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遼源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篇章

吉林 92℃ 0
摘要:砥礪奮進鑄輝煌,凝心聚力再出發。遼源市連續兩年獲評“民營企業評議政府服務”全省最好地區之一。東豐縣被確定為全省首批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組織、全國人文生態旅遊基地縣。


遼源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圖為視窗工作人員向辦事者講解業務


東豐縣文福鹿場飼養的梅花鹿


遼源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襪業5G+智慧製造示範工廠車間


遼源市汽車改裝有限公司年產20萬套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包鋁合金箱體項目實現部分投產


西安區志願者在社區開展義務勞動


遼源開展治安巡防行動


東豐縣南屯基鎮積分量販店彰顯愛心


  砥礪奮進鑄輝煌,凝心聚力再出發。

1月10日至13日,一年一度的遼源市“兩會”如期舉行,各位代表委員滿懷豐收的喜悅聚集在龍山禮堂,總結了過去五年來遼源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回顧2021年各項重點工作,科學描繪了未來五年發展的宏偉藍圖,部署2022年重點工作,成就令人鼓舞,藍圖催人奮進。

發展的目標已經明確,前進的號角已經吹響,遼源將始終以昂揚的激情、振奮的精神,立足新起點,把握新機遇,推動新發展,努力把藍圖變為現實,將遠景變為實景,奮力譜寫遼源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遼源而努力奮鬥!

  2021年工作成果

剛剛過去的2021年,時逢建黨100周年,遼源市緊扣“兩確保一率先”目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迎難而上,負重前行,轉型發展進入“上升期”、駛入“快車道”,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更加突出產業支撐,全力穩定經濟運行。積極克服缺芯、少煤、限電等輸入性因素影響,千方百計挖增量、遏减量、防變數。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5%,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11.1%。工業強勢增長。常態化調度經濟運行,專班化推動項目建設,預計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43.2%,淨增產值100億元,工業企業利潤扭虧增盈23.6億元。盯緊七大產業,打造10個標誌性產業鏈,50戶重點企業產銷兩旺,產值超億元企業達到34戶。農業穩產高產,狠抓糧食生產和特色產業,保障羣衆“米袋子”“菜籃子”,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准。糧食產量達到32億斤,果蔬菌產量增長12.9%,“六大特色產業”產值增長17%。東豐縣被評為全省秸稈變肉工程示範縣,東遼縣獲評全國禽蛋全產業鏈典型縣、農業現代化示範區。服務業全面發展。深入開展服務業大調研,實施服務業“20大工程”。建立服務業高品質發展目標體系,填補2項服務業空白,新增限上企業50戶。組織開展8大領域促銷活動,限上社零額增長16%。旅遊遊客接待量增長31.5%。跨境電商出口額增長49%。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7億元。

  更加突出有效投資,全力實施專案攻堅。召開全市項目建設大會,建立“賽馬”機制,實施500萬元以上項目304個,完成投資167.2億元,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聚焦壯群强鏈上項目。突出抓好106個重點工業項目,新上73個標誌性產業鏈項目。推進傳統產業綠色化、智能化、數位化改造,新上技改項目70個,工業能耗强度下降16%。聚焦擴大內需建項目。實施27個重點服務業項目,歐亞二期、紅星美凱龍、啟臻文化教育產業園、北江開元飯店等項目加快推進,洲際品牌星級酒店簽約落戶。聚焦政策導向爭項目。新增專項債券項目15個、額度14.7億元,後續申報的32個項目通過審核。獲得國土綠化試點示範、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國家電商產業示範都市等資金支持10.8億元。聚焦產業升級引項目。開展重要經貿交流活動100餘次,引進北京居然之家、深商控股、東旭集團等知名企業,新能源汽車輕量化、3D車載蓋板玻璃等104個項目簽約,到位資金155億元,同比增長31%。都市綜合體、高端製造、新能源汽車等優質項目加速推進。

  更加突出區域協同,全力推動開放合作。與長春、紹興合作深度拓展,謀劃實施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園、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等17個對接項目。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等承接平臺加快建設。紹興產業園、雙天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對口合作項目扎實推進。與一汽合作成效顯著。圍繞配套合作、市場合作、產研合作,開展各類對接45次,配套企業新增到20戶,全生命週期訂單達到28.32億元。啟動新能源汽車運營示範市建設。校地合作全面深化。鴻圖鋰電等49戶企業與吉林大學、中科院地理所等24個科研單位合作創新項目70個。

