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說三國:九十六周瑜之死

湖北 124℃ 0
摘要:戰後,雙方瓜分勝利成果,劉備以左將軍領荊州牧,周瑜將南郡長江以南地區分給劉備。劉備把軍營設在與江陵隔江相望的油口,並改名為警察。孫權任命周瑜兼任南郡太守,屯駐江陵,並把下隽、漢昌、州陵三個縣作為他的奉邑。周瑜返回江陵備戰,走到巴丘時,突發疾病去世,年僅三十六歲。周瑜有兩子一女。周瑜的小兒子周胤,初任興業都尉,娶孫權宗室女兒為妻,領親兵一千,駐守警察。孫權感念周瑜,最終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戰後,雙方瓜分勝利成果,劉備以左將軍領荊州牧,周瑜將南郡長江以南地區分給劉備。

劉備把軍營設在與江陵隔江相望的油口(今湖北公安縣東北),並改名為警察。

獲得南郡後,南郡諸郡山谷蠻夷都歸附劉備。

劉備以杜普為臨沮(今湖北遠安縣)縣長,以梁大為旌陽(今湖北枝江縣北)縣長。

孫權任命周瑜兼任南郡太守,屯駐江陵,並把下隽、漢昌、州陵三個縣作為他的奉邑。

又命程普兼任江夏太守,設郡府在沙羨(治今湖北武漢市江夏區西金口),呂範兼任彭澤(今江西湖口縣東南三十裏江橋鄉柳德昭村附近)太守,呂蒙兼任尋陽(今湖北黃梅縣西南)縣令。

劉備向朝廷上錶,推薦孫權代理車騎將軍,兼任徐州牧。

正在這時,劉琦去世,劉錶原來的部屬大多歸附了劉備。

劉備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市)拜見孫權,以自己地盤太小,要養活的人太多為由,請求都督荊州。

周瑜聞訊,上奏說:“劉備以梟雄的姿態,且有關羽、張飛熊虎般的猛將,他一定不會長久屈身於他人之下。依我愚見,最好是把劉備遷置到吳郡,為他修建最豪華的宮室,多給他一些美女及他喜歡的東西,讓他沉迷享受,玩物喪志,再把關羽、張飛二人分開,各安置在不同的地方,派遣像我這樣的人去挾制他們,讓他們與我們一道作戰。這樣一來,大事可成。如今割讓土地資助他,如此遷就,讓這三個人聚在一起,而且都安放在邊境,恐怕是蛟龍得到雲雨,終非池中之物啊。”

他極力主張軟禁劉備,將關羽、張飛分開,便於控制,慢慢地把三人納入孫權麾下。

呂範等人也勸孫權乘機扣下劉備。

孫權擔心制服不了劉備,而且曹操在北方虎視眈眈,正是廣攬英雄豪傑之際,害怕如此一來,自己名聲受損,天下人才不會再為自己效力,猶豫之下,沒有採納周瑜的建議。

他也沒有馬上答覆劉備,而是讓他回去等候消息。

劉備回到警察,過了很久才聽到這些內幕,歎息說:“天下的智謀之士,看法都差不多。當時諸葛亮勸我不要去,也是擔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正在危急中,不得不去,這實在是走險路,差點就栽在周瑜的手中啊。”

周瑜趕往京口,拜見孫權,說:“現在曹操剛受挫折,正擔心自己內部發生變亂,暫時不會與你對陣作戰。請允許我同奮威將軍孫瑜一起進軍攻取蜀地,得蜀後再吞併張魯,然後留孫瑜在那裡固守,以便與馬超結援呼應,我再回來與你一起佔據襄陽,進擊曹操,這樣攻取北方就有希望了。”

孫權同意了。

周瑜返回江陵備戰,走到巴丘(今湖南岳陽市)時,突發疾病去世,年僅三十六歲。

孫權得到消息後,十分悲痛,大哭著說:“周瑜有輔佐帝王的才能,現在忽然短命而死,我依靠誰呢?”身著素服舉行哀悼,感動所有部下。

當周瑜靈柩運還吳郡時,孫權又往蕪湖迎接,舉辦喪事的所有費用、物資等全部供用不缺。

後來,他又頒佈諭令:“已故將軍周瑜、程普,他們家的田客,都不要求他們納稅服役。”

