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歸來,大橋煥新東營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之後與背後

山东 72℃ 0
摘要:2021年12月29日上午10點,勝利黃河大橋橋南頭,鞭炮響起,車輛陸續駛上嶄新的橋面。這意味著,經過14個月的全封閉施工,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結束,再次通車運營。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完成、通車運營的消息,成為這幾天“城裡城外”人關注熱點。在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期間,這趟趕集之路並不容易。2020年10月29日,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項目正式開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張園園通訊員徐汝燕

2021年12月29日上午10點,勝利黃河大橋橋南頭,鞭炮響起,車輛陸續駛上嶄新的橋面。這意味著,經過14個月的全封閉施工,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結束,再次通車運營。

陽光灑在水面上,風吹動光影閃爍。在勝利黃河大橋北頭,68歲的宋維和村裡的老夥計們看著車來車往,笑容爬上嘴角,“這下不用繞遠過橋趕集賣菜了。”

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完成、通車運營的消息,成為這幾天“城裡城外”人關注熱點。對於東營人來說,勝利黃河大橋再次通車,意味著黃河兩岸往來更加便利,用“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來形容,也不為過;對於不常走這座橋的東營之外的人來說,勝利黃河大橋此次維修改造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這座建成於上世紀八十年末的大橋,是我國第一座雙箱鋼斜拉橋,也是當時亞洲主橋跨度最長的鋼斜拉式大橋,對其進行維修改造,工程難度與意義不言而喻。

趕集賣菜的路程又回“直線距離”

宋維的家緊挨黃河。過了勝利黃河大橋北引橋,就能看到臨黃堤的指示牌,左拐進入堤頂路,“李家呈子”村的村碑在路北側,堤下是一排排紅瓦房,“家就在那兒。”得知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完成,2021年12月29日上午再次通車運營,宋維和村裡幾比特老夥計一早便來到橋北頭等候。

1987年建成通車的勝利黃河大橋,對宋維、對李家呈子村、對東營黃河兩岸市民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大橋建成通車後,極大緩解了東營南北跨河通道瓶頸問題,市民往來更加便利,也更加頻繁。正是囙此,此次通車吸引了周邊不少人到現場看一看。

“雖然我們村屬於利津,但距離我們最近的大集是墾利雙河集,在河另一邊,趕集得過河。”宋維手往南指,“走大橋過去的話也就是五六公里。”除此之外,稍微遠點的民豐集,也是李家呈子村村民常去趕的大集,“村裡老人們差不多都會種幾分地的白菜、蘿蔔,收了之後拉到集上去賣。”

在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期間,這趟趕集之路並不容易。“得先往西北繞到別的村,再往南走浮橋,這樣下來得拐個大彎,趕雙河集得多走兩公里,趕民豐集得多走四公里左右。”說起如何經浮橋過河,宋維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出一個對號的形狀,“村裡的人們,尤其是老人們,都不大願意走浮橋,一是繞遠,二是走浮橋沒走大橋踏實,再就是有時候浮橋很堵,過橋很慢,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也走過。”為了能趕早去集上占個好點的攤位,有時宋維早晨六點就從家走開了,“萬一趕到上班都過橋的點兒,堵橋上就啥也辦不了了。”即便是正常不堵車的情况下,宋維去趕雙河集也得走一個來小時。

“現在好了,大橋又通開了,出村就上橋,走直線,不用繞路,七點出門去趕集不晚。”宋維臉上的皺紋裏都藏著笑意,“一早過來看通車,剛才過去的那幾個也是我們村的。”

(鄭旭東攝)

大橋通車不止賣菜方便。“1987年大橋建成通車的時候,我就常走,比走高速便宜、距離近,很方便!”家住勝利黃河大橋南側的孫勝亭是個貨車司機,大橋維修改造完成通車這天,他抱著兩歲多的外孫來到現場,和孩子講著大橋的過往,並告訴外孫,“以後你爸爸回來就方便嘍!”女婿在河口上班,此前一年多的時間裏,往返只能走高速或者浮橋,“繞遠路不說,過路過橋費也不少!”