  更加突出减熵賦能,全力深化改革創新。以深化“五大改革”為覈心,啟動土地、資本、勞動力、科技、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出臺工業用地彈性出讓等系列政策。圍繞18項營商環境考核指標,製定66項優化提升任務,項目前期審批壓縮到50個工作日。小微企業貸款增長19.8%,“吉企銀通”平臺放款26.5億元,“信易貸”平臺授信35億元。組織開展“1+13”服務企業行動,解决重點企業用能用地用工等問題95個。遼源市連續兩年獲評“民營企業評議政府服務”全省最好地區之一。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國資國企管理趨向規範。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著力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優化創新生態。實施26個省級以上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平臺建設、人才培養項目。省級科技創新平臺達到14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5戶,市級以上科技小巨人企業達到57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20戶,過評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4戶。選派高校專業人才服務重點企業及關鍵崗位。

  更加突出建管同步,全力推進都市更新,規劃體系加快形成。啟動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等8項規劃,完成《遼源市道路專項規劃》等12項專項規劃,城市建設的科學性、系統性、規範性顯著增强。都市更新深入推進。啟動紅五星互通立交改建,改造向陽大路、福鎮大路等14條街路,人民大街延伸線、福鎮道口平改立工程建成通車。扎實推進東遼河、仙人河岸帶修復,完成龍山公園、東山公園、西安公園、東方廣場、站前廣場改造,新增市民休憩空間100萬平方米。改造供熱老舊管網30.2公里,鋪設燃氣管線14公里,完成瓦斯配套5200戶,“閥管灶”升級改造9200戶。實施魁星樓、遼河半島等11處夜景觀亮化工程,街路亮燈率、設施完好率達到98%。改造老舊社區54個、244萬平方米,惠及居民3.6萬戶。城市管理逐步規範。持續開展“走遍遼源”活動,拆除違建7.4萬平方米,拆除4座仙人河蓋板樓。打造向陽大路、龍山大街等8條牌匾示範街,改造82條市政街路樓體立面。數位城管智慧化陞級項目完成立項。全國文明都市創建工作扎實推進,都市文明指數得到有效提升。

  更加突出統籌協調,全力加快鄉村建設,鄉村建設行動有序推進。完成“1+12”特色小城鎮建設規劃和518個村莊分類佈局。新建農村公路196.5公里,改造危橋17座。創建國家級、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19個。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實施“三帶兩園”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創建“千村示範”示範村59個。清理農村道路5032公里、農戶庭院10.81萬戶,創建“美麗庭院、乾淨人家”4.2萬戶。鄉村旅遊產業加快發展。重點打造10條鄉村旅遊帶,朝陽村入選全省十大鄉村旅遊精品村。東豐縣被確定為全省首批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組織、全國人文生態旅遊基地縣。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107個部門、113戶企業包保幫扶43個脫貧村,“兩不愁三保障”水准持續提升,脫貧人口人均增收26.7%,五年過渡期實現良好開局。

  更加突出保護修復,全力構築生態屏障,污染防治攻堅持續深入。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省級環保督察迴響問題全部銷號,省級“回頭看”和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迴響問題有序整改。空氣環境品質優良天數達到90.8%。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2平方公里,東遼縣被評為全國水土保持示範縣,東豐縣被授予“省十佳黑土地保護縣”。生態保護修復系統推進。實施第三個“十年綠美遼源大地行動”、美麗河湖建設等40個生態修復重點專案,完成投資11.6億元。東遼河源頭段等5個項目列入吉林萬裏綠水長廊首批試點。採煤沉陷區地質環境調查基本完成,治理裸露山體81處,非煤礦山等領域納入有效管控。綠色低碳發展取得實效。編制“十四五”綜合能源利用規劃和用能指導意見,統籌解决能耗、煤耗和排放問題。全面排查擬投產達產“兩高”項目,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加快新能源、清潔能源和再生能源推廣應用。北部採煤沉陷區EOD模式試點項目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省級評審。

