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市教委召開“重慶普通本科高校'四新'建設推進會”,重慶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14所高校進入重慶市高水准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新農科(以下簡稱“四新”)建設高校立項(培育)名單。
據瞭解,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分三年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畫2.0,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和新文科(即“四新)建設,進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能力。
“近幾年,重慶市研製出臺了《深化普通高校新工科建設加强創新型工科人才培養實施方案》《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普通高等學校新文科建設實施方案》《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總體方案》等系列檔案,全面推動“四新”建設,深化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黃政在會議上介紹,市委市政府把推進“四新”建設定位為全市高等教育重大改革創新項目,2018年市級財政投入4.53億元啟動第一輪新工科高校及新型二級學院建設;2021年起再投入近6億元,全面投入“四新”示範性學院(基地)建設,並將對國家一流專業、重慶市急需專業提高生均經費撥款標準。現時,重慶市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98個,國家級一流課程105門。
記者瞭解到,在建設“四新”的過程中,重慶高校湧現出不少好的案例和做法。如重慶大學曙光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選教育部第三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2.0基地,大數據與軟體學院入選教育部首批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重慶郵電大學工業互聯網學院和重慶理工大學新能源汽車現代產業學院入選教育部首批50個現代產業學院,入選數量並列全國第5。西南大學在全國農科院校率先發佈《新農科本科教育創新行動計劃》;西南政法大學與“一帶一路”近40個國家和地區合作培養卓越法治人才;重慶醫科大學建成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四川美術學院50%的本科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黃政表示,“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新農科”的人才培養是具體多元的,突破學科屏障,推動學科融合、專業融合是“四新”建設的共通之處。對新工科高校來講,要强化學生的家國情懷、國際視野、法治意識、生態意識和工程倫理意識等教育,著力培育學生“敬業精業、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對新醫科高校來講,要著力培養具有“救死扶傷的道術、心中有愛的仁術、知識扎實的學術、本領過硬的科技、方法科學的藝術”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五術”醫學人才;對新文科高校來講,要致力於培養德才兼備、知行合一、身心和諧的新時代哲學社會人才,能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傳播中國形象;對新農科高校,要强化學生“愛農、懂農、踐農”教育,培養學生敢於當擔、樂於奉獻精神,引導學生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會議公佈了一批重慶市高水准“四新”建設高校立項(培育)名單。其中,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重慶科技學院、重慶文理學院等6所高校成為重慶市高水准新工科建設高校立項(培育)名單;重慶醫科大學進入重慶市高水准新醫科建設高校立項名單;西南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四川美術學院、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師範大學等6所高校進入重慶市高水准新文科建設高校立項(培育)名單;西南大學進入重慶市高水准新農科建設高校立項名單。
此外,由西南大學建設的現代生物醫藥產業學院、西南政法大學建設的智慧司法現代產業學院等24個學院進入重慶市普通本科高校示範性現代產業學院立項(培育)名單;重慶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等6個學院進入重慶市普通本科高校示範性未來技術學院立項名單;重慶大學立項建設的何魯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彭桓武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等11個基地,進入重慶市普通本科高校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立項名單。
“堅持四個‘面向‘,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全方位推進系列卓越人才培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在會議上作了《深化“四新”建設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的主旨報告,他對重慶在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做出的貢獻和在建設一流本科教育中做出的成績表示祝賀,勉勵大家繼續走好產教融合、科教結合、醫教協同之路,把卓越拔尖人才培養作為高等教育關鍵目標,探索形成卓越拔尖人才培養方案和範式。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