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運用革命舊址、紀念設施打造市級黨史學習教育基地40個賡續紅色血脈,讓革命文物煥發新的光彩

重庆 52℃ 0
摘要:

“我是土生土長的崇河人,村裡以前很少像現在這麼熱鬧。”說這句話的人叫蔣發焱,39歲,綦江區安穩鎮崇河村黨總支副書記。

蔣發焱為何這麼高興?原來,當地保護利用長征紅色資源,打造了“楓香樹下1935紅軍街”項目,吸引遊客在徒步重走長征路中牢記初心使命。該項目還是綦江區“長征路上學黨史”活動內容之一,截至目前,“長征路上學黨史”活動吸引了市內外2000餘個黨組織30餘萬人到綦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回顧2021年,重慶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推動紅色文化不斷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案例還有很多。對紅色資源的保護利用,不僅讓一批革命文物煥發新的光彩,還提升了都市的顏值與氣質,助推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

紅岩精神通過多種形式廣為傳揚

上月30日,渝中區紅岩村紅岩廣場,一串串紅燈籠高懸樹上,營造出新年氣氛。廣場上,遛娃的父母、健身的市民、參觀的遊人比比皆是,一派歡樂祥和的氛圍。

59歲的侯興菊正手持彩帶,翩翩起舞。侯興菊的老家在石柱,最近來到渝中區照顧外孫女。閒暇時,她喜歡到紅岩廣場上鍛煉,“這個廣場好氣派、真漂亮。”

侯興菊點贊的紅岩廣場,是在2021年夏天建設完成投用的。從無人機航拍視角來看,8000平方米的紅岩廣場和綠樹成蔭的紅岩村景區融為一體,讓這一著名紅色景區更顯莊嚴、大氣、美觀。這是紅岩文化公園首期項目的建設成果之一。

重慶對“紅色三岩”(紅岩村、曾家岩、虎頭岩)進行整體打造提升,規劃建設紅岩文化公園,是為了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記者從市文旅委瞭解到,紅岩文化公園首期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紅岩革命紀念館主入口和周邊環境改造、紅岩幹部學院改造和環境改造、曾家岩廣場地下空間改造、《新華日報》總館舊址環境改造四個部分。現時,首期項目已建設完成。

百年歷史激蕩,文物見證榮光。據最新統計,全市現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417處,館藏革命文物29374件(套)。其中,紅岩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是一大亮點。

在紅岩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方面,現時已有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大樓、桂園、曾家岩50號(周公館)、《新華日報》營業部舊址、中共代表團駐地舊址等31棟紅岩革命文物在修繕完成後對外開放。一處處“重生”的革命文物建築,展陳內容更加豐富、智慧,給觀眾帶來不少收穫和驚喜。

除了參觀紅岩革命文物,觀眾還能在舞臺藝術中感受紅岩精神的時代魅力。從2020年9月21日首演到2021年12月21日,紅岩革命故事展演共演出377場,現場觀眾超40.42萬人次,網絡點擊量超548.9萬人次。

紅岩革命故事展演由紅岩聯線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自編自導自演,無論在什麼場合,他們都精心準備、傾情演繹,用真實、感人的紅岩革命故事鼓舞人心。展演第200場在四川大學舉行,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李栓久在觀演後感歎:“觀賞展演時,我多次流下眼淚。這堂特色思政課讓學生真正喜歡、終身受益。”

2021年以來,川劇《江姐》、話劇《紅岩魂》等優秀舞臺劇目在市內外開展集中展演和巡迴演出,讓紅岩精神通過多種形式廣為傳揚。

沉浸式感受長征精神受到熱捧

村裡陸續開了8家餐館,辣子雞、粉蒸羊肉等美食讓遊客垂涎欲滴;脫貧戶周倫英在紅軍路上賣茶葉蛋等小吃,年入近兩萬元……說到2021年崇河村的新變化,蔣發焱有說不完的心裡話。