“全封閉式施工期間,南北兩岸的市民出行只能走浮橋。遇到汛期、調水調沙、淩汛期,浮橋全部拆除,兩岸市民的日常出行會受到嚴重影響。大霧天高速封閉,只能繞道幾十公里走利津大橋,每月過路過橋費和油費能多支出近1800元。”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項目負責人李偉說,項目部門前就是黃河大堤,每每走出駐地大門,總有老百姓凑上前不停地詢問何時通車。

在通車後,勝利黃河大橋繼續執行免費通行政策,限速60公里/小時,限重49噸,貨車及公交車可以通行。

服役三十多年的大橋“閉關”14個月

站在14個月後的當下回顧,不得不提勝利黃河大橋的曾經。

勝利黃河大橋由東營市人民政府和勝利油田會戰指揮部於1984年1月聯合向山東省人民政府、石油工業部和濟南軍區申請建設,於1987年9月建成通車。大橋建成後,極大緩解了東營南北跨河通道瓶頸問題,對推動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加快勝利油田發展和支援國防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建成之時,勝利黃河大橋有數個“第一”:是東營市第一座正交异性板鋼斜拉式橋,我國第一座雙箱鋼斜拉橋,也是當時亞洲主橋跨度最長的鋼斜拉式大橋。該橋全長2817.46米,由主橋及南北引橋組成。主橋為鋼樑斜拉橋,橋長682米;引橋為梁式橋,橋長2135.46米。

勝利黃河大橋南側有一個馬形狀的雕塑,很多人的相册裏都有一張與這個雕塑的合影。對於東營市民來說,勝利黃河大橋不僅方便了黃河兩岸交通往來,更承載很多曾經的回憶。“1987年建成通車,比我年齡都大。”老家利津汀羅、現在在東城上班的王淼說,小時候每次坐車經過這座大橋,“心裡都特別感慨,橋好高、好大呀,從車窗望出去,黃河好壯觀呀!”即便是現在,每次回老家經過這座大橋,“依然覺得很親切。”

這座大橋,承載著很多人的行程,也有不堪重負的辛苦。隨著黃河兩岸經濟發展、交流往來,大橋上通行車輛不斷增加,且隨著使用年限的日益增長,在2003年4月,這座大橋進行了第一次全面大修。此後,大橋再無進行全面大修。2015年、2019年大橋先後進行了兩次檢測,主橋被評為四類橋,引橋被評為五類危橋。

“按照相關要求,對一般評定劃定為四類的橋樑,需要進行大修或改造,及時進行交通管制;對一般評定劃定為五類的橋樑,則需要進行改建或重建,及時關閉交通。”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項目書記田超說,為確保市民過橋安全,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加快推進,按照招投標程式,由中鐵十四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出於安全考慮,此次維修改造實行雙向封閉施工。”

2020年10月29日,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項目正式開工。這次大橋維修改造主要包括主橋維修加固塔柱下部、鋼樑、更換橋面系及斜拉索,引橋拆除新建蓋梁、箱梁及橋面系,引道路面修復等內容。項目計畫工期540天,計畫建設年限為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

“這座大橋對兩岸交通來說很重要,在當地關注度也很高,為此,我們項目部也是克服一切困難,搶抓工期,抓緊施工。”田超說,經過14個月的緊張施工,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提前完工,並進行試通車。

換索,堪比“開顱手術”

“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覈心在主橋,而主橋相關工程中,換索是最關鍵的點之一,換索不完成,其他工作就無法展開。”勝利黃河大橋維修改造項目技術負責人張永江告訴記者,對這樣一座大橋進行維修改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從1987年到2020年,勝利黃河大橋服役33年,經檢測,大橋索力與原設計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其中變化最大的約相當於100頭400斤重的黃牛重量。”

