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醫保控費、集采,這家外企50年前就有範本

養生健康 70℃ 0
摘要:2021年9月,迪迦奧特曼下架又上架的消息兩度沖上熱搜第一。但很少有人知道,奧特曼的誕生,離不開一家知名藥企:武田製藥。藥企贊助影視公司,武田製藥算得上先行者。1958年,武田製藥贊助的《月光假面》橫空出世,誕生了日本電視史上第一位英雄。無論是奧特曼的主題曲、宣傳海報、明信片,還是各種奧特曼的廣告,人們都能輕鬆覓到武田製藥的印記。

這是一家封閉又開放、保守又大膽的特殊巨頭。

2021年9月,迪迦奧特曼下架又上架的消息兩度沖上熱搜第一。

奧特曼是幾代中國人的童年回憶。60年代至今,五十多個奧特曼形象、上百部作品,締造出了宏大的奧特曼宇宙。但很少有人知道,奧特曼的誕生,離不開一家知名藥企:武田製藥

藥企贊助影視公司,武田製藥算得上先行者。1958年,武田製藥贊助的《月光假面》橫空出世,誕生了日本電視史上第一位英雄。影像中,英雄拿著武田製藥新開發的產品“合利他命”文宣,成為特攝史上現存最早廣告。

這個廣告給了武田製藥多少回報,至今很難考證。不過後來武田製藥陸續贊助了《奧特Q》和《奧特曼》的拍攝。電影《超奧特8兄弟》中,三人組看奧特曼之前聽到一段“武田,武田,武田”的廣告歌。無論是奧特曼的主題曲、宣傳海報、明信片,還是各種奧特曼的廣告,人們都能輕鬆覓到武田製藥的印記。

兩百多年裏,很會嗅商機的武田製藥走過了草藥、原料藥、仿製藥、創新藥等多個階段,也見證了藥價打擊、專利懸崖、出海並購潮等種種歷史,一步步成了亞洲最大的製藥企業。

對想要做大做强的中國藥企來說,武田製藥是那面最好的鏡子。

01 作坊走出的巨頭

中日隔海相望,相交已久,醫藥也自古相似。武田製藥能够追溯的歷史最早是日本戰國時期,明治維新還沒來,武田製藥還叫“近江屋”,賣些草藥而已。

1781年,相當於清乾隆四十六年,32歲的長兵衛一世白手起家,在大阪開起藥店,成為武田的雛形。

大阪有“醫藥城”之稱,武田製藥是家族企業,長兵衛一世和家人們賣日藥,也賣中藥,他們找批發商買入藥用的根莖、草藥和樹皮,分包成小包裝,再賣給醫藥商和醫生。

明治年間,日本推動戶籍法,長兵衛四世順勢改姓武田。武田製藥和戰國大名武田家族並無關係。謹慎穩妥的武田幾輩都是賣草藥的,直到1871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市場被打開,武田率先進口和銷售西藥,牽頭藥物零售商,在橫濱建起合作社,主要賣抗瘧疾藥奎寧、治霍亂藥苯酚。

積累了第一桶金後,武田在1895年建立工廠,開始生產西藥,這才真正成為一家製藥企業。

1907年,武田和德國製藥巨頭拜耳合作,拿到了其藥品在日本的獨家銷售權。如果追溯起來,這可能是全世界醫藥行業最早的一次BD合作

1914年,武田設立研發部,正式涉足醫藥研發。1925年,武田組建成股份制公司,由武田五世出任總裁。隨後,武田快速發展,很快從地域性企業演變成日本知名製藥公司。

1937年,武田成功合成維他命C,又在第二年合成了維他命B1,這成為武田重要的現金牛。到60年代,武田、巴斯夫、羅氏成為維他命三巨頭,壟斷了全球維他命產業

從賣藥到轉型醫藥原料藥,武田製藥的這一路徑,和世紀之交一些中國藥企非常相似。不過這時候武田已經一百多歲了,一點也沒有世界製藥巨頭的模樣。

02日本“集采”成就了武田

武田在等下一個騰飛的機會。

戰後,日本進入高速發展期,展現出對健康的更多追求,政府大力推進醫藥領域的變革。隨著監管政策的徹底改變,醫藥行業的迸發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1961年,日本推出健康保險制度,患者只需付50%的醫藥費,兩年後降到30%,和中國的醫保制度類似。這給了藥企賺取豐厚利潤的機會。