2021年,上萬遊客來到崇河村,重走長征路、聽長征故事、緬懷先烈。這一年,村集體經濟實現收入20餘萬元,村民銷售農產品收入100餘萬元。昔日的空殼村變成熱鬧的旅遊村,村民臉上的笑容更多了。

促使崇河村發生改觀的“楓香樹下1935紅軍街”項目,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已經建設完成的項目之一。

據瞭解,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建設內容為打造綦江、酉陽兩個主體建設區,城口市級重點拓展區,以及黔江、石柱、秀山、彭水4個拓展區。

其中,綦江主體建設區成效顯著,已完成石壕紅軍烈士墓及紀念碑、紅一軍團司令部舊址、紅軍橋和中共綦江支部舊址、王良故居、李世璋舊居等保護展示項目並對外開放,長征主題研學培訓中心、“楓香樹下1935紅軍街”項目建成開放,王良衕誌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完成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標誌性項目——重慶紅軍長征紀念館建築設計和陳列大綱文字編寫等工作。目前正在加快推進紅二團指揮部舊址保護展示項目,預計2022年春節前向觀眾開放。

“2021年6月29日,王良衕誌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引發參觀熱潮。2021年9月24日電影《王良軍長》開始公映後,紀念館的參觀熱度更高了,開館至今已接待觀眾8萬多人次。”綦江區文旅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周鈴說。

另外,酉陽主體建設區完成南腰界紅三軍司令部舊址、趙世炎故居保護展示並對外開放,實施南腰界紅三軍舊址群保護,南腰界遊客服務中心建成投用。

截至目前,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共實施文物保護、紀念館建設、文旅開發、基礎設施配套、環境整治等項目43個,其中完工18個。去年以來,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相關景區景點接待遊客超400萬人次。

讓革命文物“串”起來“活”起來

劉安萍,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一比特“95後”講解員。2021年11月24日,南岸區王樸烈士舊居完成修繕正式開放後,她已在這裡講解十餘場。王樸烈士的六弟王容一家、曾在舊居生活過的當地村民、成群結隊戴著紅領巾的少年兒童……來到舊居的觀眾在講解員的生動講解下,真切感受到王樸烈士和母親金永華的英雄事蹟。

記者從市文旅委瞭解到,按照全市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羣衆辦實事”市級層面重點民生項目清單和全市革命文物工作會議要求,市文旅委實行專人督辦、掛圖作戰、打錶推進、月度報告,全力推進60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項目。現時,已全面完成2021年度目標任務,共完成保護利用項目35個,王樸烈士舊居就是已完成的項目之一。

王樸烈士舊居是一座白牆灰瓦的圍合式院落,在茂林修竹掩映下顯得古樸、幽靜。在修繕之前,這裡斷壁殘垣、雜草叢生。南岸區不僅修繕了舊居,還在舊居內精心佈置了“光榮的兒子偉大的母親——王樸烈士和母親金永華”展覽。

劉安萍說,王樸烈士雖然已經犧牲很久了,但舊居展覽中的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展品卻幫助我們還原了他崇高的英雄形象,讓黨員幹部、青少年從英烈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賡續紅色血脈,“孩子們聽得可認真了,有的孩子聽著聽著淚水就在眼眶裏打轉。”

據介紹,南岸區將把王樸烈士舊居與《挺進報》舊址、周均時墓、王天行烈士紀念碑等革命文物聯動,打造一條黨史學習教育研學線路,讓革命文物“串”起來、“活”起來,讓黨員幹部羣衆在參觀學習中把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把革命文物串點成線,大有可為。據瞭解,重慶注重深化拓展革命文物教育功能,運用革命舊址、紀念設施打造市級黨史學習教育基地40個、研學線路7條,4條紅色線路入選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

接下來,市文旅委還將持續推動紅色資源轉化利用,充分挖掘革命文物和革命老區的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打造一批紅色教育基地,推出一批紅色精品展覽,開展一批紅色文化活動,創作一批紅色題材艺文精品,依託紅色資源打造經典景區,開闢公共文化空間,推動紅色資源向文旅產品轉化。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