  更加突出民生改善,全力維護社會和諧。扎實開展“我為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完成惠民實事45件。就業和社會保障得到加强。新增城鎮就業1.18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3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全面推進“全民參保計畫”,養老、失業保險待遇以及低保、特困供養標準持續提高。遼源市被確定為全國醫保按病種分值付費工作示範都市。基本公共服務不斷優化。落實“雙减”政策效果顯著,中小學課後延時服務實現全覆蓋。吉林師範大學遼源分院獨立設定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通過省評估。建設城鄉養老服務機構18處。編制《健康中國遼源市施工圖》,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50餘個。公積金綜合服務平臺驗收東北地區第一。遼源體育健兒在14届全運會上斬獲3金1銀。重大風險管控有力有效。政府到期債務全部化解,東北襪業司法重整穩妥推進。全市不良貸款率下降2.3個百分點,東遼聯社在全省率先“摘帽”。全面構建人群免疫屏障,疫情防控更加科學精准。社會和諧局面持續鞏固。啟動“違法建設查處、柞蠶產業發展、室外公共體育設施保護”3項立法工作,成功創建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圓滿完成建黨百年等重要節點安保維穩任務,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實現食品藥品安全“零事故”,連續37年無重大森林火灾發生。東豐縣被評為“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國防後備力量建設進步顯著,徵兵、民兵工作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過去五年:凝心聚力謀發展

過去五年,是遼源聚力轉型發展、改革創新不斷深入的五年,是聚力綠色發展、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五年,是聚力和諧發展、民生福祉不斷躍升的五年。

五年來,在遼源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主動適應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積極應對“三危一擾”等突出衝突,勠力同心,砥礪奮進,攻克了一系列難中之難、艱中之艱,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社會呈現新氣象,高品質發展開創新局面。

  强基固本、大抓項目,綜合實力實現新躍升。經濟總量邁近500億元大關,全口徑財政收入超過35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創新發展成果顯著。

  規劃先行、內外兼修,城鄉面貌展現新變化。始終堅持城鄉聯動、市域一體、規劃管控,昔日煤城正在彰顯獨特魅力。城市功能全面提升。鄉村面貌全面改善。生態建設全面加强。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轉型陞級釋放新動能。始終把改革開放作為關鍵一招,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五大改革”系統推進。開放合作成果顯著。

  上下同心、盡銳出戰,三大攻堅贏得新勝利。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污染防治成果顯著。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扎實有效。

  盡力而為、善作善成,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頭等大事,實施惠民實事119件,民生投入190億元。社會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治理全面加强。

  未來五年:融入新發展格局

未來五年,遼源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届歷次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入貫徹省委十一届十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七届十三次全會、市八次黨代會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畧佈局,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以推進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打造“一區一城一地一園一鎮”為載體,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深化“五大改革”,構建“六大體系”,加快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快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遼源。

主要目標是:到2026年,經濟總量、工業總產值力爭突破1000億元,投資年均增長2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2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24億元,財政收入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準,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穩定增長,能耗、排放等約束性名額完成省計畫。力爭通過五年努力,讓發展格局加快重構、綜合實力加快提升、產業結構加快陞級、發展動力加快優化、城鄉建設加快提檔、生態環境加快改善、民生福祉不斷增進、各項事業全面提速。

堅持目標與規劃並行,讓發展佈局更加優化。堅持總量與質量並重,讓綜合實力更加雄厚。堅持改革與創新並驅,讓發展動力更加強勁。堅持都市與鄉村並進,讓城鄉面貌更加美麗。堅持保護與修復並舉,讓生態底色更加鮮亮。堅持保障與治理並濟,讓人民群眾更加幸福。

  2022年工作展望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第一年,也將迎來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打造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意義重大。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左右,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10%,稅收收入增長12%,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省調控目標一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名額完成省計畫。

