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需要及早發現!31歲武漢靚女“長短腿”赴中山求醫

广东 87℃ 0
摘要:元旦期間,記者獲悉,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綜合骨科收治了一名患者,她是一名31歲的武漢靚女,武漢靚女小敏(化名)第一次來到醫院時,表示自己的腿部疼痛難忍。醫生發現,小敏的左右腿長度不一,俗稱“長短腿”,導致小敏走路一瘸一拐,幾乎無法參與任何運動項目。小敏5歲時在武漢的醫院開展了一場復位手術。而在幾年前,31歲的小敏懷孕了。由於病情加重,小敏最終只能採用剖腹產手術。

元旦期間,記者獲悉,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綜合骨科收治了一名患者,她是一名31歲的武漢靚女,武漢靚女小敏(化名)第一次來到醫院時,表示自己的腿部疼痛難忍。醫生發現,小敏的左右腿長度不一,俗稱“長短腿”,導致小敏走路一瘸一拐,幾乎無法參與任何運動項目。

患者小敏因“長短腿”疼痛難忍。

這種情況從小敏剛學會走路時已出現。“從我懂事開始,我的雙腳就一長一短的,走起路來,一拐一拐地。”小敏5歲時在武漢的醫院開展了一場復位手術。然而隨著生長發育,右腿仍然短縮,跛行。“長短腿”問題伴隨了小敏的成長,讓小敏無法參與跑步、打球等劇烈運動,甚至日常爬爬山都很辛苦。

而在幾年前,31歲的小敏懷孕了。懷孕期間,胎兒對髖關節、腰部的壓力越來越大。小敏的腰部和右下肢經常疼痛不已,每晚都難以入眠。由於病情加重,小敏最終只能採用剖腹產手術。

然而,生完孩子的小敏仍然飽受腰腿酸疼的煎熬。

小敏向記者述說自己的成長經歷。

“過去,我們也去過很多家醫院就診。但是大多數不建議我開展手術。因為我這個手術需要做髖關節置換。幾十年後,資料可能磨損了,又需要再次做手術。”小敏說,對於是否做手術,自己一直猶豫不決。

2021年末,小敏通過網上發現,北京積水潭醫院在中山設立了“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骨科醫生來自北京。“如果跑到北京去看病,可能很長時間都無法做手術。但是在中山,不僅能找到積水潭的醫生看病,很快就給我安排了床位。”小敏說。

“患者因小時候髖關節發育不良,沒有及時診治,落下了‘長短腿’的‘毛病’。她的手術風險高,難度大。”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矯形骨科醫生邵宏翊表示,即便手術風險高,難度大,他仍然建議患者開展手術。

手術前,小敏CT顯示,雙腿髖關節發育不良。

“近年來,隨著醫學發展,人工髖關節置換的資料越來越好了。我們給患者找到了一種生物相容性和機械性能良好的金屬材料製成的一種類似人體骨關節的假體,進行置換。”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住院醫師高興帥說。

通過髖關節置換後的圖片。

“醫生說,我以後再次置換的可能性很低。所以我才鼓起勇氣,解决這個長短腿的問題。”小敏說。

“其實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問題,在嬰幼兒階段還是比較常見的。不少孩子在嬰幼兒階段,大概6個月的時候,篩查出來髖關節脫臼等問題。從小治療,積極開展復位治療,患兒能够很好地康復。”邵宏翊認為,小敏的病情發展原因在於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他建議新生兒家長應積極給孩子做髖關節疾病篩查。

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矯形骨科醫生邵宏翊。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又稱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是兒童骨科最常見的髖關節疾病,發病率在1‰左右,女孩的發病率是男孩的6倍左右。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如果不能早期得到診斷和治療,該病變將繼續發展直至髖關節完全脫位或早期出現髖關節退行性變化,嚴重影響患者的行走步態。最終導致四大晚期併發症:慢性疼痛、早期骨關節炎、步態异常和肢體短縮,這將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質量。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關於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管理辦法》近年來正式實施。《辦法》提出,廣東除了全面篩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等新生兒遺傳代謝病外,還建議各地參攷新辦法開展髖關節發育不良等疾病篩查。

治療髖關節脫位,關鍵在一個“早”字,早發現,早治療。孩子滿月後到6個月以內是小兒髖脫位治療的最佳時機,大部分患兒經早期的保守治療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晚期或延誤最佳保守治療時機的患兒常需手術矯形治療,所以進行髖關節篩查非常必要。

【醫學科普知多D】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會有哪些症狀呢?

大腿腿紋不對稱,關節有彈響,雙下肢不等長,學步期寶寶卻不太愛走路,走路時一搖一擺像只小鴨子……這些都是髖脫位的疑似症狀。

家長如何判斷寶寶是否髖脫位呢?下麵教您三種簡單的觀察方法!

一是觀察臀紋法

將嬰兒面朝下放在床上,觀察其臀部下側的橫紋。正常情况下,兩側臀紋對稱,數量相等,如果出現不相等或數量不一時,應帶嬰兒到醫院檢查髖關節。

觀察臀紋法。

二是蛙式法

嬰兒面朝上躺在床上,膝關節抬起,像青蛙的姿勢一樣向兩側外展,觀察嬰兒的大腿是否挨床。兩膝均挨到床為正常,一膝不挨或兩膝都不挨床,應到醫院檢查。

蛙式法。

三是屈膝法

嬰兒平躺在床上,使其膝關節屈曲90度並齊,雙腳對正,觀察膝蓋是否等高,如果一高一低,孩子需前往醫院進行髖關節檢查。

屈膝法。

【采寫/圖片】南方日報記者曾豔春

【通訊員】趙文潔

【作者】曾豔春

【來源】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