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群眾滿意的幸福答卷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幸福社區創新多種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領基層黨建促提升,引領社會治理促穩定,引領民族團結促和諧,引領黨群幹群促融洽,推動社區黨員幹部羣衆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進一步增強社區凝聚力。
聚心:上好歷史必修課
“我的老家在桑珠孜區波姆慶社區,和平解放前父母都是農奴,一家十口人擠在一間小房子裏,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苦日子。是共產黨來了我們才翻了身,讓我成長為一名國家公職人員,過上了幸福生活。”“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所以,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2011年7月1日正式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這是“身邊黨員講身邊微故事”的部分內容。演講人叫普瓊,是桑珠孜區城北街道辦事處幸福社區“兩委”班子成員。
知所從來,方明所往。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幸福社區聚焦“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標要求,注重挖掘百姓身邊的紅色資源,講好百姓身邊的紅色故事。
社區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建各類宣講隊,靈活運用各種宣講形式,走進單元樓、特困人員供養中心、中小學校等地,開展宣講,受眾超過1萬人次。
與此同時,社區開設市民學校,邀請退休老幹部、老黨員,定期為羣衆輔導國家通用語言,努力營造良好氛圍,提高羣衆使用國家通用語言的能力和水准,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聚信:畫出最大同心圓
“80後”多阿是幸福社區一名退役軍人。退伍後,多阿辦起了公司,同時還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他的企業為孤兒、困難家庭、未就業大學生等22人提供就業崗位。2020年武漢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多阿第一時間捐款30萬元,還為日喀則市疫情防控一線送去了價值4萬元的慰問物資。
社區菜市場漢族老闆郭加立30年前隻身進藏討生活,是幸福社區的居民接納他、幫助他。30年來,郭加立時刻銘記這份恩情,每年社區開展慰問時,他都利用社會資源幫助社區羣衆就業,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來自甘肅的劉全剛照顧身患尿毒癥的妻子彭瓊20多年,不離不棄,無微不至,一直鼓勵妻子“不要急,會慢慢好起來的”。
……
像這樣感人的事蹟在幸福社區的黨史學習教育展廳,俯拾即是。
成立於2013年的幸福社區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這裡生活著藏、漢、回等8個民族的羣衆,有22戶民族通婚家庭。
社區的1062戶羣衆曾是散落居住在桑珠孜區各個社區的居民。幸福社區剛成立時,辦公設施簡陋、辦公場所緊缺,轄區巷道草木雜生、雜物亂堆。近年來,在社區黨組織的帶領下,幸福社區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提升居民貭素工程、民族團結教育相融合,不斷加強民族團結教育、提倡互幫互助,利用傳統節日,組織社區羣衆共度佳節、互致祝福,聊家常、賞艺文,進一步增進鄰里感情,打造和諧幸福社區。
“我們社區先後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範點’‘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日喀則市級五星村居’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幸福社區居委會第一書記、組宣委員德吉措姆介紹說。
聚行:小事辦出幸福感
“巴桑,你現在有時間嗎?B區12棟1單元的下水道堵了,你能不能過來幫我們修一下?”“好的,我現在就過去!”掛完電話,幸福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巴桑不顧大雨,背上工具包立即趕往居民片多家。
社區工作面對的都是羣衆的小事、瑣事、雜事。清理環境衛生、增設路燈、安裝下水道筦道……
羣衆動嘴、幹部跑腿。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幸福社區大力開展“我為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定期收集整理羣衆訴求,解决樓棟屋頂漏水、街道安全照明、羣衆臨時救助等“急難愁盼”問題。
——組建社區黨員志願服務隊,製作“羣衆心連心”卡片,按照“羣衆點單—‘雙聯戶’戶長核實—黨支部派單—志願服務隊接單—羣衆評估”的工作流程,圍繞糾紛調解、民事代辦、扶危助困、上門理髮、代買代辦等,為社區弱勢群體提供優質、專業的服務。
——落實黨員“三包”制度,實行社區網格化治理模式,建立3個大網格、10個小網格,擇優推選117名雙聯戶長,全面掌握管理聯系1062戶聯戶單元,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有序。
——發動黨員志願服務隊,積極參與精神文明都市創建工作,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行動,不斷改善社區衛生環境質量。同時,吸納社區大學生進入臨時志願服務隊,在寒暑假期間利用社區圖書閱覽室,為留守兒童無償提供課業輔導,幫助他們解决課業疑難、樹立學習目標。
一件件暖心小事,交出了幸福社區的“幸福答卷”,共同構建形成了人人有責、人人負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社區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顯著提升。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