PM2.5平均濃度持續下降,全省優良天數率89.5%。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實施重點小流域水環境質量限期達標、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專項行動,203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96.1%。深入打好淨土保衛戰,清單化管控土壤污染風險源,土壤污染風險有效管控。
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扎實推進。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完成營造林608萬畝、退牧還草212萬畝、沙化土地治理1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0.2%。嚴格執行長江保護法,全面實施長江流域“十年禁漁”,與雲南、貴州開展赤水河流域保護共同立法,與重慶共同推進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立法,貫徹實施《四川省河湖長制條例》,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4+1”工程取得積極成效。出臺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方案上報國家,黃河幹流四川段生態修復治理和流域水源涵養等重點工程深入實施。大熊猫國家公園正式設立,成功創建8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2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8.民生福祉改善得到新提升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效明顯。召開全省工作推進會並出臺實施意見,對50個國家和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原貧困縣中未列入重點幫扶縣的38個縣、其餘88個原非貧困縣進行分類指導、重點支持。全覆蓋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回頭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機制和幫扶機制,監測對象全部落實幫扶措施,掉邊掉角農戶搬遷工作穩慎推進。貫徹實施《四川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設立鄉村振興引導基金,G351線夾金山隧道等項目開工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1.7萬公里,完成388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7%,6個鎮、59個村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鎮村。深化浙川東西部合作和對口支援,實施幫扶項目776個、完成投資34億元。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加强民生投入,30件民生實事超額完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穩定在65%以上。落實惠企穩崗政策措施,做好重點群體就業服務,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達2613.1萬人,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恢復到疫情前水准,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社會保險全覆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保持總體穩定。抓好糧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物價保持基本穩定。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改造城鎮老舊社區55.9萬戶、城鎮棚戶區4.55萬套,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6.3萬套(間)。建成125個縣級應急廣播系統、26.2萬個廣播終端。健全常態化救助幫扶機制,有效兜住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健全未成年人救助保護網絡,完善殘疾人、孤兒等社會福利制度。
公共服務更加優質均衡。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計畫,新建改建校舍150萬平方米,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全省整體通過國家督導認定。擴大普惠性教育,新增普惠學位4萬餘個。新設甘孜職業學院、自貢職業技術學院,新增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62個。實施疾病防控救治能力提升行動,改造提升46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构。建成42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立遠端醫療協作網287個。出臺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實施方案,新增一批嬰幼兒照護機构,打造都市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進展、稻城皮洛遺址獲重大發現,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成功,四川體育健兒奧運會成績超過上届,參加第十四届全運會創歷史最好成績。
9.統籌發展和安全贏得新勝利
疫情防控精准有效。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各項措施,强化多點監測預警,嚴格執行入境人員全流程閉環管理,周密做好重點場所、重點人群和重要環節疫情防控,建立全省統一的四川天府健康通,累計領碼用戶超1億人。積極穩妥推進疫苗接種,全省累計接種超1.5億劑次。快速果斷處置兩次本土疫情,較短時間實現“動態清零”。
糧食能源安全保障有力。貫徹實施《四川省糧食安全保障條例》,實現21個市(州)成品糧油應急儲備全覆蓋。深入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提升治糧管儲能力。開展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建設省級種質資源中心庫和15個地方特色農作物種質資源圃,組建四川省現代種業發展集團。加强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快提升煤炭儲備能力,穩步推動油氣增儲上產。採取有力措施保障電煤電力供應,全省沒有發生拉閘限電。
重點領域風險有序化解。全省政府債務餘額嚴格控制在財政部核定限額以內,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完善金融風險預警處置機制,非法集資和私募投資基金風險防範處置工作積極推進。加强對房地產重點企業監測,穩妥有序應對市場風險。
安全生產和防灾减灾救災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深入實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同比下降11.2%,未發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大力推進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火灾起數同比下降79.6%,過火面積下降90%,沒有出現一起人員傷亡。有效應對16輪强降雨,緊急避險和轉移安置123萬人,有序處置天全山洪泥石流灾害。部省聯合舉辦“應急使命·2021”抗震救災演習,全力做好瀘縣6.0級地震抗震救災和灾後恢復重建,長寧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全面完成。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深化法治四川建設,天府中央法務區啟動運行,實施“八五”普法,持續深化“法律七進”。加强平安四川建設,嚴密防範和堅決打擊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深入推進禁毒人民戰爭,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全面勝利,電信網路詐騙等突出違法犯罪得到有效治理。加強和改進城鄉基層治理,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平安建設羣衆滿意度不斷提升。
一年來,全省上下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多重挑戰中贏先機,在勇毅前行中開新局,較好完成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成績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堅強領導、親切關懷的結果,是省委總攬全域、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省人大依法監督、指導幫助的結果,是省政協參政議政、關心支持的結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團結奮鬥的結果。