那時日本沒有醫保價格談判,醫生就多開高價藥處方,從藥品銷售價差中大量獲益。藥企更是忙著生產和擴張,賺得盆滿缽滿,幾近瘋狂。

日本製藥行業的春天就這麼來了。那幾年,日本藥品工業年增長率超過20%,是全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武田成為主要的獲利者之一。短短四年,武田的維他命業務翻了4倍,為國際化積累了資本。

但當時的武田主要生產維他命和安定、抗生素這樣的仿製藥。因為日本的專利法只保護配方和工藝,不保護化合物,無法激起藥企的研發積極性。

與此同時,歐美製藥巨頭爭先恐後推出新藥,重磅炸彈一個接著一個,點亮了西方製藥市場的天空,也將火藥味散發到亞非各國。西藥逐漸湧入日本,因為日本的醫保制度和本土勢力弱小,進口藥很快佔據日本80%左右的市場。

70年代中期,日本的“藥審改革”啟動了

首先,日本改革改革了專利制度,並給國產創新藥定價優惠。另外,日本對進口藥設下種種限制,跨國藥企要進日本市場只能和日本企業合作或直接授權代賣,而且不允許外企單獨申請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更不允許單獨展開新藥臨床試驗

武田抓住了政策的風向,大幅增加研發投入,幾乎接近歐美製藥巨頭的水准。十年內,日本上市了75種藥物,僅次於美國、英國和德國。武田推出了頭孢甲肟和頭孢替安兩大創新藥,一舉拿下日本本土藥品24%的市場份額,坐穩了日本“醫藥一哥”的椅子。

和中國一樣,日本醫保部門在“創新藥春天”之後,開始了對仿製藥的限價政策。日本將藥價總共降低了近一半,仿製藥的價格被大量砍掉,只有創新藥可以單獨定價。1988年起,日本“集采”令全國藥價每兩年降價一次,每次平均降幅超過6%。

為了保住市場份額,80年代全日本的藥企都在搞研發,創新藥領域就這樣內卷了起來。這一個十年,日本上市藥品130個,占到全球的近三成,成為全球製藥市場上突起的異軍。

要不是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濟破裂,日本或許還會有更多藥企成為世界巨頭。

03亞洲出海弄潮兒

國內市場低迷,日本藥企開始尋求海外市場。

一堆Me-Too類藥物中,零星有Me-Better上市,給了武田出海底氣。從80年代開始,武田與20多個外企達成合作。和製藥巨頭雅培的合作TAP公司,武田推出的亮丙瑞林和蘭索拉唑,成為兩棵搖錢樹。

1995年到2000年,武田海外營收幾乎翻倍。2001年,亮丙瑞林和蘭索拉唑的銷售額分別達到10億美元、30億美元,這成績放到任何一個製藥巨頭都堪稱亮眼。

1993年,武田在美成立公司,開始和葛蘭素史克、諾和諾德、禮來等巨頭合作,四年後又在美成立全球研發中心,真正走向國際。幾年內,武田快速走完了合作、合資、海外設子公司的路程

2003年,長穀川閑史就任武田製藥總裁。他早早意識到日企漸成“孤島動物”,以及根深蒂固的封閉、執拗於細節、緩慢的市場反應,决心開始變革。長穀川打破家族企業的慣例,挑選了葛蘭素史克亞太區原副總裁法國人衛博科作為繼任者。

海外擴張成為巨頭誕生的前夜。2005年,武田收購了美國公司Syrrx Inc,成為第一筆海外收購訂單,拿下數個藥物。

嘗到甜頭後,武田一發不可收拾,在買買買之路上狂奔,也快速擴充著管線,巨頭初具雛形。之後,武田先後收購安進日本分公司、瑞士Nycomed AS、美國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 Inc、URL Pharma Inc、LigoCyte Pharmaceuticals Inc、Envoy Therapeutics Inc、ARIAD Pharmaceuticals Inc等多家藥企,將硼替佐米、Colcrys、登革熱臨床疫苗DENVax、Iclusig等多個藥物收入囊中,管線逐漸齊備。

海外業務飛速擴張的同時,日本本土對藥價的打擊還在繼續,武田覈心品種頭孢替安和頭孢甲肟降價超12%,抗生素對銷售額的貢獻從18.4%降到16%;維他命價格下降更為嚴重,高達40%的市場佔有率,卻只換來9%的銷售額貢獻。

但這個時候,武田已經基本擺脫對日本本土市場的依賴。2020年,武田製藥在日本的銷售額僅占全球的17.5%。

04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999年,武田和羅氏、巴斯夫等巨頭一道坐上被告席。

七十年代後,為了打擊崛起的中國維他命企業,幾家維他命巨頭組成聯盟,劃分區域統一定價,將維他命C從每公斤4美元一路炒到18美元,又在三年中跌回4美元,讓一大批跟風提升產能的中國企業損失慘重,也讓全球消費者花了很多冤枉錢。

