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所喜愛的《甄嬛傳》中有一為人津津樂道的名場面。皇帝執意要迎甄嬛回宮,深夜與皇后商討封賞事宜。
皇帝賜甄嬛滿族大姓鈕祜祿氏,將她從原來下五旗的漢軍旗出身抬旗為上三旗中的鑲黃旗。
皇后震驚之餘極力阻攔,因為鑲黃旗是八旗之首,是最尊貴的一支。
好巧不巧,我們熟知的清朝“巨貪”和珅也出於鈕祜祿氏。但他出身下五旗中的正紅旗,跟甄嬛原型的孝聖憲皇后自然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我們在清宮劇中總能看到跟“八旗”有關的詞彙,雖然劇中未有詳細介紹,但我們可以察覺這與清朝統治階層的等級次序緊密相關。
那麼“八旗”究竟是什麼,又是如何劃分的呢?那些曾經位列八旗的家族,他們的後代現在怎麼樣了呢?
八旗由來
“八旗”是一種制度,是清朝的基本社會組織形式。
我們都知道清朝統治階層的民族是滿族,但其實滿族有著一個更為我們熟知的名稱——女真族。女真族是以狩獵和遊牧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北方民族。
因為他們的生產活動需要以群體為組織進行,便建立了一個多人集體為一組的牛錄制度,指揮的組長叫做牛錄額真。
明朝末年,女真在對外征伐和防禦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沿用了這一組織形式。
清太祖努爾哈赤將多個牛錄編為一個新單位,以不同顏色的旗幟作為標識和嚮導,成為“旗”。這便是八旗制度的前身。
八旗制度保留了牛錄的生產性質,是一種兵民合一的架構。
明萬曆二十一年,八旗還只有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和正紅旗這四旗。
隨著努爾哈赤推翻明朝統治的隊伍不斷壯大,到萬曆四十三年,努爾哈赤又增設了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這四旗。
八旗所隸屬的軍民平時從事生產活動,戰時便戎裝上陣。至此八旗制度的規模和職能已經基本定形。
在反明的隊伍中,不止有滿族人,還有漢族和蒙古人。一開始努爾哈赤是直接將征服的漢族人和蒙古人編入原有的八旗管轄。
後來清代的統治者又設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擴充和完善了八旗制度。
在清天命十一年到順治五年這二十二年中,八旗的旗幟顏色曾因皇權爭鬥糾紛而發生過變動,不過顏色改變範圍不出這八色中。
可見八旗之間的尊卑等級是十分森嚴的,這種以不同顏色旗幟規分高低貴賤的管道,深刻植根在當時人們的觀念裏。
然而八旗一開始並無高低之分,一開始只有鑲黃旗是屬於皇帝一人統領的。清兵入關前,皇太極為加强君權,收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為自己統轄。
從此,皇帝控制的這三旗位置變高,也就是後來我們常聽到的“上三旗”,剩下的就是“下五旗”了。
順治時期,上三旗為皇帝親領,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下五旗由諸王和貝勒掌管,駐守京師及各地。後來隨著君權的不斷集中,下五旗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領也聽從皇帝了。
子弟興衰
那麼是不是清代所有的人民都被編入八旗當中呢?答案是否定的,八旗是清代的特權階級。
我們可以用這樣一種說法來分清關係:清朝的滿人不一定是旗人,但旗人也不一定是滿人。
因為清朝是有滿蒙漢共二十四旗的,旗人一般都是承當年身列八旗的祖先蔭蔽,才能享有旗人身份,靠自己奮鬥被抬旗的案例少之又少。
清朝的社會地位中,旗人高於普通滿人,滿人高於漢人。
身在八旗的人就被稱為八旗子弟,他們擁有服役於自己家族的奴僕群體,也就是清宮劇裏常說的“包衣”。
包衣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身份低賤,實際上他們也屬於八旗階層的一部分,吃穿用度都比平民好上許多。
屬於皇帝的上三旗就是我們熟知的“內務府”。
八旗作為有軍事目的建立的制度,其成效是有史可鑒的。清兵勢如破竹橫掃了垂朽的大明王朝,正是最早的八旗子弟們驍勇善戰,開疆拓土的功勞。