同時,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省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疫情仍然是影響經濟的最大不確定因素,“缺芯”“缺櫃”“缺工”等堵點卡點尚未得到有效緩解,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中小微企業成本壓力加大、生產經營困難增多,民間投資增長動力不强,消費增長受到制約,穩就業保就業任務艱巨,金融、房地產等領域風險隱患仍然存在。做好經濟工作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直面問題、精准施策,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二、2021年落實省人大決議和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情况
堅決貫徹《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錶大會第四次會議關於四川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况及2021年計劃的决議》,認真落實《四川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對〈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2021年1—6月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况的報告〉的審議意見》,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推動省人大決議和審議意見落地落實。一是狠抓重大規劃實施。全力推動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查通過的“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製定實施方案,細化形成主要指標、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項目3張清單,强化年度滾動落實。同時,編制實施6個區域規劃、45個專項規劃。二是狠抓重大政策落地。全面落實國家逆週期、跨週期調節各項政策舉措,分區分業加强經濟運行調度,深入開展苗頭性傾向性潜在性問題分析,出臺“科創10條”“開放10條”“綠色低碳優勢產業18條”和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三是狠抓重大專案建設。用好項目投資“紅黑榜”機制,建立“三庫一錶”制度,强化要素保障和協調服務,加快納入國省“十四五”規劃的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推動竣工投產一批、加快建設一批、開工建設一批、謀劃儲備一批,切實發揮重大專案支撐作用。四是狠抓重大改革落實。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建立年度改革任務落實台賬,定期統籌調度,製定改革方案,細化改革舉措,開展改革試點,大力推進鄉鎮區劃調整和建制村調整改革等一批原創性原動力改革,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切實增强辦理人大代表建議的責任感使命感,落實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要求,強化服務意識,創新辦理管道,在辦理質量提升上狠下功夫,在辦理成果轉化上更加注重實效,努力做到讓人大代錶滿意、讓人民群眾受益。一是强化辦理責任。細化時間節點、明確責任分工,重點建議由省政府領導領銜辦理,省直部門主要負責人親自抓,確保件件有回復、事事有著落。全省政府系統高品質辦理人大代表建議996件,辦結率100%。二是加強溝通協調。主動聯系人大代表,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會商,深入一線開展調研,加大跟踪督辦力度,及時將辦理情况向代表報告,不斷提高建議辦理工作針對性時效性。三是注重辦理實效。認真吸納意見建議,切實將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轉化為政策措施,千方百計解决就業、教育、醫療等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難點問題,統籌解决產業轉型、創新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事關發展全域的重點問題,人大代表的監督指導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三、2022年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安排建議
2022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届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抓好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實施“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經濟合理增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奮力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綜合研判當前經濟形勢,統籌考慮我省發展潜力和現實需要,與“十四五”規劃目標相銜接,提出2022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建議如下: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其中第一產業新增值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6.5%、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進出口總額增長高於全省經濟增速,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趨勢基本一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8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力爭控制在5.5%以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糧食產量穩定在3550萬噸以上。能耗强度目標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核,完成國家下達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名額任務。
(一)全力以赴穩定經濟增長
主動對接落實中央政策。加大對接力度,積極爭取支持,推動中央宏觀政策、微觀政策、結構政策、科技政策、改革開放政策、區域政策、社會政策在我省落地見效。對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支持領域,加强謀劃儲備,加快前期工作,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盤子”。全面落實面向市場主體的支持政策,實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延長期限的惠企政策,用好製造業新增退稅、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政策,做好延期還本付息和信用貸款支持政策的接續轉換,幫扶市場主體解難題、渡難關。
積極出臺配套支持政策。及時出臺穩增長政策舉措,推動各類政策形成系統集成效應。圍繞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服務業、製造業等重點行業,在地方事權範圍內制定出臺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加大租金减免、社保繳費、援企穩崗等方面支持力度,減輕企業負擔,及時足額兌現激勵獎補政策。落實財政金融互動“二十條政策”,研究製定促進融資增量、擴面、降價的具體舉措,强化對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金融支持,擴大普惠小微貸款規模,提高信用貸款和首貸戶比重。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生活性服務業等行業,製定實施綜合性幫扶政策。
加强經濟運行監測調度。分級分層加强經濟運行調度,及時研究解决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困難問題。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手段動態跟踪分析經濟運行情况,持續開展苗頭性傾向性潜在性問題研究,統籌抓好煤電油氣運調節。做好重要原材料及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努力保持物價水准總體穩定。
(二)全面提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深化拓展川渝合作。認真落實川渝合作工作機制,加强雙核聯動、雙圈互動、兩翼協同,共塑區域發展格局、共育現代產業體系、共築西部科學城、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共暢西部陸海新通道、共抓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共推公共服務事項、共提基礎設施發展能級。積極推進10個川渝毗鄰地區功能合作平臺建設,協同推進20個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建設,加快實施160個共建重大專案,再推出一批便捷生活行動舉措、“川渝通辦”事項。
