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熱血獻救援——記昭通市應急救援中心姚良坤一門三代救援工作事蹟

云南 59℃ 0
摘要:在昭通市昭陽區有這麼一家人,祖孫三代接力從事救援工作,傳承救援人員好家風。爺爺是70年代一名英勇的烈士,在父親的影響下,姚良坤也成為了一名礦山救護隊員,把青春年華獻給了救援事業。作為一名兩個孩子的父親,他又將撫養成人的兒子也送到了礦山救護隊的隊伍當中。姚良坤生於1972年1月12日,1988年初中畢業,於1990年10月28日參加昭通市礦山救護隊,期間參加救援任務50餘起,搜救被困人員164名。

在昭通市昭陽區有這麼一家人,祖孫三代接力從事救援工作,傳承救援人員好家風。爺爺是70年代一名英勇的烈士,在父親的影響下,姚良坤也成為了一名礦山救護隊員,把青春年華獻給了救援事業。作為一名兩個孩子的父親,他又將撫養成人的兒子也送到了礦山救護隊的隊伍當中。祖孫三代接力,樸實又高尚“舍小家,保大家”的無私精神,演繹了這個普通家庭的最美故事。

姚福友生於1942年,中共黨員,1958年進入東勝煤礦參加工作,1966年6月昭通市成立地區礦山救護隊,從東勝煤礦抽調在昭通地區礦山救護隊,成為第一批礦山救護隊員,擔任二小隊小隊長。1971年10月30日,下午六時許,姚福友在魯甸縣大水井坡脚煤礦搶救礦工時犧牲。

姚良坤生於1972年1月12日,1988年初中畢業,於1990年10月28日參加昭通市礦山救護隊,期間參加救援任務50餘起,搜救被困人員164名。2006年起,擔任救援車出車任務,現已從事救援工作30年。

姚良坤回憶,在自己還未出生時,自己的父親就因救援任務而犧牲,母親一人帶著五個姊妹生活,把他們撫養成人,小時候總是吃不飽,餓著肚子去上學,回到家中還要幫著母親做事,生活的壓力壓在了母親一個人身上,家裡的五個姊妺因家庭貧困而輟學。參加工作後,姚良坤走上了父親未走完的路,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礦山救護隊員,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每一次的救援任務中,總是盡心盡責,危險的事總是沖在第一線,竭盡所能的去搶救每一名被困人員。

姚霄生於1996年5月1日,2014年高職畢業,2014年5月29日參加昭通市礦山救護隊,現就職於二小隊。就職以來,參加過6次救援任務,在2019年3月8日在永善大興鉛鋅礦中表現突出,被組織評為優秀個人。

姚劍生於1996年5月1日,2017年大專畢業,畢業於雲南曲靖能源學院煤炭開採科技,於2017年參加礦山救護隊,現就職於三小隊,進隊期間參加過3次救援任務,搜救被困遇難人員19名。

每當想起小時候那刺耳而又急促的電鈴聲,就知道父親他們又去處理事故,一個又一個的家庭而破滅,一個又一個幼小的孩子沒有了父親,總是和同學吹著牛說我的父親又去救別人的父親了,多麼的偉大,卻不知自己的父親在每一次的救援的任務中擔任著多麼大的風險,不知自己的父親為了這個家而所付出的一切,自己長大成人,成為礦山救護隊員的那一天,感受的那個氛圍,那個氣息,那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精神,哪怕有百分之一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兩百的努力去搶救每一個被困人員、オ知道自己的爺爺,自己的父親在面臨每一次救援任務所要面臨危險與擔當。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