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禁漁一周年丨江豚回歸,“禁漁”帶來長江種群新變化

湖北 82℃ 0
摘要:“巡江護魚一天不能耽誤,元旦也不放假。”2022年的第一天,退捕漁民王明武像往常一樣,早上8點就來到長江武漢江夏段巡查。“現在長江江豚明顯比前幾年多了,也胖了。”楊河生長在長江邊,從2019年9月開始“蹲守”拍攝江豚,他見證了當地江豚數量的“激增”。他觀察發現,長江宜昌段的江豚最多時有近20頭,長期生活在這裡的至少有9頭。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禁漁第一年,江豚屢屢在湖北的江河中現身。

“巡江護魚一天不能耽誤,元旦也不放假。”2022年的第一天,退捕漁民王明武像往常一樣,早上8點就來到長江武漢江夏段巡查。陽光映照下,水清岸綠,不時有魚躍出江面,王明武打心裡高興。

“現在長江江豚明顯比前幾年多了,也胖了。”年過六旬的攝影愛好者楊河指著這幾天在湖北宜昌葛洲壩下游拍攝到的幾頭江豚說。照片中,這些“小胖子”正在江裏嬉戲,顯得憨態可掬。楊河生長在長江邊,從2019年9月開始“蹲守”拍攝江豚,他見證了當地江豚數量的“激增”。他觀察發現,長江宜昌段的江豚最多時有近20頭,長期生活在這裡的至少有9頭。

這是2021年12月26日在長江湖北宜昌江段拍攝的江豚。(楊河攝)

從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開始實行“十年禁漁”。“長江禁漁了,人類不再‘豚口奪糧’,它們自然就長得好。”楊河說,“隨著江豚的生存環境改善,江豚成群出遊、江豚母子同遊、懷孕江豚獨遊的畫面都出現了。”

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禁漁第一年,江豚屢屢在湖北的江河中現身。在武漢,長江城區江段多次出現江豚踪影,引起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市民的關注;在荊州,石首天鹅洲長江故道江豚群體不斷擴大;在漢江潜江段,近30年來第一次出現了江豚的身影……

專家表示,江豚是長江的訓示性物種,它的頻繁現身反映出長江、漢江禁捕工作帶來的生態環境改善。“江豚主食小型魚類,長江‘十年禁漁’使得江豚餌料增多,為江豚回歸提供了保障。”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克雄說。

兩頭江豚躍出長江湖北宜昌江段。(楊河攝)

不僅江豚回歸了,長江裏的魚類資源也在回歸。專家表示,長江常見魚類資源有恢復的趨勢,長江生態環境尚存的小型受威脅魚類種群有恢復的迹象。

2021年6月,科研人員在長江嘉魚段調查監測到1尾刀鱭,這是30年來第2次監測到刀鱭上溯到長江湖北段。在長江消失多年的鳤魚出現頻次快速新增,出現多點開花的態勢……

水清魚躍、江豚回歸的和諧景象重現,離不開各地持續開展常態化執法監管,妥善做好長江退捕漁民轉產安置,打好長江禁捕攻堅戰的努力。

湖北推進以“岸線長”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網格化管理,打通長江禁漁執法“最後一公里”;通過多部門聯巡、聯查、聯動,打擊非法捕撈違法犯罪行為,2021年長江幹線水域非法捕撈類刑事案件月均發案數同比下降80.2%;實行“退捕還魚”,2.6萬多名湖北漁民告別“江湖”,轉身上岸。

這是2020年12月30日拍攝的湖北宜昌宜都市白水港村的退捕漁船,成了村裡江灘公園的一處文化景觀。新華社記者王賢攝

王明武曾是武漢市江夏區八一漁業隊隊長,十多歲就跟著父親走上漁船,一干就是40多年。“前些年,長江的魚越來越少、越來越小,我們都明白,以捕魚為生不是長久之計。”王明武說,“禁漁後我主動交出漁船,並與漁政部門簽訂勞動合同,從‘捕魚人’變為‘護魚人’,每月有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

“長江能休養生息,漁民安心退捕,還能為保護母親河出一份力,心裡舒坦又踏實。”王明武說。

記者:王賢、王自宸

策劃/編輯:金地、金小茜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