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為止,世界上總共發生過7次超級大堵車。最嚴重的在法國,發生於1980年的2月份,堵車路線長達175公里。這7次超級大堵車中,中國“有幸”上榜一次。
圖:大堵車
那是11年前,2010年8月份,北京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車,堵車里程長達135公里,直到12天后才得到緩解。
11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當時,京藏高速張家口至北京路段中,有一部分路段是和110國道平行的。對於司機來說,可以選擇走京藏高速,也可以選擇走110國道。可當時碰到110國道封道施工,只有一半路能走。
而110國道,又是非常重要的貨車運輸通道。因為封道,大量貨車湧入到京藏高速。而這些貨車中,有一大部分是從內蒙古出發,運送煤炭前往其他省份的煤車。
從內蒙古南下,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走山西,一條是走河北。先說後者,走河北要選擇G6京藏高速或者是110國道,然後穿過八達嶺南下。然而,相較於山西,大部分來自內蒙古的運煤司機都選擇走河北。
因為山西是煤炭大省,為了煤炭的可持續發展,設立了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徵收對象是在山西省開展原煤開採工作的組織和個人。為此,沿途有不少煤炭檢查站,對運煤車按噸收費。
可並不是山西有煤炭,像內蒙古也有。問題的關鍵是,內蒙古的煤炭與山西的煤炭長得一個樣。由於無法有效區分,便會將“入境煤”按照“過境煤”統一收費。
圖:煤炭運輸
而那些從蒙古運煤炭的司機,出蒙古的時候已經交了一次費用,如果選擇從山西南下,就需要再交一次。為了避免二次交費,大部分司機都選擇G6京藏高速或者是110國道。
而隨著110國道的封道修路,又導致G6京藏高速堵車。另一方面,煤炭沒有保質期,即使有貨車司機明知G6高速堵路,可為了少繳費,寧願在路上堵幾天,也要把山西繞過去。
直到幾天後,110國道修路結束,一場持續了12天的大堵車才得到緩解。
那一年,“北京市治理擁堵”成為2010年全國交通運輸十大新聞之一。
但是話說回來,北京堵車嚴重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2001年時,就有人喊出“治理北京擁堵”的口號。
後來,北京又是搖號,又是限牌,緩解堵車了嗎?
20年過去了,回頭再看北京堵車的情况,依然是堵得讓人鬧心!
其實不僅是北京,全國各大城市都堵,問題出在哪?
過去10年,中國城市化率從45%提升到了64%,汽車千人保有量從50臺提升到了200臺。在國外,城市化和汽車普及基本是在兩個時間段發生的,而中國是在同一時間段發生。
這就導致大部分的都市,同時出現了嚴重的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
有人說,因為中國人口多,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大,才導致交通擁堵。真的這麼簡單嗎?
圖:東京捷運
以日本東京為例,北京市面積是東京都市圈面積的8倍,北京人口是東京都市圈人口的近2倍。但是在人口密度上,東京是北京的5倍還要多。在汽車總保有量上,北京有600萬臺,東京有800萬臺。
在數據如此不好的情况下,東京的堵車程度卻遠不及北京,問題又出在哪?
原因很簡單,在城市軌道交通上!
說起道路交通,中國有兩個世界第一。早在2018年末的時候,中國高鐵總里程世界第一,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世界第一。
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總不可能天天坐地鐵,天天跑高速,更多的還是在都市內部道路的通勤。而這一部分內容,就是城市軌道交通!
中國在城市軌道交通上的成就,與高鐵總里程和高速總里程相比,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上,東京之所以沒有北京這麼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城市軌道交通上做得好。
日本的軌道交通最早開始於1869年,到如今已經過去150多年。經過150多年的發展,日本已經形成了“新幹線——私營鐵路——捷運”三圈層的交通網絡。正是這三圈層的交通網絡,極大地改善了東京道路擁堵的情况。
圖:日本捷運
寫到這裡,有人會反駁說,你這個傢伙,崇洋媚外,中國沒有捷運?沒有高速公路?沒有高鐵?沒有公車嗎?
好!給你假設個情况——炎炎夏日,朋友約你出去玩。你有三個選擇項,開車,公車或者是捷運。但是除了開車外,不管是全程公車,還是全程捷運,亦或是公車和捷運混搭,都需要頂著烈日走很長一段時間的路。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多數人直接選擇開車赴約。相較於坐地鐵,開車不用走路,風不吹,日不曬。相較於坐公車,與其坐公車堵在路上,不如開車堵在路上,自己還掌握了主動權。
反觀日本,他們在捷運和高鐵上並沒有中國做得好,但是他們在城市軌道交通的銜接上做得非常好。
日本在“新幹線——私營鐵路——捷運”三圈層外,還搭建了相互直通運營和快慢車的組織管道。在這種構建模式下,東京捷運換乘非常便利。如,從新幹線轉乘地鐵,因為相互之間直通運營的存在,換乘甚至只需要三分鐘。
調查顯示,東京的所有住戶中,從住宅到最近地鐵站不足500米的占比高達61.9%,超過1公里的僅占0.53%。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家更樂於乘坐公共交通。這也讓東京僅靠195.1公里的地下鐵路里程,就達到了日客流量758萬人次,約是北京同期的2.5倍。(2018~2019年度)
是中國不行嗎?並不是的。
圖:捷運上的大爺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雖然也有很長的發展歷史,但是也是在近30年來,才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期。現時,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資料顯示,已經有40多個都市實現了城市軌道交通從無到有,後又努力向從有到高品質發展的階段。
發展總是痛苦的,而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嘗試新的管道卻是值得的。
近日,
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主辦
,在北京召開的2021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上,其圍繞著“智賦城軌,慧行致遠”的主題,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
以比亞迪為例,其在展會上展示的雲巴電動車,以小運量的優勢,為捷運蒐集、疏散客源,形成了與捷運的互補。他的出現,有點像是共亯單車的最後一公里。
以青島捷運為例,其牽頭中國中車、上海富欣、中興高達,共同推出了“列車自主運行系統(TACS)”,並亮相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展覽。在减少20%設備量,30%維護量的情况下,還能讓捷運保證安全的同時,做到自主進入、防護、調整和運行。
圖:火車站候車
其實,無論是雲巴,還是TACS,都是中國在城市軌道交通上的探索和創新。給中國足够的時間,絕對能超越日本,讓北京不再堵,讓全國不再堵!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