增强極核主幹功能。推動實施《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總體方案》,四川天府新區加快創建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成都東部新區積極申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成都高新區建成投運成都未來科技城智創產業空間。支持成都深化全國首批都市更新試點,爭取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改革試點,舉辦第三届公園都市論壇。全面實施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綜合試驗區先行先試,大力推進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成眉高新技術產業帶、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帶發展,加快推動成資、成德、成眉市域(郊)鐵路實施,加快成都都市圈環線鐵路項目前期工作,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
促進五區協同發展。製定印發五大片區2022年重點任務清單,推動年度目標任務落地落實。加快成都平原經濟區全域一體化發展,培育壯大成都都市圈,强化內圈外圈聯動發展。加快推進川南經濟區一體化發展,推動宜瀘沿江協同發展、內自同城化發展,加快建設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推動川東北經濟區加快發展,支持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加快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推動攀西經濟區轉型發展,加快建設攀西戰畧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加快安寧河流域綜合開發。推動川西北生態示範區綠色發展,加快水風光互補的國家重要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加快建設區域中心都市,開展城市功能品質提升行動。落實“一區一策”支持政策,推動省級新區强化產業支撐、突出示範帶動作用。持續開展強縣强區培育,實施縣域百億產業培育行動,力爭更多縣(市、區)進入全國百強縣百强區行列。推進老工業都市、資源型地區產業轉型陞級示範區建設,加快民族地區發展。
(三)著力培育發展新動能
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服務國家戰畧科技力量建設,加快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西部(成都)科學城、中國(綿陽)科技城國家科技創新先行示範區建設,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四川基地,組建天府錦城實驗室、天府絳溪實驗室。積極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設立四川省自然科學基金,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大力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和全社會創新創造,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織實施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釩鈦稀土、智慧裝備、碳達峰碳中和等重大科技專項。完成國家級精准醫學產業創新中心、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工業雲製造業創新中心創建工作,加快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雙創示範基地等建設,推動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和工程化研究。全面提升國家技術轉移西南中心等運營水准,積極培育省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构,努力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全方位服務。引進培養戰畧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與團隊,加快集聚更多戰略性、引領性人才。
聚焦市場主體關切持續深化改革。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出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方案,支持成都都市圈、川渝毗鄰地區等重點區域和“兩項改革”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深化要素市場化配寘改革,落實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方案,積極爭取成都納入國家要素市場化配寘綜合改革試點,主動參與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積極推進綠色電力市場和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完善葉岩氣開發利益共用機制。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持續深化“1+6”重大專項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開展營商環境評估,鞏固提升“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進一步清理政府採購、招投標等領域不合理限制,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努力解决市場主體的難點痛點,爭創國家民營經濟示範都市。
持續深化開放合作。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主通道,推進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等鐵路建設。强化中歐班列成都集結中心功能,規劃建設動貨基地,加密南向鐵海聯運班列開行頻次。推動天府國際機場、雙流國際機場“兩場一體”高品質運營,加快建設一批支線機場,推進建設一批通用機場。加快建設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提升開發區、綜合保稅區、開放口岸、國際合作園區等開放平臺能級。加强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周邊省份合作,務實推動泛珠高鐵經濟帶建設,舉辦西博會、科博會、農博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等活動。辦好第31届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四)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加快製造强省建設,開展製造强市試點示範和特色優勢產業試點示範,加快建設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園區,集中力量做强支柱性產業,大力培育鏈主企業,舉辦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聚焦電子資訊、重大裝備、消費品等重點領域,製定建設世界級(國家級)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實施產業鏈强鏈補鏈專項行動,建立“鏈長+鏈主”推進機制,推動成鏈招大引强。實施“貢嘎培優”行動計畫,建立重點企業協調服務機制,推動50强工業企業做大做優、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發展壯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快成長,打造一批製造業優質企業。
推動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深化“4+6”現代服務業重點產業培育,著力打造十億級、百億級、千億級服務業企業,新增10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10個服務業強縣。促進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試點,推動製造業向“製造+服務”轉型。加快現代金融業發展,促進區域性金融功能總部集聚發展,推動更多金融機構落戶四川,深入實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動計畫。大力發展智慧物流、綠色物流,加快推進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切實推動物流降本增效。著力提升文旅品質,大力發展紅色文旅、生態旅遊,推出一批精品旅遊路線,積極開發高品質文旅商品,實施巴蜀文旅全球推廣計畫,深入挖掘大熊猫、川金絲猴等獨特資源優勢,持續擴大三星堆、九寨溝影響力。