程普自以為年齡比周瑜大,多次淩辱周瑜,周瑜卻降低自己的身份來對待程普,始終不與他計較。

程普終於佩服周瑜,對周瑜親近敬重,還告訴別人說:“與周公瑾交往,好象喝下醇厚的美酒,不知不覺就已沉醉。”

周瑜有兩子一女。女兒許配後來的太子孫登,大兒子周循娶後來的長公主孫魯班(孫權與步夫人之女)為妻,被任命為騎都尉,有周瑜的氣質風度,被孫權厚愛,可惜年輕時就去世了。

周瑜的小兒子周胤,初任興業都尉,娶孫權宗室女兒為妻,領親兵一千,駐守警察。

黃龍元年(229年),周胤被封為都鄉侯,後來因犯罪而遷徙廬陵郡。

赤烏二年(239年),諸葛瑾、步騭聯名上疏為周胤求情,說:“已故將軍周瑜之子周胤,過去受到主上誇讚表揚,被封為將軍。他在享受优渥待遇時,沒有考慮如何立功報效朝廷,以至於放縱自己各種貪欲,招來罪罰。為臣們內心思慮,過去周瑜深受陛下寵信,在朝時是心腹重臣,出戰時是得力良將,受命出軍作戰,總是親臨前線陣地,忠心耿耿,視死如歸。故此能在烏林擊敗曹操,在郢都攆跑曹仁,顯揚國家的威力和陛下的仁德,聲震華夏,愚昧的荊蠻也無不歸服。即使是周代的方叔,漢朝的韓信、英布,實在也不能超過他。那些能够打敗敵人拯救國家的大臣,自古以來的帝王沒有不敬重他們的,故此漢高祖的封爵誓詞有言:‘縱使黃河細如衣帶,泰山小如條石,封國制度也會長存,永傳子孫後代。’並用丹砂書寫誓詞,舉行隆重盟誓儀式,將誓詞藏於祖廟,讓它永遠留存,要使功臣之後,世世代代相繼,不僅其子其孫,而且傳至久遠的後人,報答和表彰臣下的功德,勤懇真誠,以至極點,其意在於以此勸戒後人,使那些為國建功獻身的臣子死而無悔。况且周瑜去世不久,而他的兒子周胤被降為平民百姓,這就更加令人心傷。我們認為陛下處事英明,善於以古為鑒,能使消絕的封爵重新興繼,囙此才為周胤求情,請求赦免他的罪過,歸還他的兵卒,恢復他的爵位,使久未鳴叫的公雞重新打鳴,使身負重罪的臣子重新得到報效立功的機會。”

孫權回答說:“我的心腹舊臣,與我協力共事,公瑾是其中之一,我對他確實忘不了。過去周胤年少,開初並無功勞,我卻讓他平白無故地掌有一支軍隊,封賞爵位任為將領,就是追念公瑾的功績而恩賜他的後代。而周胤卻倚仗這些,沉湎於酒色,為所欲為,前後數次警告勸喻他,而他依然故我。我與公瑾的友誼,與同你們二比特一樣,期望周胤有所作為的心意,豈有盡頭之處?鑒於周胤罪惡過重,不宜於立刻還他官爵,而且還應讓他受些苦難,使他自知痛改。如今你們二比特誠懇地援引漢高祖的封爵誓詞,令孤感到慚愧。雖然我德行不可與漢高祖並論,但還是想爭取向他看齊,此事就是這樣,故此未能採取你們的建議。作為公瑾的兒子,加上你們二比特從中說情,如能改過的話,還有什麼不好辦的呢?”

諸葛瑾、步騭的奏疏剛呈上去,朱然和全琮也上奏替周胤說情。

孫權感念周瑜,最終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可惜詔書還未發出,周胤就病死了。

周瑜的侄兒周峻,也因為周瑜的元勳之功而被任為偏將軍,領兵一千人。

周峻死後,全琮上奏請求任命周峻的兒子周護為將軍。

孫權說:“過去趕走曹操,奪得荊州,都是公瑾的功勞,我永遠不會忘記。開初聽說周峻去世,也曾想起用周護,但聽說周護的秉性行為極壞,用他作官等於在製造禍亂,故此我打消了這個念頭。孤人懷念公瑾,豈有止境嗎?”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