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發現清朝古墓,專家剛挖一半,一群村民拿著族譜趕到:別挖了

安徽 63℃ 0
摘要:在安徽就意外發現了一個清朝古墓,專家才剛挖到了一半,就有一群村民拿著族譜匆匆的趕到:別挖了!事情發生在2016年的3月份,在太和縣倪邱鎮中心校綜合樓的建設工地裏,工人們意外發現了一處古墓。囙此,得知情况後,太和縣文物管理所隨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搶救性的挖掘。現場的發掘工作基本結束後,據統計共發現古墓3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以及單棺墓1座。學校及現場的施工人員們,便立即將這一情況,上報至文物管理部門。

中國人的傳統,就是事死如事生,死亡如事存。意思就是人死了在另一個世界也要過日子,必須帶齊了身家過去,至少要保證“生活”無憂。這樣的傳統直到如今才得到了改變,人們改用紙質的假錢假物品代替。

然而,古人們可都是實實在在的,把身家中的一部分作為陪葬品,深埋於黃土之下,其中許多的物品本來就價值不菲,再加上年代久遠,其價值便愈發的高,囙此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覬覦。而由古至今,死者皆埋黃土之下,其數量可真無法計算說不定哪天一不小心,就會挖出一個古墓來。

在安徽就意外發現了一個清朝古墓,專家才剛挖到了一半,就有一群村民拿著族譜匆匆的趕到:別挖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下麵一起來看看吧。

事情發生在2016年的3月份,在太和縣倪邱鎮中心校綜合樓的建設工地裏,工人們意外發現了一處古墓。囙此,得知情况後,太和縣文物管理所隨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搶救性的挖掘。現場的發掘工作基本結束後,據統計共發現古墓3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以及單棺墓1座。

在3月11日上午,太和縣倪邱鎮中心校綜合樓呢建設項目便破土動工了。然而還沒多久,怪手的操作人員就發現了异常,“好像挖到了古墓,裡面有人骨和一些陪葬器物”。

學校及現場的施工人員們,便立即將這一情況,上報至文物管理部門。據太和縣文物所的負責人金亞東介紹,根據現場情况來看,最西邊第一座已經被施工現場破壞掉,而第二座是部分發掘,第三座、第四座是正規的發掘,其主要的出土器物,也就是在第三座和第四座墓葬。

據考古人員們的介紹,這幾處墓葬按照時間早晚有序的排列,囙此他們判斷為一處家族墓地。主墓開口距地面有1.5米左右,而單個墓室大致呈南北走向,兩個墓室大小以及形制結構都基本一致,推測為夫妻同墳异穴合葬墓,其年代應為清朝道光年間。

然而,由於其墓室進水嚴重,且棺木毀壞嚴重,囙此已經很難看出其墓葬的原樣了。而在此次的搶救性考古中,一共發掘出了頂戴、銅鏡、銅板以及銀錠、玉帶鉤、扳指、指環還有銅扣等器物,有200多件,其數量之多、類別之廣,在太和縣的考古歷史上尚屬首次。

而在其中一座古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象徵這清代官員等級的物品——頂戴,顯示了其官階為五品,但是考古人員們並沒有在墓葬中發現安插花翎的翎管,這讓他們感到奇怪。

在專家查閱了資料之後發現,墓主應當是一名大內侍衛!清朝的大內侍衛與文官不同。文官擁有頂戴花翎,以表明自己的品階,而大內侍衛卻只有頂戴,沒有花翎。囙此,古墓的主人應該是清朝的大內侍衛,五品頂戴!

大內侍衛就是清朝皇帝最為近衛的部隊了,當然也是清軍的精英。但不是說只要是孔武有力、武藝高強的人,就有資格擔任侍衛的。因為侍衛作為“離皇帝最近的男人”,不僅要“强”,更是要“忠”。

按照《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清朝侍衛被分為一等、二等、三等以及藍翎不同級別。在這四個級別中,一等侍衛屬於正三品官階,而二等侍衛是正四品官階,還有三等侍衛是正五品官階,而藍翎侍衛則是正六品官階了。而墓主應該就是其中的三等侍衛。

在清朝時候誰如果有件黃馬褂的話,那便是厲害的不得了了。要是帽子後面能有花翎更是榮耀。而在清朝初期,花翎以及黃馬褂都是宮中侍衛專用的,其他人縱如親王貝勒一般尊貴,也是不能獲得的。

歷史上的納蘭明珠以及和珅等人,都曾在侍衛處任職。這正因為侍衛的潜力最大,所以這個職位後來也成為了人人爭奪的香餑餑。

然而,就當專家們興奮的繼續挖掘研究之時,一群村民趕來,大喊別挖了。專家覺得困惑,看到村民們帶來的族譜,以及他們的來因之後清楚了,原來這些村民就是這墓主人的後代,而他們並不同意考古工作人員們挖掘自家的祖墳。

但是專家們也是無奈,因為墓穴遭到破壞,必須挖下去不可了,而為了讓村民們同意,他們吵為村民們的祖先立了一個衣冠塚,也算是一種補償了。

對此,你怎麼看呢?

參考資料:《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清史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