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蘇聯進攻東北內蒙古計畫,百萬大軍加核彈:我國如何化解?

内蒙古 95℃ 0
摘要:從1969年開始蘇軍開始增兵遠東地區,到70年代,蘇聯在遠東,後貝加爾和外蒙古部署了4個集團軍,其中在遠東地區,集結了43個陸軍師,在外蒙古駐紮了12個陸軍師,一共55個師,大約70萬軍隊。同時,24個蘇聯空軍和防空軍,以及1200架戰機和3500部防空導彈發射車,25個中程彈道導彈部隊都開進遠東地區。在整個蘇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蘇軍有百萬大軍,而且有覈武器優勢。

在蘇軍百萬大軍陳兵三北的時候。從1969年開始蘇軍開始增兵遠東地區,到70年代,蘇聯在遠東,後貝加爾和外蒙古部署了4個集團軍,其中在遠東地區,集結了43個陸軍師,在外蒙古駐紮了12個陸軍師,一共55個師,大約70萬軍隊。

同時,24個蘇聯空軍和防空軍,以及1200架戰機和3500部防空導彈發射車,25個中程彈道導彈部隊都開進遠東地區。在整個蘇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蘇軍有百萬大軍,而且有覈武器優勢。

而且蘇聯以“萬”為組織計量坦克裝備數量的裝甲洪流的確非常驚悚,何况還有蘇聯陸軍戰略戰術理念與經驗的加成,從蒙古高原一路從華北平原平推的可能性確實是存在的。

如果在當時,蘇軍以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為前鋒戰術。蘇軍圖-22超音速轟炸機和大批米格戰機掩護裝甲集羣對東北和內蒙古發動突襲。就可以直接穿越無險可守的內蒙古迅速向京津地區前進。這一條線路,蘇軍可以以最快速度前進到華北平原。

同時,蘇軍在炮兵方面更是絕對優勢,當時蘇軍主力已經是自行火炮,而我們還是笨重的牽引式火炮。在戰場火力密集和火力打擊及時性方面,我們都是絕對劣勢。

在大的戰畧上,我們進行了大三線戰略部署。在東北和華北作為第一線陣地,阻擊和消耗敵人。主要是在陝西秦嶺、山西雁門關和太行山地區一帶進行山地防禦戰。同時,將工業向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和雲南方向轉移。

在戰術上,我國開始從實驗使用强5攻擊機對裝甲集羣投擲氫彈,消滅坦克集羣。强5攻擊機的戰鬥風格就是,預先規劃好航道,利用低空高速突防,一次性快速通場。用機關炮和火箭彈壓制地面火力。隨後,快速投擲腹下炸彈。打開加力迅速撤離戰場上空,返航,快進快出。

同時,我國還開始研發布雷車,要用拋撒地雷阻擋蘇軍坦克集羣衝擊。當時西德也面臨著,蘇聯坦克集羣的威脅。西德人發明出了一種新型布雷車,可以一次性拋撒上千枚反步兵地雷或者數百枚反坦克地雷。

而且密度可以達到一平米1枚的程度,正面1000米,在10多分鐘就可以完成。巨大的雷區將會遲滯蘇軍坦克部隊的進攻勢頭。為防禦部隊和正在轉移的部隊提供寶貴的幾個小時時間。

特別是混合雷場,有反步兵和反地雷多種地雷,反步兵雷達還有數百片破片極具殺傷力。而布雷車到了我國更是發展出布雷火箭炮這種武器。用於遠距離快速機動布撒反坦克地雷和反步兵地雷構成混合雷場,毀傷和阻擊敵集羣坦克或機動車輛及伴隨的步兵。

反坦克地雷至今也是遲滯敵軍裝甲部隊的有效管道,排雷總是慢於布雷。當蘇軍坦克集羣受困在雷場,忙於排雷的時候,在周圍部署的我方反坦克炮,反坦克導彈,火箭筒和强5攻擊機就有機會對蘇軍坦克進行打擊。囙此火箭炮布雷,可以創造出有效戰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