據介紹,勝利黃河大橋主橋為雙塔五孔連續鋼斜拉橋,全長682米,拉索佈置為雙索面扇形多索體系,全橋斜拉索共有88根,索距12米,除離塔最遠處拉索為兩根外,其餘為單根索,每4根為一組,共20組,南北兩座主塔各10組。“勝利黃河大橋原橋已經有成型的穩定受力結構,對主橋進行換索,稍有不慎將影響原橋受力結構,進而影響這座橋的質量。”張永江說,這種情況下,換索只能一組一組進行,而且每一組都要非常謹慎,確保換索完成後和原橋受力結構完全一樣,“難度堪比開顱手術。”

另外,勝利黃河大橋所在地東營市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瀕臨渤海,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降水集中,高溫高濕高鹽的氣候環境對橋樑鋼結構損傷極大;主樑主要受力構件鋼箱底板、節點及次要受力構件橋面板銹蝕嚴重,橋面板局部開焊,受力較差。複雜的氣候環境、極差的橋樑整體狀況和緊迫的工期對斜拉索更換施工提出了極大挑戰。

對此,為確保換索成功,項目部在對拉索鋼絲進行實驗和評估的基礎上,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共同“把脈會診”,最終確定了南北雙塔同時進行、同個橋塔四個索面同一編號斜拉索同時更換的施工方案。同時考慮到强大索力、高空作業、河面大風、緊迫工期帶來的極大挑戰,科技人員結合大橋原有結構,獨立設計改造了塔頂吊裝支架系統、施工掛籃平臺、迴圈鋼絲繩掛索系統等,極大地提高了換索的施工效率和安全係數,不僅為下一階段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系統總結出一套適用於黃河下游施工條件的橋樑換索工藝工法。

整個換索過程用了三個月。

大橋煥新採用了這些“中國製造”

將無人機飛到空中,通過顯示幕看勝利黃河大橋,整座大橋就像一架巨大“豎琴”,一道道斜拉索如琴弦。

“更換的斜拉索採用國家標準抗拉强度為1860兆帕的平行鋼絲索,改進了拉索錨固結構,提升了斜拉索的防護等級及抗震抗風效能,改善了橋面線型,設計使用壽命比原來新增5年,更系統總結出一套適用於黃河下游施工條件的橋樑換索工藝工法。”張永江說,如今勝利黃河大橋的“雙翼”無需再從國外引進,工藝、資料全部為中國生產製造。

除了上部的斜拉鋼索,勝利黃河大橋橋面的改造,也採用了新材料、新技術。“橋面的改造最有說道的,就是新型UHPC混凝土的應用、SMA-10高粘高彈瀝青的使用,以及熱熔改性環氧粘結劑的應用。”張永江介紹,新型UHPC是具有超高韌性和超長耐久性的水泥基複合材料,通過加入鍍銅鋼纖維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效能及抗折效能;採用的SMA-10高黏高彈瀝青,與普通瀝青相比,擁有更高的延展性,更强的抗裂、耐磨效能,更長的使用壽命,能適應更廣泛的溫度變化,在各種極端天氣下確保橋樑道路正常通行。

“最後壓軸並且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瀝青面與高性能混凝土中間的熱熔改性環氧粘結劑。”張永江說,這種粘結劑兼顧防水效能與粘結效能,一改舊工藝中的防水層及粘結層,在保證施工工藝並沒有變得繁重的同時,减少了自重,並且使得粘結效果更好,“所謂熱熔改性,簡單來說就是在鋪設瀝青層面時,瀝青的高溫使得熱熔改性環氧粘結劑進行融化,以液態形式粘結瀝青層與混凝土層,增强路面的瀝青與混凝土的貼合度,使得路面整體持久度新增。”

維修改造完成之後,勝利黃河大橋煥新歸來。“大橋此次翻修之後,最少能再服役30年。”田超說,在這30年間,依託一座座“跨黃”通道的興起,必將帶動都市經濟騰飛。

(鄭旭東攝)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