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我國正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困難時期,連年的自然灾害使各地莊稼都受到了影響,老百姓的生活水準也有所下降,有些百姓連飯都吃不上,甚至還出現了餓死人的情况。面對這樣的情况,黨中央號召各級領導幹部下到基層,深入開展調查,以汲取一定的經驗教訓,摒弃當時的一些錯誤做法。
當時的朱德元帥已經74歲高齡了,但他卻常常不辭辛勞,經常深入基層傾聽廣大群眾的呼聲,並實事求是地向黨中央反映基層的具體情況。從1952年到1966年,老總就先後到二十七個省、市、自治區,進行了一百三十多次視察活動。
1960年2月底,朱德來到陝西,這時他從各地報紙上看到一些報導,說什麼如今的形勢一片大好。但自己在實際走訪過程中,依然發現還是有不少老百姓餓著肚子沒有糧食吃。遇到這樣的情况,老總心裡很不舒服,也一直吃不好睡不好。他打算下次一定要回到自己家鄉看看,他相信自己的老鄉一定不會欺騙他,能够把自己的心裡話告訴他。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是朱德的桑梓之地,1908年22歲的朱德告別了家鄉的父老鄉親,毅然前往雲南昆明參加革命,而這一別,就是漫長的52年。雖說建國以來回來過幾次四川,但因為工作的原因,也沒能回家看看。
3月8日,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從重慶乘機抵達南充。為了切實地感受百姓的情况,他第二天就坐著小車前往家鄉儀隴縣。一起陪同前去還有四川省委書記,南充市委副書記,儀隴縣委書記等一批省市縣級的領導幹部。車子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行進,朱德望著窗外明媚的天氣以及遍地開放的油菜花,心情很複雜。離開家鄉已經五十多年了,如今再次回到自己家鄉,內心還是有些激動的。但想到這幾年的自然灾害,讓老百姓們在和平年代餓肚子,心裡真得很不舒服。
坐在車子裏的時候,老總也沒有閑下來,他和車上的幾個領導都在交談,仔細詢問當地農業生產的情形,並且做了很多訓示。
得知老總回鄉,鄉親們不約而同前來迎接。老總剛一下車,就被熱情的鄉親們團團包圍,大家紛紛向他問好,有些年紀稍長的老鄉,既高興又疑惑地問他:“您怎麼現在才回來?建國這麼久,為何不來老家看一看?是不是革命太久了,把我們都忘了?”
新中國成立後,朱德曾六次視察四川,但回老家探望,卻只有這一次,這究竟是為什麼?
面對家鄉父老的詢問,老總還是表現得十分愧疚,他告訴家鄉的父老鄉親們,自己不管在哪裡,都很惦記他們,但實在沒空回來看大家。自己打離開家鄉後,就沒有給家鄉帶來什麼好處,還讓鄉親們跟著自己遭罪受累了!”
其實老總遲遲不回鄉,自然是有著不得已的苦衷。
新中國成立後,朱德工作非常繁忙,日常需要處理的事務便已足够繁重,還要耗費大量時間外出視察,到國外訪問,以及出席並主持各種會議,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時間回鄉。
鄉親們當然也知道老總回家一趟很不容易,紛紛表示,希望朱德這次回來,別急著走,一定要在家鄉多住些日子啊!”
大概下午五點鐘時,朱德的車到了儀隴縣復興區。經過敬老院時,他對車上的人說道:“對那些年老卻沒有依靠的老人要特別照顧好,敬老是一種需要提倡的美德。”隨後下車去看望那些老人家,詢問他們吃的怎麼樣,穿的怎麼樣。
晚上六點左右,車子到達了朱德的故居,它建在馬鞍場西邊的琳琅山麓,是清代嘉慶末年修築的三合院。但這座屋子因為年代久遠無人打掃,已經沒法住了,於是當地的領導就在馬鞍中學打掃了幾間辦公室,安排老總在這裡住下。
進入中學時,剛好是學生們的晚飯時間,朱德就跟一些去食堂還有宿舍的學生聊天,詢問他們一些如每個月吃多少粗糧、細糧?有沒有補助?家裡能供給嗎?糧食不够,春荒時吃什麼等最基本的生活問題。
看著學生們一個個面黃肌瘦,欲言又止的神情,他的心裡已經大致猜到了大致情况。於是嚴肅地對當地領導講:“這些孩子們還在長身體,學習又比較辛苦,要想辦法提高孩子們的伙食,生活補助也要到位。像那些辛苦繁重的支農活動,就不要讓孩子們參加了。”聽完訓示,大家也都表示一定會按老總的意思辦。