  聚焦產業優化陞級,下大氣力推進工業高品質發展。壓實鏈長制責任,以穩工業促增長,以提“四率”保質效,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30%左右。緊盯重點產業項目。全力抓好七大產業集群、十個標誌性產業鏈、兩個配套基地和十大產業園區建設,組織開展新一輪工業技改工程。謀劃實施500萬元以上項目123個,力爭完成實物量投資50億元以上。突出抓好鑫達鋼鐵180萬噸熱軋帶鋼、東北襪業萬臺襪機數位化智慧轉型陞級、巨峰生化20萬噸山梨酸和50萬噸複合飼料、巨晟輕合金12萬噸高精度大規格鋁合金板帶箔材、遼礦集團礦山裝備製造業綜合、富奧汽車零部件鋁合金殼體二期、銀鷹製造多功能車間、瑞意糧機智慧成套設備、蛋雞全產業鏈提升等71個建鏈强鏈延鏈補鏈項目,七大主導產業產值增長30%以上。全力保障企業運行。强化工業運行監測和精准調度,保障煤電油氣運等要素供應,建立產業鏈供應鏈苗頭性問題預警機制,力爭50戶重點企業產能利用率提高10個百分點。提高竣工項目產出貢獻,建立項目台賬,實施績效管理,重點推動啟星鋁業軌道客車大型鋁合金型材及汽車輕量化等18個在建項目如期投產,鑫達鋼鐵超高溫亞臨界發電、華紡靜電二期等19個建成項目達產達效。實施“雙停”企業複產專項攻堅,力爭東豐藥業等10戶企業恢復正常生產。著力强化扶持服務。抓好政務服務,强化市級領導包保,深化“百人助百企”“服務企業周”等助企活動,探索“行長制+鏈長制+保長制”融資機制,著力破解流動資金、穩企擴崗、市場開拓等共性問題。抓好政策服務,創新製定產業發展政策,新增小微企業200戶、“個轉企”330戶、規上工業企業15戶以上。

  聚焦鄉村全面振興,下大氣力推進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畧為總抓手,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加快推進種質資源創新和新品種選育力度。加快建設丘陵半山區黑土地保護利用示範區,推廣保護性耕作科技模式100萬畝。優化種植業結構,推廣以矮稈密植為主的糧豆輪作模式,調減籽粒玉米2萬畝。扶優培强特色產業。打造“三品一標”基地25萬畝以上,“六大特色產業”和肉牛產業總體增長15%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增長15%左右。推廣種養聯動、產加銷協同的大循環發展模式。全面提升鄉村風貌。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加快“三帶兩園”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按照“九有六無”標準再創建54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實施路網建設、供水保障、清潔能源、資訊網路、商貿物流等43個項目。依託10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打造今勝、朝陽、永治等10個旅遊精品村和興國湖、德國風情小鎮等6個田園綜合體,實施大良水庫、老龍頭水庫旅遊度假區等22個項目。分類分級分批打造特色小城鎮,著力推動遼河源生態農業小鎮、汽貿小鎮建設,謀劃鋼鐵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落實好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穩定低保、特困供養、社保等兜底救助政策。突出產業治本效能,謀劃實施26個產業項目。

  聚焦消費結構陞級,下大氣力推進服務業高品質發展。堅持供給端、需求端兩端發力,域內消費、域外消費雙向擴容,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兩業並舉,加快推動服務業高品質發展。著力提升消費供給。堅持以需求為引領,深化供給側改革,完善供給結構,提升供給能力。實施百店促銷、名店名品聯動,暢通域內消費迴圈。加快商業綜合體建設,改造提升遼河半島、山語城、玉圭園3條徒步区,推進東遼河、渭津河、大梨樹河城區段濱水商業街區建設,新建改造3個農貿市場。進一步引導助推商貿物流、餐飲、家政等傳統服務業提質增效。啟動農村商業體系建設,推動都市商超向鄉鎮佈局。加快培育冰雪、文旅產業,積極打造區域性消費目的地,暢通域外消費。著力培育消費熱點。堅持造勢和行銷“雙促進”,開展消費促進月等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好“1·8”“9·8”消費節,辦好國際襪交會、琵琶藝術節、都市節等主題活動。定向精准投放消費券,落實農民進城購房補貼政策。優化消費環境,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著力創新服務業態。全力推動製造業、服務業融合發展,著重抓好工業貿易、現代物流業、現代會展業、現代電商業和服務外包業發展。支持東北襪業園打造吉林省中南部電商快遞中心,扶持優美姿、泛電商等產業園加快發展,探索建立“網紅學院”,不斷拓展遼源新型服務應用場景。推進醫養健康、文化教育、休閒旅遊等行業向新業態、新模式、新領域拓展。加大扶持引進力度,加快填補21項服務業空白。

