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著力提升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准為人民群眾幸福加碼,為經濟社會發展護航

重庆 63℃ 0
摘要:

通過開展“樓棟工作日”“院落自治”等工作,讓黨旗飄起來了、羣衆動起來了、人心聚起來了……日前,在萬州舉行的一場市級基層社會治理現場觀摩會上,當地城鄉基層治理取得的實效獲得大家交口稱讚。

以萬州為視窗,打開的是重慶加强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全景。過去一年,重慶以項目化推進社會治理向基層縱深延伸,啟動了更多治理“細胞”,擦亮人民群眾幸福生活底色。

基層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重慶持續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各方面,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著力提升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准,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亯治理格局,以有效精准的服務能力,為人民群眾幸福加碼,為經濟社會發展護航。

黨建引領

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

前不久,渝中區中山二路社區一化糞池堵塞。以前出現類似問題,社區“看得見、管不到、沒錢管”。這次,中山二路陽光物業服務中心及時召開聯席會迅速解决了問題。這得益於該區以“黨建+物業”模式成立社區物業服務中心,實現全域老舊社區物管全覆蓋。

以黨的領導為引領,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治理體系,探索黨領導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載體和方法,成為我市基層社會治理新常態。

“我們社區不通公交車,那麼多人出行啷個辦?”“社區道路破損、路燈不亮,停車也是個難題。”……去年7月,萬州百安壩街道天臺社區舉行了一場“樓棟工作日”現場辦公會,來自區、街道、社區和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工作人員,現場傾聽居民訴求,協調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

萬州的“樓棟工作日”機制,在區級層面由有關區領導包片,11個區級部門各包1個街道,綜合各方力量、資源,推動基層黨建、居民自治、平安穩定、文明素養、發展環境等“五事共抓”,推行“四進走訪”“四事四辦”等治理機制,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培育社會動員機制和群眾參與意識,打通聯系服務羣衆“最後一米”。

在璧山,已在城區成熟運行許久的“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模式正逐漸向鄉村場鎮延伸。該區七塘鎮將老舊場鎮劃分為物業社區,由社區黨支部引領場鎮居民成立業委會,黨員分別在社區黨支部、業委會、樓棟任職,主動認領治理任務,帶動居民參與治理,並靈活利用社區現有資源“造血”迴圈,真正實現了場鎮社區共建、共治、共亯。

黨組織挺起來,黨員站出來,就是一面旗幟。把黨支部建在社區、建在樓盤上,填補了黨的基層組織覆蓋“真空”,也是近距離發現問題、探尋答案的有效路徑。

“深化‘楓橋經驗’重慶實踐,主動適應社會矛盾新變化和基層治理新要求。”市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說,我市把黨的領導貫穿治理全過程、各方面,樹立科學理念、理順工作架構,推動黨建向網格、社區、院落和新興領域延伸,有效破解基層社會治理瓶頸,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上個月舉行的平安中國建設表彰大會上,我市黔江、江北、巫山、沙坪壩、璧山、榮昌6個區縣受到表彰。去年10月,農業農村部等六部門對外發佈第二批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名單,我市22個村鎮上榜。

創新模式

三治融合激發動能提升質效

2021年,我市各地在基層社會治理實踐中,聚焦優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等,以自治為基礎、以法治為保障、以德治為引導,充分啟動基層治理內生動力,治理質效大幅提升。

榮昌安富街道通安村10社,有個遠近聞名的“三崇堂”院落。近年來,通安村在此探索“小院講堂”議事制度,把村民想要的和村裡想做的結合起來,面對面討論問題商量辦法、解决問題。

在鄉村治理中,榮昌探索縮短基層治理半徑,將10戶以上的傳統院落作為治理單元,創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新風小院”,定期開展產業發展、農技培訓、人居環境改善、法治素養提昇等“小院講堂”活動,實現羣衆需求“不出院”就能收集,新政策“不出院”就能聽到,衝突糾紛“不出院”就能解决。現時,當地已創建“新風小院”220個。

