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火點”的奧秘——梨樹縣秸稈綜合利用小記

吉林 98℃ 0
摘要:梨樹縣是聞名全國的產糧大縣,耕地面積達393.8萬畝,每年秸稈產量可達225萬噸。但自2018年入冬以來,梨樹卻一直保持著“零火點”的紀錄,其中奧秘何在?

梨樹縣是聞名全國的產糧大縣,耕地面積達393.8萬畝,每年秸稈產量可達225萬噸。以前,每到秋冬時節,農田裏時不時就會出現秸稈焚燒。但自2018年入冬以來,梨樹卻一直保持著“零火點”的紀錄,其中奧秘何在?

  秸稈還田保護黑土地

10多年前開啟的一場關於耕種模式的革命,使梨樹玉米秸稈一步步實現了變廢為寶的逆襲。

從2007年起,梨樹縣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探索秸稈全覆蓋還田、條帶旋耕還田、免耕播種等新的耕種模式。

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說:“秸稈打碎之後鋪在地上,或者條帶旋耕15釐米至17釐米的表層土壤中,再通過免耕播種機械栽培,採取寬窄行模式,不僅秸稈得到了最大化利用,黑土地也得到了保護。”

據四棵樹鎮農業站站長叢中成介紹,秸稈還田後可形成有機質,連續5年以上土壤表層有機質能新增20%左右,减少化肥用量20%。

梨樹縣種糧大戶盧偉說,前些年地裏連蚯蚓都罕見。採用覆蓋還田模式以來,每平方米蚯蚓數量達到60多條,多的地塊兒甚至能達到100條左右。

現時,梨樹全縣推廣這種新模式的面積已達200萬畝。

 過腹轉化讓秸稈變肉

由於現時秸稈還田科技還無法覆蓋全部耕地,還有大量秸稈需要找到出路。

秋收落幕,在郭家店鎮開闊的田野上,一臺臺秸稈打包機不停地奔跑著,一片片秸稈通過打包機後端的收集裝置進入主機殼內,經過壓縮,一個個巨型壓縮“蛋”從打包機後部滾出,散佈在大地上,勾勒出秋收後秸稈離田的別樣風景。

位於四棵樹鎮的宏源牧業有限公司,寬敞的雙葉式牛舍排列整齊,膘肥體壯的肉牛悠然自得。現時,該公司肉牛存欄已有200頭。董事長趙大吉算了一筆賬,一頭牛一年要吃1噸秸稈,200頭牛一年的消耗是200噸,相當於30多公頃地玉米產生的秸稈。

用秸稈做飼料養牛,可謂一舉多得。梨樹通過玉米秸稈青黃儲和壓塊飼料加工等管道,喂飽了40萬頭牛和35萬只羊。現時全縣青黃儲秸稈轉化量達到10萬噸,年產秸稈飼料2萬噸。

  化為燃料用秸稈發電

“現在合作社有50多戶農民加入,土地集中起來管理,從種到收大家不僅有地裏的收成,還能從打包撿拾中賺一部分錢。”梨樹縣十家堡鎮龍王廟村,龍昇種植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宇說。秋收結束以後,他的10臺秸稈打包機和十多臺運輸車每天連軸轉,250公斤一捆的秸稈打包好之後立即送往周邊的發電廠,供不應求。

在梨樹縣箭農生物質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裏,秸稈經過生產線壓縮處理後,變成了手指大小的秸稈燃料顆粒。公司負責人張帥說,這種燃料燃燒效率高,污染低,每噸出廠價可達500元以上。

根據測算,現時梨樹縣每年的225萬噸秸稈中,採取還田、撿拾打捆、飼料化和燃料化加工的總量已經達到200.25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9%,秸稈焚燒的壓力大大減輕。

梨樹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孫一良介紹,該縣2021年共綜合各類資金1億多元,專項用於推廣秸稈綜合利用。(畢瑋琳王偉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