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大竹縣建寘沿革史及境內史上鹽泉、鄰山、大竹3縣舊城考

重庆 96℃ 0
摘要:大竹縣隸屬四川省達州市,位於四川省東部、達州市南部,東鄰梁平區、墊江縣,南接鄰水縣,西界廣安區、渠縣,北連達川區。大竹縣幅員面積2078.79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23個鎮、5個鄉。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竹縣常住人口為841960人。今大竹縣地始為宕渠縣域。宕渠析置鄰山縣距今1488年;宕渠析置大竹縣距今1285年。鄰、竹二縣接壤,先後三分四合。大中年間,又複置大竹縣。

大竹縣隸屬四川省達州市,位於四川省東部、達州市南部,東鄰梁平區、墊江縣,南接鄰水縣,西界廣安區、渠縣,北連達川區。大竹縣幅員面積2078.79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23個鎮、5個鄉。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竹縣常住人口為841960人。

大竹縣因“竹多竹大”而得名,唐武則天久視元年(西元700年)始置縣;素有“中國苧麻之鄉”、“中國香椿第一縣”、“中國醪糟之都”、“中國糯米之鄉”、“川東綠竹之鄉”[稱號;境內有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有啟於先秦、興於三國的古官驛道,有中歐結合式建築群清河古鎮,雲霧山景區等景觀。

大竹縣建寘沿革史

秦漢時期大竹縣附近

古時,大竹為賨族(板楯族)主要活動區域。後,巴族憑藉武力從武落鐘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向西擴張,於西元前11世紀建立巴子國,轄境包括賨族聚居地。秦滅巴後,以其地置巴郡,下轄宕渠等7縣。今大竹縣地始為宕渠縣域。

宕渠析置鄰山縣距今1488年;宕渠析置大竹縣距今1285年。鄰、竹二縣接壤,先後三分四合。元朝至元年間,鄰山併入大竹後,未再分置。

唐宋時期,縣域在今渠縣北部,幅員較小;元時鄰山、鄰水併入,幅員擴大兩倍;明時分置鄰水後,至今609年無大的變化。唐時,大竹設6鄉。宋時,“鄰山設4鄉10鎮。”明時,“大竹編戶14裏”。清代和民國時多以銅鑼山為界,視其地勢、人口及施政條件諸情况,先後實行過鄉里、段團、閭鄰、聯保、區鄉等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行政區劃分合頻繁,至1962年始穩定。

第一節沿革

一、建寘鄰山縣

南梁大同三年(537),以南宕渠郡下的宕渠縣,析置鄰山縣,並置鄰州。州縣治均設在金城(今大竹四合場)。

西魏,廢帝元年(552)改鄰州為鄰山郡,隸屬梁州,仍轄鄰山、鄰水二縣。

北周於信州設總管府,鄰山縣屬信州總管府下的梁州鄰山郡。

隋末裁撤鄰山縣,郡治遷入鄰水境內,縣域劃入流江、鄰水二縣。

唐武德元年(618),分鄰水複置鄰山縣,縣治仍在金城;同年分墊江新置鹽泉縣,縣治設在今大竹童家鄉境內。四縣同屬鄰州。八年廢鄰州,並將鹽泉併入鄰山,改屬梁州。

二、建寘大竹縣

武周久視元年(700),分蓬州宕渠縣東部新建大竹縣,屬蓬州。縣治在今渠縣漢碑鄉沈府君闕南一裏處。

唐天寶元年(742),蓬州改稱咸安郡,縣屬咸安郡。至德二年(757),縣第一次併入鄰山,改屬渠州。不久,複置大竹縣。寶曆元年(825),第二次併入鄰山,後又分置大竹縣。

五代梁開平元年~北宋乾德三年(907~965)的58年間,均置有渠州,下轄流江、大竹、鄰山、鄰水、渠江5縣。

北宋至道二年(996),第三次併入鄰山。縣屬鄰州。大中年間,又複置大竹縣。景佑二年(1035),降大竹為鎮,劃屬流江縣。紹興三年(1133),渠州守令何修請准複置大竹縣仍屬渠州。寶慶三年(1227),果州陞級為順慶府,縣屬順慶府。

元至元二十年(1283),鄰山、鄰水併入大竹,屬順慶路。縣治遷入原鄰山境內的木門鎮(今竹陽鎮)。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明玉珍在重慶建立大夏王朝。