朱德要求負責接待自己的衕誌:一切要從簡,自己是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不給當地添麻煩的。老總始終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老兵,能吃上故鄉的飯菜就已經很高興了。
於是在當晚的餐桌上,果然都是朱德的家鄉菜,像地裏的紅薯、青菜、魚腥草、豌豆尖等,雖然沒有一個葷菜,老總卻非常高興,邊吃邊不停說好吃。旁邊領導看見老總吃紅薯時沒剝皮,便提醒老總這樣連皮吃不容易消化,但老總卻說自己已經習慣了這樣連皮吃。他還認為剝了皮吃太可惜,想想以前的條件多艱苦,有時候連紅薯皮都沒有機會吃。
吃完晚飯後,儘管一天車馬勞頓,但朱德並沒有馬上休息。而是立刻又喊來當地的幹部,向他們詢問了很多的問題,大多是與羣衆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並且訓示,要根據山區的特點發展經濟。多搞一些副業,比如種棉花、油菜、桑樹:養豬、養雞鴨鹅等等……每件事老總都想到了,並且安排的事無巨細,這讓在場的很多人人都很感動。
3月10日晚上,儀隴縣的領導考慮到之前讓老總吃的都是一些家鄉菜,心裡覺得過意不去,於是就準備了一頓比較豐盛的晚餐。沒想到老總見到後,馬上責備道:“你們是不是忘了我之前回鄉提的約法三章:第一不要限制我的行動,我想上哪就去哪;二是我願找哪個人談話就找哪個人談;三是飯菜自己點。”在村裡面走訪時,朱德曾來到了一座高大的磚瓦結構的房子前,旁邊人都說這是老總家的老房子。但朱德看了看說道:“我家是佃戶,哪有這麼好的房子?”眾人還是說這就是他的房子。
這可讓朱德一下犯糊塗了,想了半天才記起來,這是當初自己在護國軍時捎錢回來蓋的房子。而自己家的那棟房子,縣裡本來是打算建一個紀念館,可是自己不同意。他囑咐將房子改成一所小學,也算是自己的一番心意。
在和家裡親戚聊天時,朱德不斷地詢問生產情況,並且要求他們實話實說,比如每天吃多少飯菜,具體到幾兩都問,還有村裡的莊稼。從鄉親們口中他知道了很多真實的情况,而自己心情也會變得很沉重。回到家鄉後的朱德,不管到哪裡都一直穿著一件非常樸素的衣服,自己脚下的皮鞋也是破的。他的堂弟朱代良曾囙此“嘲笑”他:“你堂堂一個老總,怎麼穿成這樣就回來了?這穿得還不如我們縣的幹部呢!”
當時這句話一出口,縣裡的幹部一個個都低下了頭。因為迎接朱德時,他們都穿的是新衣服,新皮鞋,顯得很不好意思。
朱德知道自家人說話很隨意,也沒有責怪。笑了笑說道:“我這樣穿得不也很好嘛!穿衣服不覺得冷就好了。我不求衣錦還鄉,但願民富國強。”但朱代良還是覺得他不應該這樣穿,畢竟這麼大的官,老穿破衣服的確不像樣子。但老總接著說:“我們國家還不富裕,不能這麼講究吃講究穿。”
其實朱代良並不知道,老總其實是有兩身比較好的外套,也許只是在參加重要的活動或外出才穿。自己雖然是三軍總司令,但自己回到家裡後,依然還是要穿舊衣服。朱德對待自己的家裡人,也是讓他們儘量節約樸素,不提過多的要求。
3月11日下午3點,朱德懷着依依不捨的心情,準備離開儀隴老家。臨走前鄉親們都很不舍,儘管自己沒什麼吃的,還是送來了一些家鄉的土特產。老總看著這些土特產,心裡感受到了鄉親們的不舍之情。但他還是沒有收,他想著的是鄉親們自己還要留著吃,囙此他一一婉拒了,只讓秘書去街上買了兩雙草鞋。旁邊的人都對朱德這種做法表示不解。他說道:“家鄉的草鞋穿起來很舒服,又軟又透氣,以前我上學、砍柴、放牛,都是穿著它。之後從四川走到雲南講武堂,幾千里山路,我都是穿著它一路走過去的,紅軍長征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帶兩雙草鞋回去,我散步的時候穿。”
朱德元帥雖貴為三軍總司令,但在自己鄉親們面前卻沒有一點架子,這唯一的一次回家鄉更是輕車簡從,不想過多地打擾百姓。雖然這次回鄉只有短短幾天,但他卻看到了家鄉最真實的一面。這幾天他走遍了附近的幾個鄉鎮,發現了許多問題。而且在回京後也把這些問題馬上反映了。
“不求衣錦還鄉,但願民富國強”,這正是朱德元帥一生的真實寫照,雖然建國後他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但他身上始終保持著那種艱苦樸素的作風。這樣一比特有著為人民服務情懷、艱苦樸素作風和憂國憂民胸襟的偉人,值得我們永遠牢記和讚揚!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