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陽素來被稱為“江南北國,北國江南”,這裡不但風景氣候四季分明,更是走出了許多比特為國為民的傳奇人物,比如鄧穎超先生,還有我們今天要講的許世友將軍。
許世友將軍的名字也有來歷。
01
將軍的原名叫友德,後來改名許仕友,又因為覺得“仕”字有當官的意思,這違背了許將軍參軍的初衷,就改名為:許士友。
成為紅軍後,在1935的某一天,剛剛會師的毛主席和許世友將軍見面了,聊到興頭上毛主席就問起將軍的名字具體是哪幾個字,許將軍便如實說了。
毛主席說,我們的眼光要放得遠一點,不但要打贏抗戰,還要建立新的社會!許世友將軍十分佩服毛主席的胸襟,遂在毛主席的建議下改為許世友,新世界的“世”。
許世友將軍生於1906年2月2日,出生地是信陽新縣,如今這裡因為走出過多位將軍而被稱為“將軍縣”,也是有名的紅色教育基地。十分罕見的是,許世友將軍並沒有火葬於北京八寶山,而是土葬在家鄉。
許世友將軍的家境貧苦,家中兄弟姐妹也多,逢著動盪的舊中國時期,家中一度到了要將最小的女兒賣掉以度日的情况,後來還是許世友苦苦哀求才將妹妹留下來。
因為家境貧寒,許世友將軍小時候吃過各種苦,放牛、割猪草、種地等等,並且還會在農閒的時候跟著附近的一個雜耍班子當學徒,只為減輕家中的口糧負擔。
在8歲那年,跟著雜耍班子許世友將軍來到少林寺,後面便入寺當了一名雜役,負責劈柴、挑水等等苦力。
期間勤快努力,一有空就跟著寺中的僧侶學習武藝,也學了許多功夫。這為他後來在抗戰時期英勇殺敵、戰功卓著打下了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少林寺中有個僧人對許世友極好,教了他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和武藝。加上這個僧人愛酒,囙此許世友將軍的酒量也是大增。
02
16歲那年,許世友將軍回鄉看望母親,此時父親已經病逝。唯有母親苦苦操持著家,對於一個農村婦女來說,這在舊社會中的生存難度可想而知。也正為此,許將軍始終對母親有極深的感情。
不想許將軍路見不平,打死了一個魚肉鄉里的惡霸,囙此不能再回少林寺,為了生計,許將軍只能參軍。
此後輾轉,許將軍在一比特好友的引薦下,終於在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了他此後波瀾壯闊的戎馬一生。
如今我們回憶起來,對許世友將軍最深的印象大約就是喜歡喝茅臺酒了。
先前說過,許將軍的師傅愛喝酒,加上家中父親同樣愛喝酒,許將軍的酒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相傳紅軍在四川期間,許將軍曾經一口氣喝過一臉盆當地的地瓜燒酒。
喝最烈的酒,揮最快的刀,殺最多的敵人!
這可謂是許世友將軍的真實寫照!
不過許世友將軍從來沒有因為喝酒而誤過事。因為將軍有三不原則:一,有戰鬥計畫和製定戰畧方針的時候不喝酒;二,行軍戰鬥中不喝酒;三,打了敗仗不喝酒!
許世友將軍的性格就像烈酒一樣,直來直去,坦率爽利,在軍中許世友將軍更以打硬仗、惡仗出名,許多艱難的戰鬥都是他身先士卒、仗著一身武藝提高軍隊士氣和戰鬥力而扭轉局面。
03
囙此,1979年,面對越南的挑釁,黨中央直接下了决定:“讓許世友去!”於是當時時任廣東軍區司令的許世友將軍便到了廣西南寧,負責指揮越南反擊戰。
當時因為國際形勢變化,越南在蘇聯的慫恿下屢次進犯中國,甚至揚言要侵佔廣西領土,並且挑釁打死打傷了我國數十名官兵群眾。
當時局勢南北夾擊,又是國家剛剛恢復清明不久,百廢待興,囙此形勢可謂千鈞一髮。許將軍必須儘快取得勝利,以鼓舞全國群眾的信心。
許將軍酷愛喝酒,文化水准不高,這在有些人眼裡看似大老粗,但他實際是粗中有細,於國家人民利益上毫不含糊。
在許世友將軍到達廣西的第二天,有些國家的報紙就報導了此事。許將軍便從這一縷資訊中分析出:南寧有越南極為深入的間諜!
因為許世友將軍的行程保密,知道此事的人並不多,而敵方卻在第二天便直接指了出來。這一解釋其他人恍然大悟。
此後許世友將軍給中央提出方案,建議一方面停止鐵路方面的貿易往來,一面大力排查南寧市面上的可疑人物。
經此一查還真查出隱藏極深的越南間諜,這等到直接蒙上了敵人的眼睛和耳朵,此後再度佈置兵力,不到一個月,許世友將軍便取得反擊戰的勝利,也在自己的軍旅生涯中又寫下重彩的一筆。
戰爭時候喝的都是地瓜燒這樣的劣質酒,建國後經濟穩速發展,造酒業也開足馬力朝氣蓬勃,此時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白酒種類繁多,但許世友將軍獨愛茅臺酒。既因為曾經四渡赤水,對茅臺酒有情結,也因為茅臺酒的醬香濃郁,回味無窮。
04
哪怕在那個時候茅臺酒也不便宜。愛酒如命,但許世友將軍又不肯占國家的便宜,更不許身邊人因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搞特殊化,囙此許世友將軍每個月也幾乎要拿出一半的薪水來買酒。每每令身邊的工作人員既是無奈又是欽佩。
在軍中許世友將軍還練就一手好槍法,他用槍甚至不用瞄準便能百發百中,再加上一身好武藝,許世友將軍戰功彪炳。
但許世友將軍還有一個最大的遺憾,那就是征戰一生,一直沒能侍奉雙親,特別是母親李氏,自從離開家鄉他便鮮少回去,未能盡孝。囙此在當時他唯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土葬在父母親的墳墓旁,為父母守墳盡孝。
當時中國正在實行土改,並大力提倡火葬,許多老一輩的國家領導人最終都是火葬。而許世友將軍身上的特殊情况也使得黨中央最終決定滿足他最後的請求,只是不許在當地舉行追悼儀式。
1985年10月22日,征戰一生的許世友將軍因為肝癌在南京病逝,遵從他的遺願,最終葬於河南信陽新縣的家鄉,其中陪葬的就有他最喜愛的茅臺酒和最心愛的駁殼槍。而且墓地距離將軍父母的墳墓很近,也滿足了他“活著盡忠,死後盡孝”的願望。
如今許世友將軍的故居及墓地都成為後人哀悼的紅色基地,許多有心人前去悼念的時候都會帶上一瓶茅臺酒表達敬意,囙此許世友將軍的墓地有無數只空的茅臺酒瓶,這也成為一道景觀和態度:那些為了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們的功勳,我們會一直銘記!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