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張士英光明日報通訊員侯繼堯
“嗚、嗚、嗚……”
“火車來了,快走吧!”
1月4日早晨6時30分,室外氣溫低到零下32攝氏度。聽到了火車的鳴笛聲,家住黑龍江省伊春市五星屯的王振友在妻子的催促聲中不緊不慢地從熱炕頭上下地,背起鼓鼓囊囊的山貨兜子出門,準備搭乘6274/1次列車前往153公里外的伊春市區賣山貨。
“王叔,這次沒少背呀?”在沒及脚踝的積雪裏,列車長劉爽一邊打招呼,一邊推扶著王振友攀上列車。
列車停靠在小興安嶺深處的美溪站。寧國軍攝/光明圖片
前往伊春農貿市場售賣山貨的旅客在交談。寧國軍攝/光明圖片
45歲的劉爽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牡丹江客運段成都車隊佳烏3組的列車長,她值乘的6274/1次是烏伊嶺至佳木斯的一趟燃煤綠皮車,平均時速50公里,列車途經27個車站,其中有9個是沒有站房和站臺的乘降所,全程票價25.5元錢,最低票價只有1元錢。冬季大雪封山,公路封閉,列車就成了沿線百姓連接外界的唯一交通工具。
“列車沿途所經村莊多,位置偏僻,為方便老鄉出行,每隔十幾分鐘就要停靠一站。”劉爽說,有的網站沒有站臺,就在住戶集中的地方,設立停車“網站”。有些村離鐵路線不足百米,“在家聽到火車聲,現穿鞋出門都趕趟”。
車外天寒地凍,呵氣成霜,車裏暖意融融,歡聲笑語。“這車比城裡的計程車還便宜。”剛上車的王振友打開了話匣子,“我十幾歲就有這趟車,那時候上班、上學、看病、買東西都坐它,一晃50年了。”
列車長劉爽(左)幫旅客搬運大件物品。寧國軍攝/光明圖片
6274次列車上兩名旅客望向窗外。寧國軍攝/光明圖片
列車雖慢,卻是讓山裡人走出大山的希望。65歲的王振友是土生土長的山裡漢,原來是林場的伐木工,封山育林後,他靠跑山、賣山貨,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如果沒有這趟車,冬天出不去,哪有這掙錢的營生,這就是為咱老百姓開的車!”他滿意地說。
“單程票價2元錢,20多分鐘到家。”家住伊春的苟慶東在美溪經營一家小服裝店,每天乘坐這趟車往返,“相當於我的專屬‘通勤車’。”
列車走走停停,沿線小站背著山貨兜子上車的旅客也多了起來。看到老鄉手裡拿著沉甸甸的大包小裹,列車員們每次都會主動伸手幫一把。近年來,采山客越來越多,銷路卻遲遲打不開,山貨積壓了不少。他們常常是背著大包出去,又背著大包回來。這讓劉爽和同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本著為羣衆辦實事的想法,劉爽所在車隊黨總支發動職工積極幫老鄉們聯系山特產的買家,建立了微信“便民幫扶群”,並在列車上設立“山特產求購資訊板”。“乘務員利用休息時間走訪伊春和佳木斯等地的土特產公司和旅遊公司、集貿市場和飯店,找好銷路後,再把電話寫在資訊板上,或發到幫扶群裏。”
很快,主動上門求購的電話就打到了采山客們的手機裏,找他們收購山特產的客戶也多了。如今,列車上不僅增設了“便民幫扶群”“山特產求購資訊板”,還為賣山貨的旅客準備了鉗子、細鐵絲、編織袋等物品,並開設了一處大件行李物品存放處,方便存放山貨。
“這幾年能過上好日子,一要感謝黨和國家天保工程的好政策,讓俺們小興安嶺的山青了,湯旺河的水綠了,再就是感謝這趟慢火車,把我們的山貨拉出了大山,換回了真正的‘金山銀山’。”王振友說。
現如今,高鐵動車已經成為很多都市和地區的標配,但在大山深處,路網的末梢,穿越林海與雪原的慢火車體現了速度之外的中國溫度。現時,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共開行牡丹江至長汀鎮、齊齊哈爾至古蓮、海拉爾至塔爾氣等23對公益性“慢火車”,數量位居全國第一。開行範圍涵蓋了大小興安嶺林區、三江平原農業墾區、黑龍江東部礦區和內蒙古東北部等多個少數民族居住區,成為當地百姓離不開的“幸福車”。
《光明日報》(2022年01月09日10版)
【來源:光明日報】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