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非機動車道、補齊橋區慢行道,京藏輔路慢行環境整治完工

北京 78℃ 0
摘要:新京報快訊1月11日,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京藏輔路慢行廊道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已於去年年底完工。通過整治,拓寬非機動車道14.1公里,規範62處公車站行車秩序,補齊4座交流道區慢行功能。今年,市交通部門將繼續推動慢行系統建設和整治工作提質增效,進一步提升步行和自行車出行吸引力。

新京報快訊(記者裴劍飛)1月11日,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京藏輔路慢行廊道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已於去年年底完工。通過整治,拓寬非機動車道14.1公里,規範62處公車站行車秩序,補齊4座交流道區慢行功能。

今年,市交通部門將繼續推動慢行系統建設和整治工作提質增效,進一步提升步行和自行車出行吸引力。

德勝門橋改造後的效果。北京市交通委供圖

原先存在部分路段慢行設施不達標等問題

京藏高速輔路(德勝門橋-西關環島)始建於1996年,是連通中心城區與清河、回龍觀、昌平地區的重要交通線。然而由於設計時情况與如今交通環境差异大,導致不少市民反映在這條路上騎行遇到不少障礙。

特別是2019年自行車專用路開通運行後,市民綠色出行意願顯著提升,京藏高速輔路成為昌平新城、回龍觀、清河等大型居住區至上地、中關村科技園等大型就業區之間的重要通勤路線,同時也是眾多騎行愛好者遊玩北京西北部眾多景點的騎行路線。

為此,市交通委會同市警察交通管理局、市園林綠化局於2021年10月下旬啟動整治行動。

京藏輔路慢行廊道綜合整治提升工程起點為二環路德勝門橋,終點至昌平西關環島,全長約35公里。針對部分路段慢行設施不達標、交流道區慢行系統部分功能缺失、公車站臺機非交織等問題,採取拓寬非機動車道與人行步道、規範公車站處行車秩序、完善交流道區慢行交通功能等措施。

德勝門公車站改造後效果。北京市交通委供圖

累計拓寬非機動車道寬度14.1公里

為保障非機動車道通行安全順暢,此次工程中,通過適當縮減機動車道寬度、佔用外側綠地等管道,累計拓寬非機動車道寬度14.1公里。其中,德勝門至西三旗橋南14公里的城市道路段,將長度2.2公里輔路的非機動車道寬度調整至3.5米;西三旗橋以北至西關環島21公里的普通公路段,將長度11.9公里輔路非機動車道寬度調整至2.5米。工程實施後,除個別點段外,實現了全線非機動車道最小寬度不低於2.5米,達標率為92.3%,提升了17.4%。

為保障沿線行人出行安全便捷,此次工程中,針對不同路段的行人流量和出行訴求,有的放矢開展整治工作。如京藏輔路(出京方向)北沙灘橋南側步道缺失,原先行人只能利用輔路機動車道與自行車道之間寬約1.5米的樹池帶通行,本次通過壓縮機動車道的管道將步道寬度調整為2.5米,保障了行人路權。針對西三旗橋以北人行道寬度小於1.5米的路段,採用佔用外側綠地和混凝土路肩、改造邊溝、雨水井改移拓寬的管道,進一步拓寬人行道通行寬度,累計改造長度3.38公里。工程實施後,全線人行道寬度達標率(都市段不低於2米、公路段不低於1.5米)提升了21.2%。

改造後,南店北路南側步道增設了人行步道和斑馬線。北京市交通委供圖

公車站臺處、橋區慢行體驗得到提升

為保障公車站臺處非機動車騎行安全便捷,通過完善導流島、設定柔性隔離柱、施劃自行車優先地面標識、設定路面彩鋪、規範公交車停靠秩序等管道,規範了沿線62個公車站處的通行秩序,有效解决了交通衝突問題,保障非機動車安全有序通行。

此外,為提升交流道區慢行出行品質,本次工程因地制宜,實施“一橋一策”,完成德勝門橋、馬甸橋、上清橋等4座交流道區改造。如在德勝門橋區存在多路口交叉、慢行路徑不清晰、步道寬度過窄、公車進出站困難、高峰期交通擁堵等問題,本次將西南角步道寬度由原3.3米拓寬至6米,東側人行步道由3米拓寬至4.3米。同時,將德勝門箭樓東西兩側公車站及非機動車道進行拓寬改造,改造前站臺人行道寬度僅1.8米,本次將公車站臺寬度拓寬至4米,並增設了3.5米公車港灣及3米非機動車道,新增了路面彩色鋪裝,進一步保障非機動車路權,整體優化提升了慢行通行環境。

新京報記者裴劍飛

編輯白爽校對李立軍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