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這樣大氣磅礴的詩句,出自我國近代史上一奇女子——秋瑾筆下,是她所寫詩詞中最直抒胸臆,表達憂國憂民情懷的一首《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在短短32年的生命歷程中,她致力於女權鬥爭和革命運動,是近代婦女的傑出代表。
縱觀歷史,我國曾出現過許多巾幗不讓鬚眉的奇女子。在政治方面,有呂雉、武則天等人;軍事方面有平陽公主、梁紅玉、唐賽兒等。風雨飄搖的近代史上,更有無數女英雄湧現而出,1860年率村民抵抗英法聯軍侵略的馮婉貞;15歲即英勇就義的劉胡蘭;經受日寇百般折磨不投降的趙一曼等等。當然,還有很多無名女英雄不為我們所知,但她們同樣為中華民族抗戰和崛起付出了鮮血和生命。
▲趙一曼塑像近照
提到近代女英雄,不得不提到的一個人就是“辛亥女傑”秋瑾。1875年,秋瑾生於福建雲霄一個官宦世家,父親官至湖南郴州知州。家中風氣較為開化,秋瑾自小與兄長一同上私塾,好文史,能詩詞,15歲時又學會了騎馬射箭,曾自號為“鑒湖女俠”,堪稱文武全才。有人評估她為“此身若為男子,定當為國破賊!”雖然秋瑾不是男子,但她確實以身殉國,為革命、為國家傾盡所有。
▲秋瑾故居
01
1896年,21歲的秋瑾嫁給王廷鈞,兩人育有一兒一女。光緒二十九年(西元1903年),秋瑾攜女兒隨同丈夫入京複職。此時八國聯軍侵華剛剛過去兩年,大清朝搖搖欲墜。1904年,秋瑾不顧丈夫阻撓,孤身前往日本留學。留學期間,她經常參加留學生大會,結識了一眾仁人志士,其中就包括魯迅、宋教仁、黃興等等。
▲秋瑾劇照
同時,她也時常登臺演說革命救國和女權道理。她與同學發起婦女組織——共愛會,並多次開展婦女運動,她以恢復漢人中原為宗旨,參與創辦《白話報》,在主編《白話》月刊過程中,得到孫中山的建議,自此愈加善用報刊文宣革命思想和女權理論,曾發表《敬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等文,猛烈抨擊封建制度,責備滿清政府,大力宣傳女權主義。歸國後還曾創辦著名的《中華女報》。
▲秋瑾紀念碑近照
1905年,秋瑾留學歸國,不久後便加入光復會。此時,國內革命形勢也有了迅速發展。幾個月後,她再次東渡日本,入青山實踐女校學習。此次留學期間,她在革命上邁出了一大步——正式加入同盟會。1905-1096年間,她寫下許多革命詩篇,並表示:“願將生命作犧牲。”不料一語成讖,這位女鬥士不久便慷慨就義。
▲秋瑾被抓前劇照
1906年,秋瑾歸國後,為防止親人被牽連,嚴肅聲明與家人斷絕關係。一年後,因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本應做接應的秋瑾也被供出。她毅然表示:“革命要流血才能成功”,拒絕逃往他處。此語與1989年譚嗣同就義時所書“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有異曲同工之處。1907年7月13日,秋瑾被清軍逮捕,兩日後從容就義,年僅32歲。
▲秋瑾故居近照
遇難後,由於“謀反”罪名牽涉太多,甚至沒有人敢為這位女鬥士收屍。1909年丈夫病逝後,12歲的兒子王沅德才去到紹興,迎母親靈柩回湘潭,與父親合葬一處。父母雙亡後,王沅德與妹妹王燦芝被秋瑾好友悄悄收養,寄人籬下。辛亥革命那年,14歲的王沅德繼承母志,加入同盟會,後經不懈奮鬥,終成一方巨賈。
▲秋瑾兒子王沅德舊照
王沅德在經商方面才能卓越。1918年在上海正風大學畢業後,曾任教員等職。後開始涉足商界,長沙、湘潭、武漢等地都有他的產業。湘潭當地綢緞莊、當鋪和湘潭電燈公司均有他的股份。在悉心經營下,王沅德一度成為湖南首富。身為烈士後裔,王沅德多次資助革命活動,多次出面保釋被捕共產黨員。
▲湖南省文史館
他在教育方面也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曾籌建“鑒湖中學”,以秋瑾之號命名來紀念母親;1941年,捐出株洲大沖田地創辦新群中學。作為當地首富,他屢屢仗義疏財,每年為貧苦鄉鄰“放年米”。1951年土改時,主動將私產上交人民政府,極大推動了當地土改步伐。後來在湖南文史館任秘書,整理母親秋瑾的資料。
結語
秋瑾母子均為中國革命和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奮鬥與抗爭,是時代中有志之士的縮影。秋瑾更是時代先行者,是近代女性革命的一面旗幟。他們不是被逼到無路可退的底層人民群眾,但他們懂得《世說新語》中所說“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這種敢為天下先,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精神,每一個時代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