  聚焦夯實發展基礎,下大氣力推進投資項目落地見效。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根本,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幹。全力抓好項目謀劃。堅持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包保責任相統一,全面壓實項目工作責任制。緊扣“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緊盯“六新產業”“四新設施”,緊跟國家政策特別是東北振興政策、專項債政策謀劃項目,建立梯次跟進的項目儲備庫,謀劃包裝5000萬以上項目200個以上。全力抓好項目招商。突出延鏈補鏈融鏈强鏈,圍繞產業鏈發展、對接合作等繪製招商地圖,實施精准招商。全力抓好項目落比特。嚴格落實重大專案領導包保、項目秘書等機制,圍繞招商落地、前期審批、竣工驗收、投產達效,建立項目集中審批和服務推進專班,全方位、全生命週期服務專案建設。

  聚焦轉換發展動能,下大氣力推進科技創新系統集成。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全面營造產業創新生態。實施科技專案創新工程。重點推進東北襪業園、富奧泵業等10個數位化車間改造、智慧工廠建設,加快鋼鐵建材、裝備製造等領域綠色化、數位化、智能化科技推廣。推動新能源汽車高壓鑄鋁、麻纖維氈材、無級變速器等技術創新,推進德盟歐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力爭達到30個以上。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新培育認定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0戶、科技型企業5戶。推動中科院地理所等院所組建在地科技服務公司,打造東豐皇家鹿苑創業園等眾創空間,增强墾豐吉東種業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實施科技創新人才培育工程。積極培育本土人才、吸引域外人才、留住現有人才,大力營造“吉人回鄉、創業就業”濃厚氛圍。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新生代企業家隊伍建設。新增5個以上市級科創團隊、專家工作室。實施創新合作拓展工程。簽約新增5個科研合作院校,支持企業與中科院駐長院所、吉林大學等高校院所開展合作,推動協同創新和平臺引進再有新進展。適時舉辦襪業、醫藥、梅花鹿產業創新發展論壇,推動產品研發應用,重點抓好梅花鹿系列產品開發。實施品牌提升工程。引導優勢企業由“遼源製造”向“遼源創造”陞級,在工業、農業、服務業及文旅產業領域開展品牌創建,力爭新增品牌50個以上,進一步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聚焦建設美麗遼源,下大氣力推進都市能級品質提升。堅持不懈强功能、補短板,持續實施都市更新行動。進一步強化城市規劃管理。完成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加强土地利用規劃調整,規範城鄉建設發展,守好綠色生態底線,完善產業發展佈局。突出規劃“上位法”定位,强化規劃剛性管控,强力整治違法建設行為。進一步提升都市要素保障能力。推動“路水熱氣電”等地上地下設施協同共建、提質增效。重點推進18個路橋工程,打捆推進5個老舊社區和背街小巷改造,高標準打造人民大街、遼河大路兩條精品街路,推動主要街路逐步實現風貌統一。盤活“半拉子工程”閒置土地,著力解决仙人河蓋板樓、電廠樓、大旅社地塊等歷史遺留問題。加快長春經遼源梅河口至通化高鐵前期工作。完成北部新區採煤沉陷區穩定性評估,啟動北部新區生態改造和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都市科學化管理水准。製定都市精細化管理標準,全面治理違建、亂停亂放、違規廣告牌匾、小廣告等城市管理亂象,堅持老舊散社區改造和物業管理同步推進,探索實施街長制、路長制。加快數位城管智慧化陞級和智慧交通綜合監管平臺建設,建立都市電子檔案。全面推進全國文明都市創建工作。爭辦全國首屆公積金文化論壇。進一步加快都市生態修復。持續構建以“四河八岸六山”為框架,山、水、城一體的都市生態體系,推動都市生態向網路化、立體化轉變。實施東遼河、大梨樹河、渭津河6公里岸帶修復提升工程,啟動欒架山城區段、向陽山公園提升改造工程和琵琶廣場海綿都市公園建設。新增城市綠化不少於30萬平方米。進一步提升經營城市能力。注重在都市更新中打造都市品牌,在開發行程中配寘要素資源,以品牌創建、資源配置最優化實現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陞級低效空間,釋放發展活力。推進渭津河南岸、金屬製品廠等15個地塊徵收工作。

