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小說《神雕俠侶》中,有這樣的一段情節:蒙古皇帝蒙哥御駕親征襄陽,襄陽岌岌可危,郭靖、黃蓉夫婦做好戰死準備。就在這個關頭,楊過、小龍女夫婦及時趕到,楊過用玄鐵重劍觸動一塊石頭,用石頭所帶動的勢能,砸死了蒙古皇帝。蒙哥一死,忽必烈忙著爭奪皇位,襄陽城解圍。
在真實歷史上,蒙古蒙哥汗確實死於對宋作戰,但並非死於襄陽,而是死於四川合川的釣魚城。
而不論從中國歷史角度來說,還是從世界歷史角度來說,蒙哥汗之死,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般認為,蒙哥汗之死,帶來以下結果:
南宋延緩滅亡
如同《神雕俠侶》提到的一樣。蒙哥的突然死亡,讓忽必烈產生野心。而當時蒙古選擇大汗,是採用類似推舉的制度(按:蒙古的汗位能從窩闊台系轉到托雷系也與此有關)。起初蒙古王公所推舉的大汗是阿裡不哥。而忽必烈則依仗自己勢力大,而起兵和阿裡不哥爭奪汗比特。雙方經過長達四年的戰爭,最終忽必烈擊敗阿裡不哥,成為了蒙古汗國最後一比特大汗。
這場蒙古汗國的內戰,也為南宋的滅亡,起到了延緩作用。
蒙古汗國的解體
忽必烈雖然取得了蒙古汗國的汗比特,但是由於其得比特依據並非按照傳統,而是依仗強權,囙此,除了蒙古其他四個分封汗國,除了旭烈兀的伊利汗國以外,其餘的窩闊台、察合臺、欽察三個汗國,都或明或暗否認忽必烈的汗比特合法性。最終,導致政令相對統一的蒙古汗國出現事實上的坍塌——在忽必烈之後,各大汗國或明或暗的處於獨立狀態,不再服從蒙古汗國大汗的指派。
西歐、非洲解除危機
起初蒙哥汗在位期間,蒙古作為一個較為統一的軍事政權,對於已知土地,長期懷有征服的執念。對於蒙哥汗來說,不論是南宋,還是西歐、北非,都是蒙古汗國將要征服的對象。
蒙哥汗之死間接導致蒙古汗國的解體,起初汗廷所製定的對北非的阿拉伯政權、對西歐各國的政府,也隨著汗廷不能綜合欽察等汗國的力量而宣告落空。
各汗國開始當地語系化
隨著汗廷不能管控分封外的汗國,包括忽必烈的汗廷在內蒙古各部,也開始逐步入鄉隨俗,從外來侵略政權,轉化成本地政權——比如忽必烈的政權轉化成了中國的元朝,旭烈兀的汗國轉化成了波斯本地的政權。最終,經過百餘年的轉變,這些蒙古政權,或者被本地勢力推翻(比如明朝滅元),或者同本地土著同化到不留痕跡。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