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中隊就躲在水溝的土堆四周跟敵軍對峙,然而由於四周的山裡全都是敵人,子彈從四面八方飛過來。戰友們大部都受傷,也有些因為饑餓和疲憊而倒下來死在水溝的戰友們,他們的臉色都變成了茶色且浮腫,白花花的蛆蟲從他們的鼻孔和嘴巴裏掉下來。一連幾天都沒有吃東西,只能從漂浮著同伴屍體的水溝裏舀髒水喝,活著的人也都快變成了鬼。我也覺得我的死期快到了。對著月亮,我放聲大哭。”
這是一名在前線日軍阿兵哥的記述。時間是在1938年抗日戰爭的武漢會戰中。雖然武漢會戰最後以中國軍隊失敗、武漢被日軍佔領結束,但是卻極大地消耗了日軍,武漢會戰也成為中國軍隊由戰畧防禦轉為戰畧相持階段的重要標誌。從日軍阿兵哥的記述,我們很難想像對武士道精神著魔的日軍阿兵哥會感到恐懼和絕望,也由此可見此戰的殘酷性。
1938年夏初,九江失守後,日軍進攻的矛頭直指武漢,蔣介石知道,無論從軍事還是政治上而言,武漢顯然不可輕易放弃。尤其在政治上,將面臨三個問題:
一旦武漢失守,國民政府將如何在西南一隅支撐其政權並保證指導戰爭的權威?
中國富饒的東部和中部遺失後,國家支撐戰爭的經濟和資源能力將從何而來?
有多少中國人能够理解並相信,南京和武漢的相繼遺失,並不意味著國家的滅頂之災,而是戰爭實現轉折的另一種歷史契機?
蔣介石及其幕僚進行了仔細的分析研究,最後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名義對於武漢會戰兵力使用的整體把握是:
“武漢會戰之兵力消耗,以百分之六十為標準,其餘百分之四十作為第四期作戰之基礎。預料其在攻佔武漢後,敵當作較長時間之考慮,我可得恢復實力之機會。”
然而實際上這個決定下得很艱難。因為做這樣的决定在軍事上也面臨三個問題:
就中國軍隊的整體實力而言,對武漢實行死守型的防禦戰究竟能打多久,是否會重演南京保衛戰的慘痛往事?
如果真的兵力損失達一半以上,日軍一旦馬不停蹄地進攻,國民政府有沒有能力迅速補充兵力?
後勤保障能否跟得上?實際上自中日全面開戰以來,中國軍隊的傷亡十分驚人,後勤補給卻是杯水車薪,因為國民政府有限的財政幾乎全部用在了購置軍火上,以至於前線的作戰部隊衣糧短缺,傷患難以後送治療。
應該說這個時候的蔣介石已經沒有退路了,國民政府要求所有參戰部隊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消耗日軍,於是在多個戰線上,手拿簡陋武器裝備的中國軍隊和武器裝備精良的日軍進行了英勇的戰鬥,中國軍隊以巨大的傷亡給日軍以很大的殺傷。
根據中國方面的統計,當時中國軍隊先後投入14個集團軍(50餘個軍)約100萬人。日軍則投入第2軍(4個師團)約17萬人,第11軍(5個師團、1個支隊)約20萬人,總兵力接近40萬人。此戰中國軍隊傷亡40餘萬人,約消耗參戰兵力40%,關於日軍的傷亡,按照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根據各部隊戰鬥詳報統計的日軍傷亡人數為25.6萬人。
很明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統計的數據有些偏高,整個會戰日軍投入兵力不足40萬,如果真的傷亡25萬人之多,那麼就相當於日軍損失了將近70%的兵力。從軍事角度出發,一支部隊損失了70%的兵力就會喪失進攻能力,就算快速補充新兵或動員20多萬人增援,以日本的國力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動員這麼多人。日軍如果真的損失了25萬人,就不可能只用4個半月就佔領了武漢,並取得會戰勝利。
按照日本1975年出版的《戰史叢書·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2卷記載,武漢會戰日軍第2軍戰死2300人、負傷約7300人,共傷亡9600人。第11軍戰死4506人(包括將校172人)、負傷17380人(包括將校526人),共傷亡21886人,總計傷亡31486人。但顯然這個數位有點偏小,
很多軍史專家根據後來公佈的日軍師團、聯隊一級的戰報以及日後編寫的基層部隊史,估計武漢會戰日軍華中派遣軍總傷亡應該在5.5萬人~7萬人之間,同時還有10多萬戰病人員,這個數位是比較可靠的。
所以說雖然最後雖然武漢失守了,但確實給日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為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奠定了基礎。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