圍繞激發自治內生動力,我市通過深化基層協商健全村民自治機制,推廣“三事分流”“一事一議”等制度,廣泛開展平安鄉鎮、村社區創建,普遍推行積分制。如奉節每年拿出1700多萬元在村(社區)設立積分銀行,讓居民們事事可積分、處處能積分、個個想積分。圍繞强化法治保障力,南川、綦江等地探索建立社區“法律診所”,選派律師、法律工作者定期“坐堂接診”,讓羣衆在家門口接受專業法律服務。圍繞發揮道德教化力,各區縣充分挖掘特色傳統文化,强化農村道德、法治、文明、感恩、勵志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現時,全市社會組織達到1.8萬個,社會工作者6.6萬餘人。

在千頭萬緒的基層社會治理中繪就新圖景,各地練出了“繡花功夫”。江北不斷深化特色品牌“老馬工作法”,在街鎮、社區分別建立“老馬工作室”“小馬工作站”。永川“鄉賢評理堂”、南岸“三事分流”、彭水“五老自治隊”、武隆“法治大院”、銅梁“黨建紮樁、治理結網”等治理品牌的影響不斷擴大,被各地因地制宜效仿、落地。

同時,市級層面還積極推動銅梁、黔江等8個區縣新成立區縣級綜治中心。市法院系統“一鎮街一法官”、檢察系統“莎姐”檢察官、公安系統“一標三實”、司法行政系統“法潤千里·治匯廣大”普法宣傳和信訪戰線“治重化積”等有效做法,也在全市各地基層治理實踐中,逐漸由點上“盆景”成為面上“風景”。

重心下移

服務羣衆護航經濟社會發展

社會治理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

2021年,我市牢牢抓住基層、基礎這個重心,堅持力量下沉、資源下傾,持續優化治理體系、著力提升治理能力、用好用活治理科技,精准有效服務羣衆、護航經濟社會發展。

在黔江,當地堅持全區“一盤棋”“一張網”,規劃了構建“數智中樞”總平臺+多個行業分平臺的“一總N分”基本框架,構建綜治大聯動指揮平臺,聯動21個部門和鎮街的數據資源,聚合力、活數據、强效能,以科技賦能社會治理現代化。

在銅梁,羣衆難題訴求可“一鍵直達”職能部門,背後同樣是“智治”力量在支撐。在該區社會治理指揮中心,大螢幕上不同顏色的小點閃爍著。每當羣衆反映問題,荧幕上就會出現一個小點,中心立即受理,安排工作人員協調解決。問題解决後,小點隨之消失。

在我市不少農村地區,常住人口多為婦女、兒童、老人,偏遠山區情况更為突出。為解决小孩缺乏關愛問題,去年8月,巫溪通城鎮雲台村在駐村工作隊及市婦聯等組織支持下,組建了“鄰里媽媽團”就近開展結對幫扶。為著力解决“一老一小”問題,石柱中益鄉積極動員外出年輕人返鄉創業,還利用扶貧車間為婦女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不久前,江北成功創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這得益於當地社區治理效能水准的大幅提升,源於創新探索的“三聯”(聯需求、聯資源、聯服務)工作法和“五社”(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和社會慈善資源)聯動協同治理模式。

江北鐵山坪街道唐桂社區打造出“唐桂議事廳”,通過居民議事會、社區院壩會、物業聯席會等形式,最大限度融合社區羣衆,引導社區羣衆組織化、機制化參與社區治理。

公共服務不充足、缺乏歸屬感,羣衆對基層治理不關注、少參與。武隆後坪鄉白石村爭取政法部門資源力量,在村裡建設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政法公共服務陣地——法治大院、“讓一讓”調解室。在幫村民解難題、調糾紛過程中,不僅實現了鄉村善治,更有力助推了產業發展。北碚東升村、渝北金剛村、萬盛經開區五和村等,充分盤活資源壯大集體經濟,同時以精細化治理聚人心、增共識,讓村民們切身感受到鄉村善治帶來的可喜變化。

基層治理向縱深推進,我市在優化基層職權配寘上持續用力。2021年,市級相關部門依法賦權11個經濟發達鎮306項,並穩步在全市推開,著力增强鄉鎮(街道)綜合管理、統籌協調、應急處置許可權。新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22個,累計培育“法律明白人”3.3萬餘名,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