  聚焦增强發展活力,下大氣力推進改革開放整體協同。主動融入“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厚植產業生態,對接社會資本。加强區域合作。持續深化與長春合作,依託長春要素優勢、產業優勢、市場優勢,更好融入長春經濟圈。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園基礎設施等17個項目建設。深化與一汽合作,全面適配汽車零部件科技、標準、質量、成本等要求,全力打通企業與一汽的配套鏈條,新增配套份額10%以上。加快引進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重點推動新能源電池隔膜、富奧電池殼體等項目落比特。深化與紹興合作,積極推動均勝北方零部件生產基地、雙天集團屠宰加工項目落戶遼源。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行政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制度改革,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時限縮短20%,確保營商環境保持全省先進行列。加快重點領域數據綜合,推動數據和資訊資源共亯,打通行業和部門壁壘。完善“畝均”投資、產出、稅收評估機制,促進優勢產業集群成鏈發展。加强金融領域、稅收領域、交通領域、環保領域、商混領域及散煤、燃氣、成品油、二手車市場專項整治,全面淨化市場環境。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圍繞“四個振興”,加速“兩化兩鏈兩業”融合,全力推進11項工業改革、12項農業改革、11項服務業改革和19項城市改革任務落地。深化國有企業管理和經營體制改革,盤活國有資產,增强國有企業市場參與力。助推厚德食品進一步完善上市前期工作。抓好東北襪業司法重整。加快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步伐,全域提升開發區的建設管理能力、產業承載能力、服務保障能力,推進遼源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

  聚焦厚植發展底色,下大氣力推進生態環境標本兼治。以整改中央和省環保督察迴響問題為抓手,持續推進污染防治,加快生態修復和綠色發展。狠抓空氣污染治理。聚焦“六控一减”,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攻堅戰,空氣環境品質優良天數占比達到91%以上。狠抓水環境污染防治。實施排放限值控制,抓好枯水期水環境質量監管,新建14個鄉鎮汙水處理站,持續開展入河排污口、河道、飲用水源和畜禽糞污專項整治。狠抓土壤污染防治。實施化肥農藥减量增效、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有效防控農業面源污染。加快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持續開展涉重、涉危重點行業排查整治。狠抓生態修復治理。加快歷史遺留廢棄礦山修復和裸露山體修復,推進東遼河流域國土綠化試點示範專案。新建良田20.4萬畝、造林26.3萬畝、治河67.5公里。狠抓生態迴圈產業發展。推動鑫達鋼鐵、巨峰生化等高耗能企業加快綠色化改造。謀劃實施固廢利用、綠電產業園等項目,加快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工作,啟動建設靜脈產業園。

  聚焦促進共同富裕,下大氣力推進民生工程共建共用。千方百計穩定就業創業,實施穩定就業專項提升行動,新增城鎮就業1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2萬人次,“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全面做好軍轉幹部及家屬安置工作。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畫,社會保險新增參保1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農村低收入人口參保率達到100%,嚴厲打擊欺詐騙保行為。積極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新建養老服務機構2個、服務設施3處,滿足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全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服務工作。落實好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提升無障礙環境品質。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新增公辦園學位1000個以上,改善32所中小學校辦學條件,穩妥推進新高考改革,完成五中异地搬遷,啟臻文化教育產業園一期投入使用。深化產教融合,加快職業教育高品質轉型發展。繼續跟進吉林師範大學遼源分院獨立設定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工作。大力發展衛生健康事業,推進市中心醫院南遷、中醫塔樓投入使用,中醫藥服務率達到60%。縣域就診率保持在90%以上。統籌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深化“書香遼源”“音樂名城”“文博育人”工程建設。推廣公路自行車、花樣滑冰等特色羣衆體育、競技體育。加快“四館”市場化運營,推動琵琶產業化發展,引導東豐農民畫、東遼剪紙等特色文化產品更好進入市場。

  聚焦統籌發展安全,下大氣力推進社會治理走深走實。著力防範金融風險,穩妥處置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風險,推動東遼聯社改制,持續開展代償清欠工作,全力推進債務化解。著力防範社會穩定風險,全面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嚴厲打擊電信詐騙等突出違法犯罪活動,持續深化行業亂象整治,强化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治理,切實抓好防震減災工作,提高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准,健全信訪和應急處置機制,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全面提升維護公共安全效能。著力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決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一精准三確保”防控策略,進一步築牢守護羣衆安全健康的堅固防線。強化國防安全建設,積極適應國防動員體制新變化,推動全市國防和後備力量建設取得新進展。(董博趙蓓蓓龐智源)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