美國司法部的反壟斷調查,將其定性為史上最大卡特爾,對他們提起了170億美元的集體訴訟。1999年5月,美國司法部指控成功,幾家企業被罰近10億美元。

武田承認敗訴,並為其價格操縱行為道歉。跟在羅氏後面,武田也很快停掉了維他命生產,把生產線賣給了巴斯夫。巴斯夫也沒盤活維他命C業務,現時全球維C生產大戶全在中國。

兩年後,武田再次陷入醜聞。

2001年,武田和雅培合作的亮丙瑞林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的巔峰,但很快,兩者合資的TAP公司就被指控藥物提價和賄賂醫生。

根據當時的報導,TAP被指控縱容醫生向保險公司超額收取亮丙瑞林藥費、免費藥物樣本賄賂個別醫生、操控政府對該藥物的平均報帳、給某健康組織數萬美元促使其停止使用競品……

政府調查人員認為,聯邦醫療保險每年為此多支付了至少1億美元。根據《敲詐勒索影響和腐敗組織法》,聯邦政府起訴了TAP。美國法院提起集體訴訟的首席律師傑弗裏·科德羅夫說:“這是對醫保和病人的敲詐。

最終,武田花8.75億美元了結此案,成為美國醫療欺詐案件史上最大罰單。風波之後,雅培和武田最終分手,結束長達數十年的合作。但更大的風波還在等著武田。

2014年,因隱瞞糖尿病藥物“艾可拓”的致癌風險,武田被罰60億美元,和武田合作賣藥的禮來也被罰30億美元。這是全球單個藥物被罰金額最大的一筆

60億美元,幾乎是武田當時年銷售額的一半。而且武田已經連續幾年銷售增長停滯,罰款造成武田大面積虧損,幾年都沒緩過勁來。

武田被罰一點都不冤枉。從2001開始,武田製藥就瞭解到“艾可拓”可能引發膀胱癌。2007年,武田被強制要求標注“黑框警告”,但是直到2011年,黑框警告都沒有落實。

05蛇吞象

武田登上世界製藥行業的巔峰,還是近幾年的事情。

2018年12月的日本寒意已深。這一天,武田製藥在做一個艱難抉擇:要不要並購夏爾製藥

12%的股東投了反對票,因為邁出這一步,武田就幾乎徹底脫離了日本,成為一家全球化的企業。當時兩家企業銷售業績相當,但夏爾的市值卻高出武田整整60億美元,新武田的重心必然會偏向夏爾。

200多年以來,武田一直是家族式的日本企業,進入新世紀以來,武田逐步推動國際化進程,但根還是在日本。這種模式和我國現在很多藥企的國際化思路一樣,利用本土的優勢去儘量多賺外國人的錢

但當時武田碰到了障礙:三大重磅藥物銷售額下降,致癌風波帶來重大損失。日本國內專利懸崖近在眼前,政府一直積極推動廉價仿製藥的開發,降藥價的壓力很大。

與其說收購夏爾製藥,不如說武田選擇換種活法

夏爾以罕見病藥物開發見長,新武田製藥等於換了賽道。2019年1月8日,武田正式收購夏爾,躋身全球前十大藥企,管線覆蓋至腫瘤、消化、神經科學、罕見病四大領域,總收入超300億美元。

作為代價,武田身負巨債,不得不出售位於芝加哥的美國總部,同時裁員。

收購決策由武田製藥CEO衛博科做出。2015年,衛博科臨危受命,接掌武田,開始業務精簡和聚焦,一大批專業經理人進入武田,研究重心也逐漸西移。作為武田第一位非日本籍首席執行官,衛博科一路走得相當艱難。外界甚至傳言衛博科要卷款潜逃。

“當你採取如此大膽的舉措時,你不可能說服所有人。”衛博科如是說。武田最終成功一躍,完成了角色的轉變。

1994年,武田進入了中國市場,將中國一步步開發成其最重要的新興市場。

今天的中國一如當年的日本,也加入了ICH,醫保制度和集采如火如荼,新藥加速審批,出海潮漸漸興起。創新、出海、並購……日本醫藥行業在上世紀後半葉經歷的一切,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醫藥行業似乎都在一一經歷

若干年後,誰能成為中國版的武田製藥,在全球製藥巨頭中佔據席位呢?只有時間知曉答案。

文|張鈴

運營|言寧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