也正是光輝炳耀的開國之功,他們的子孫大部分能够蒙祖上福澤順利地進入仕途,領著官銜拿朝廷俸祿,幾乎世代衣食無憂。
但隨著八旗子弟家族的不斷繁衍,需要的開支越來越龐大。加上後來浸泡在驕奢淫逸的子弟們漸漸無所作為,不但不能重顯先祖的風采,更是仗著旗人地位在官場貪污腐敗,在民間魚肉百姓,漸漸蛀空了清王朝的糧倉和骨架。
隨著世代的遞嬗,許多八旗子弟也漸漸失去了原本養尊處優的生活。長期遊手好閒,張嘴等吃的他們發現要靠勞動和智慧去謀生原來是一件如此艱難的事情。
雖然有不少旗人也選擇了重新奮鬥,但大部分旗人都不屑於勞碌的生活。
等到清末,清王朝被外國侵略者炮火攻打的屈辱歲月,八旗子弟再也不能實現清初作為軍隊編制的作用。
兩次鴉片戰爭的慘敗見證了八旗子弟的無能。
這也是為什麼清王朝開展洋務運動操練新軍,但一支高戰鬥力的軍隊的建成又豈是朝夕之功,甲午中日戰爭再次予以風雨中飄搖的清王朝痛擊。
八旗子弟就此消失在歷史煙雲中,但如今我們重拾歷史的碎片,仍能找到他們後代的踪迹。
和珅其人與後代
《鐵齒銅牙紀曉嵐》是大家熱愛的經典影視劇,但真實歷史上的和珅並不像演員演繹得那麼讓人又愛又恨。
和珅是清朝中期著名的權臣,也是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巨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是和珅在被抄家搜出白銀八億兩時,民間的驚歎諺語。
要知道即使在乾隆盛世這個清朝最富足的時期,清廷每年稅收也不過七千萬兩。
和珅藏匿的財產相當於清廷十五年的稅收,震驚朝野。
和珅在乾隆後期獨攬朝中權勢,翻雲覆雨。他用盡奸詐的手段剷除那些反對他的人,又利慾薰心大肆斂財,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
天理昭昭,這樣一個罪大惡極的人,最終也得到了報應。
大家或許會好奇,犯下如此滔天的罪行,不應該株連九族嗎?和珅哪來的後代呢?
和珅共有二子二女。其中次子年幼夭折;長子豐紳殷德娶了乾隆帝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嘉慶帝自是不願讓公主受到波折,和珅長子因而逃過一劫;長女嫁給了康熙皇帝七子淳親王允佑之孫貝勒永鋆;次女嫁與成都將軍觀成之子貴慶。都算入了高權富貴之家,也未被父親牽連。
除了姻親關係,嘉慶帝亦然不想牽涉眾多的和珅一案被擴大危及政局穩定,因而免去了和珅子女連坐。
但即便皇帝開恩至此,和珅的血緣終究也沒有沿傳下去。家中突逢巨變,僅剩的一比特長子和兩位女兒都因抑鬱而早早與世長辭。
和珅長子之妻固倫和孝公主因心中有愧抱養了一個叫福恩的孩子,算是當做和珅家的後人。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和珅後代嚴格意義上並不是他的後代,但毋庸置疑他們都是八旗子弟的後代。
和珅的後代現如今在我國東北黑龍江省的拉林地區過著淳樸平靜的農耕生活。他們不再以祖先的鈕祜祿為姓,而是以“和”為姓。清代名臣索額圖、鼇拜的後代,以及其他一些滿裔的後代也生活在這裡。
八旗子弟今種地
為何原本住在京畿的八旗子弟,後代會遷移到拉林地區呢,一本名叫《拉林阿勒楚喀京旗原案》的歷史古籍也許能告訴我們答案。
其實拉林就是滿人的發源地,
古籍中記載乾隆皇帝曾先後兩次派遣共三千閑散戶旗人到黑龍江地區墾荒。
飲水思源,他希望滿人的故鄉也能被建設成像江南水鄉一樣富足美好的世外桃源。
由此推測,清王朝破滅後,部分無家可歸的旗人回歸“故土”也是情理之中。這些八旗子弟雖然不再享受當年祖先們的特權,但他們仍未忘記自己的身份。
他們在拉林地區繁衍生息的同時,始終尊敬並保留著許多滿族獨特的文化習俗,形成了十分獨特的“京旗文化”。
當地村落還有專門記載拉林地區二十四個旗屯分布情况的牌匾。
每年大年三十,滿族後代們都要回來祭拜祖先。他們仍保留著祖先畫像的原畫或者仿製品,並按照傳統掛在房屋的西牆;當地女子出嫁必須殺一頭黑猪“領生”;如有人家生子,就要在口袋裏放一根藍布條,代代延續這個習俗,稱為“媽媽口袋”;這裡許多老年婦女還會在重大節日串門拜訪時互行“滿洲禮”。
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如今的拉林地區已成了遊客們觀光遊覽滿族風土習俗、建築遺跡的旅遊打卡地,而歷史上真正的八旗子弟早已消失。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