夏天統元年至開熙五年(1362~1371,即元至正二十二年~宣光元年),縣為大夏政權所轄。

明洪武九年(1376),所屬順慶府下的廣安州。成化元年(1465)分大竹南部複置鄰水縣。萬曆年間,曾在縣四合鎮設定順慶分府,輔治大竹、墊江、鄰水、廣安四州縣,不久即廢。

清初,縣屬川北道順慶府。乾隆四十九年(1784),恢復順慶四合分府,仍輔治原轄州縣。嘉慶五年(1800),再次撤銷四合分府。十九年(1814),縣改屬川東道綏定府。

民國2年(1913),直屬川東道。民國3年,川東道改稱東川道。

民國5年,大竹護國軍一度宣佈大竹獨立。

民國6年,縣屬四川省。

民國24年,四川省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縣屬“第十區”。專員公署,縣政府均設在城區鎮(今竹陽鎮)。

1949年12月大竹解放後,屬川東行署下的大竹專區。行署設在重慶,專署及縣人民政府同設在城關鎮(竹陽鎮)。專區下轄大竹、渠縣、鄰水、墊江、梁山(梁平)、廣安、長壽17縣。

1953年2月,撤銷大竹專區,縣改屬達縣專區。

1968年9月,達縣專區改名達縣地區。

1993年9月,達縣專區改名達縣地區。

1993年9月,撤銷達縣地區,建達川地區,大竹縣屬達川地區。

2000年1月,撤銷達川地區,建達州市,縣屬達州市至今。

第二節縣名及舊城考

一、鹽泉縣

因有鹽泉得名。四合為鄰山故城,鹽泉既併入鄰山,當在今大竹縣境內。《元豐九域志》載:鄰山有臥牛鹽井。《乾隆大竹縣志》補充記載:“壓十字街土地祠下”即是。鹽泉縣石壁鹽井一口在四合鎮西北40裏,按方位及里程計算,當在今童家鄉的鹽井溝。溝側山麓有鹽井一口,明、清時期尚在產鹽,“榷課銀五錢”。

二、鄰山縣

境內三山遙遙並列,兩漕中丘巒起伏,層層潾比,故稱鄰山。鄰山並非專指一山,實是山巒重疊,潾比如波的意思。

據《寰宇記》載:“鄰山西、南、北三面有池環繞,東阻浧水,俗稱金城。”南梁至唐宋,按譚其驤所編繪的《中國曆史地圖集》均將鄰山故城記於鄰水河流上游處,按圖索地在今大竹四合場。

四合場之水今名東河,唐、宋、元時名鄰水。《元和郡縣志》記:“鄰水源出東鄰山二十六裏處有大石磧,流十丈。”東鄰山指四合東的明月山。大石磧在四合東北面1公里處,縣流10丈,如驚湍電瀉。《寰宇記》載:“浧水自忠州清水縣(今墊江)界流入(鄰山)縣城東二十步。”東河源頭即在墊江縣界的滴水岩和界牌梁子,順流20多裏,經四合東南匯三古、神合、文星三水,於場南迂回半轉,形成三面環繞,再南向入鄰水境。鄰山舊城當在今四合場。

三、大竹縣

《寰宇記》:“以邑界多產大竹為名。”當時,境內產竹,不但多,而且大。

大竹舊城《四川通志》、《續修大竹縣志》均記:“傳說”或“相傳”在鳳來鄉。鳳來鄉又名鳳來裏,在今渠縣渠江東岸的龍潭鄉知縣壩。此地,唐時屬渠州的流江縣。大竹建縣初屬蓬州,不可能蓬州所屬縣治置於渠州境內。《碑目考》記:“雙石闕在大竹縣北一裏。”《蜀碑記補》、《輿地紀勝》均載:“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碑在大竹縣北一裏。”碑在今渠縣漢碑鄉新民村南一裏,舊有燕家場。大竹舊域當在燕家場。

元至元二十年(1283),大竹縣治遷入木門鎮。鎮在今竹陽鎮東,原有二小崗,兩處相連,土色各异。二崗有兩樹上部交合如關隘,故稱木門鎮。明成化初,縣治方移入新城(竹陽鎮)。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