促進現代農業提檔陞級。穩定糧食生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推進“以糧為主、糧經統籌”的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新建高標準農田450萬畝,提高農機裝備水准。全力推動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加快引大濟岷工程、長征渠引水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落實穩定活豬生產“十條措施”,力爭活豬出欄穩定在6000萬頭左右。加快建設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土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鄉村旅遊業等發展。扎實推進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建設、爭取新增3個區(縣)納入創建名單,爭創2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一批“川字型大小”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推動實施《四川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條例》,支持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深化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職業化試點,培育更多新型職業農民。
大力推進數位化轉型。積極推動5G、工業互聯網等規模化部署,實施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啟動建設四川省大數據資源中心,著力打造國家級天府資料中心集羣。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覈心產業,推動“芯屏存端軟智網”產業集聚發展。加快建設數位化轉型促進中心,推動重點行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統籌開展數位政府、智慧都市和數位鄉村建設,加快推動政府治理數位化轉型。設立數位經濟發展基金。
(五)積極擴大市場有效需求
狠抓投資項目工作。加大“兩新一重”投資力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千兆光網、資料中心、充換電站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燃氣管道等都市管網,加强都市防洪排澇和應急設施建設,大力推動交通、能源、水利重大專案建設。强化資金、土地、用能等要素保障,推進“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落地實施,抓好700個省重點專案特別是1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建設。積極發展民間投資,穩妥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規範有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促進消費提質擴容。舉辦中國(四川)國際猫熊購物節,支持舉辦糖酒會、茶博會、酒博會等展會,開展智慧家電下鄉、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活動。培育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積極發展首店經濟,規範發展直播電商,持續壯大綠色消費,穩步擴大節假日消費。推進縣域農村數位商業體系建設,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開展中心鎮農貿(農批)市場建設行動,加快打通農產品進城與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通路。支持成都創建國際消費中心都市,加快推進省級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推動國家文旅消費試點城市建設,新增一批放心舒心消費示範街道、示範景區等。
穩定外貿外資增長勢頭。全面對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經貿新規則,積極拓寬東南亞、日韓等市場。促進加工貿易穩定增長,擴大一般貿易規模,推進“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四川)、外貿轉型陞級示範基地等建設,組織參加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等重要展會活動,加大關鍵零部件、優質消費品進口力度。實施跨境電商高品質發展行動,創建一批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創建中國(四川)綠色貿易示範區。落實國家新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扎實開展外商投資服務專項行動,重點引進一批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國公司。
(六)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認真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意見,出臺實施能源、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和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等重點行業碳達峰專項行動方案。健全全省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創造條件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推動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扎實推進節能降碳增效,深化重點領域和重點用能組織節能,啟動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三年行動,嚴格項目節能審查。著力提升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准,推進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持續推進園區迴圈化改造。有序推進碳排放權、用能權交易,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壯大綠色低碳優勢產業。落實支持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品質發展政策,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加快推動“三江”水電基地、“三州一市”光伏發電基地、凉山州風電基地和國家瓦斯(葉岩氣)千億立方米級產能基地的重點專案建設。推動晶矽光伏、能源裝備、動力電池、釩鈦、大數據產業重大專案落地實施,培育引進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和軌道交通機車。支持建設四川動力電池產業研究院、四川光伏產業研究院,實施第五批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科技攻關。實施“電動四川”行動計畫,加快推動重點領域電動化替代。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
加强長江黃河上游生態保護修復。認真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4+1”工程,抓緊開展黃河幹流河岸侵蝕問題治理,推動水源涵養能力提升、濕地保護與修復等項目建設。加强生態保護紅線監管,高品質推進大熊猫國家公園建設,加快創建若爾蓋國家公園。啟動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畫,推動長江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清零。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創建,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扎實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長江黃河警示片迴響問題整改。
(七)大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新型城鎮化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決防止規模性返貧,落實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重點幫扶村的支持政策,培育壯大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加快易地扶貧搬遷大型集中安置區配套產業園區建設,推動3101戶掉邊掉角農戶如期搬遷入住。扎實推進浙川東西部合作和對口支援工作,攜手打造全面深化交流合作5張“金名片”,深入實施定點幫扶、省內對口幫扶、駐村幫扶。加快國家鄉村振興金融創新示範區建設。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强弱項,深化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和小縣優城試點。實施都市更新行動,鼓勵開展都市體檢,有序推進城鎮老舊社區、老舊街區、老舊廠區改造。推動有條件的特大鎮打造縣域副中心,促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支持成都西部片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開展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試點。
