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內容卻是肚子痛請假條,為何貴重原因很簡單

上海 89℃ 0
摘要:吾夜來腹痛,不堪見卿,甚恨!修齡來經日,今在上虞,月末當去。重熙旦便西,與別,不可言。未審時意雲何,甚令人耿耿——《上虞帖》內容。任何一個博物館裏都會有一件最珍貴的藏品,這件藏品就會被人們稱作“鎮館之寶”,到底什麼樣的物品才能被稱為鎮館之寶呢?有一個博物館裏,鎮館之寶竟然是一張“拉肚子”的請假條,那麼這張紙到底有什麼歷史價值呢?

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內容卻是肚子痛請假條,為何貴重原因很簡單

得書知問。吾夜來腹痛,不堪見卿,甚恨!想行複來。修齡來經日,今在上虞,月末當去。重熙旦便西,與別,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審時意雲何,甚令人耿耿——《上虞帖》內容

前言:

世界各地都會設定博物館,設定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儲藏價值連城的物品,在博物館中,多得是價值連城的物品,無論是古代博物館還是現代博物館,之所以可以擺放在博物館裏,那麼這件物品一定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任何一個博物館裏都會有一件最珍貴的藏品,這件藏品就會被人們稱作“鎮館之寶”,到底什麼樣的物品才能被稱為鎮館之寶呢?它的歷史價值真的比其他物品要高嗎?有一個博物館裏,鎮館之寶竟然是一張“拉肚子”的請假條,那麼這張紙到底有什麼歷史價值呢?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

漢字一直是中國文明的象徵,從很早以前的象形文字,一直到如今的楷體文字,中國的漢字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一步一步的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書寫管道。可以寫出一手好字,一定會受到別人的羡慕和尊敬。

王羲之是中國著名的書法家,他的作品一直是中國不可缺少的文化寶藏。他的字迹十分優美,囙此受到很多人的模仿。正是如此,模仿王羲之字體的人逐漸增多,王羲之的真迹也越來越珍貴,人們想要找出王羲之的真迹是很難辨別的。

鎮館之寶的來源

在1972年的時候,萬育人在清理倉庫裏的庫存物品,本以為倉庫裏都是些沒價值的東西,突然,他在垃圾堆的旁邊看到一張紙條,這個書帖的顏色有些暗沉,並不像現代紙的白色。剛開始萬育人覺得,這個可能只是一個被模仿的書帖,但是直覺告訴他,一定要研究一下再做定論。

這個字帖上標明是作家王羲之書寫的《上虞帖》,由於萬育人從事的一直是鑒定珍寶的工作,理智告訴他這個字帖很可能是真迹。於是萬育人將這個字帖撿回去,準備拿給專門的學者來辨別真偽。由於中國當時處於敏感時期,囙此萬育人决定先將字帖保存起來,等到合適的時機再拿出來。

鎮館之寶終現世

《上虞帖》一直被萬育人細心地保存著,一直到1975年,上海博物館的館長沈之瑜重新回到館長的位置,萬育人找准時機將自己細心保護了多年的字帖拿給沈之瑜鑒別。對於這幅《上虞帖》沈之瑜非常的重視,專門請來書法大家謝稚柳來甄別。

經過專家的幾次仔細觀察,最後得出結論,這個字帖真的出自王羲之之手,字帖中的內容也非常的有趣,是王羲之寫給自己朋友的請假條。當時的王羲之與自己的朋友約定見面,但是由於自己的身體原因未能見面,王羲之向朋友表達歉意。可以看出王羲之是一個非常重視友誼的人。

綜述:

一個小小的請假條其實並沒有什麼價值,但是寫字的人是中國著名的書法家,這張請假條就有巨大的意義了。它承載了中國書聖的親筆書法,也正因如此,一張小小的請假條可以成為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如今人與人之間的友誼變得很脆弱,現代朋友之間見面經常失約,反觀王羲之,自己生病不能赴約,還要寫一張請假條向朋友表達歉意,這樣的請假條顯示出了王羲之滿滿的誠意,也表達了對朋友的重視。

【參考資料】:《上虞帖》【圖片來自網絡】【文案編輯】:目海志劉小撐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