切實做好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分片區推進鄉村規劃建設,組織專業技術力量有序開展規劃編制,力爭完成三分之二以上鄉鎮級片區國土空間規劃。按照片區化佈局、集約化投放的要求,優化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及應急救援等公共資源配置。發揮中心鎮對片區龍頭帶動作用,規劃佈局特色優勢產業,形成“一片區一主業一特色”的新格局,不斷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准。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四好農村路”提質擴面、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加快“平安渡運”專項工程和鄉村供水工程建設,大力開展農村改廁和垃圾、污水、面源污染治理,不斷提升運維服務水准,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八)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千方百計穩定就業。推動經濟政策與就業政策銜接,健全常態化援企穩崗幫扶機制,著力鞏固壯大市場主體。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和多管道靈活就業,開展困難群體精准就業幫扶,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鼓勵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擴大基層服務專案和見習實施規模。加强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建設就業實訓基地,加大技能型人才培養力度。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切實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基本民生保障投入力度,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占比穩定在65%以上。全面落實省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推動實施一批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推進縣級醫院和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達標建設,健全都市教師、醫生、文化人員等服務農村機制,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享有。實施全民參保計畫,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推進規範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全面做實醫療保障市(州)級統籌,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分層分類做好社會救助,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
新增優質公共服務產品供給。支持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推動高校“雙一流”建設,實施職業教育“雙高計畫”、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深化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創建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加快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構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加快建設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四川段,實施三星堆文化遺址公園等重大專案,加强考古和文物保護利用,推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達標建設。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促進體育產業發展。加强“一老一小”服務保障,製定實施“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完善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開展普惠養老、普惠托育專項行動,加强無障礙設施建設與維護,加快公共基礎設施適老化適小化改造,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加快便民服務設施數位化改造,促進公共服務智能化便捷化。
(九)堅決守住安全發展底線
全力確保糧食能源安全。嚴格落實糧食安全和“米袋子”黨政同責、“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大力開展撂荒地整治,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促進超標糧種植地區產地環境治理,推進農藥、化肥减量使用。繼續落實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强化糧食倉儲物流和應急體系建設,開展糧食全鏈條節約減損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深入推進煤電油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優先建設具有調節能力的水庫電站,大力推進瓦斯發電、抽水蓄能項目建設,加快儲能基地、儲能設施建成投運,鼓勵風電、光伏發電使用儲能電池,加强煤炭、電力、油氣等能源設施安全監管。
加强財政金融風險防控。加强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與預算管理,發行適當規模再融資債券,確保到期地方政府債務及時足額償還。持續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妥善處置和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加大對困難地區幫扶力度,堅決兜住“三保”底線。完善金融風險防範處置長效機制,穩妥有序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風險,有效治理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加大防範處置非法集資力度,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一樓一策”分類化解房地產風險隱患,堅決防止房地產風險向金融、社會等領域傳導。
强化安全生產和維護社會穩定。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排查整治城鎮燃氣、礦山、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鞏固提升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成果,提升常態化防控和治理能力。實施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推動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建設,做好洪澇、地質等灾害防範應對。織密織牢防灾减灾救災“安全網”,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灾害綜合風險普查,推動完善巨灾和極端事件應急預案,加强實戰演練和應急物資儲備,推進消防等應急管理重點專案建設。建設更高水准法治四川、平安四川,加快建設天府中央法務區,統籌開展法治示範創建,健全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和改進城鄉基層治理,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嚴密公共安全監管,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抓好常態化疫情精准防控。壓緊壓實“四方責任”,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分級分類做好重點人群、重點場所、重點時節風險管控,把防控責任落實到最小網格單元和市場主體。加强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構建全民免疫屏障,做好適宜人群疫苗接種查漏補缺和加强免疫接種工作。加快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設,支持疫苗和有效藥物研發。優化陞級四川天府健康通平臺功能,提高核酸檢測和流調溯源能力,高效有序處置突發性疫情,最大限度减少對生產生活和經濟運行的影響。
各位代表,做好2022年經濟社會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我們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自覺接受省人大的監督,認真聽取省政協的意見建議,堅決落實大會的審查意見和決議,凝心聚力、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真抓實幹,奮力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